棗莊以許多棗樹命名,是壹座著名的煤城。2009年成為國務院政策支持的東部地區唯壹轉型試點城市,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中國老工業城市重點轉型城市。截止2065438+2006年2月,棗莊總面積4563平方公裏,常住人口394萬,涵蓋薛城區、市中區、嶧城區、山亭、臺兒莊區、滕州市。
棗莊的歷史沿革;
在夏朝,今天的棗莊地區屬於南部的撣邦,北部和西部的滕國和郭雪。
商朝時期,棗莊今西北為滕國、檀國、,東北為檀國,中間為陀,南為迫陽。
西周時期,今天的棗莊地區屬於東有撣國,南有迫陽國,西有薛國,北有滕、譚國。
春秋時期,今天的棗莊地區屬於東有邕國,南有楊迫國,西有薛國,北有滕國和蕭國。
戰國時期,今天的棗莊地區東有蘭陵,南有阜陽,西有祁支周樹,北有祁支滕國。
秦代,棗莊今天的東部是永縣的蘭陵縣和永縣,南部是阜陽縣,西部是薛縣的薛縣和祁縣,北部是滕縣。
西漢時期,棗莊的北部屬於魯國,南部屬於楚國。
東漢時期,今天的棗莊地區屬於東海縣。
三國時期,棗莊的整個地區都屬於魏。
晉代時,棗莊地區北部初屬陸縣,先後位於範縣、薛縣、宮丘縣、祁縣,南部屬蘭陵縣,先後位於黟縣、永縣、縣、鶴鄉縣。
南北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陸縣,轄範、永興、,南部屬蘭陵縣,轄茶、潭、阜陽。
隋朝時,即今天,棗莊北部為範縣,後改為藤縣,南部為蘭陵縣,後改為邊縣。
唐朝時,今棗莊地區屬河南道,北有藤縣,南有蘭陵縣,後改為碧縣。宋代棗莊北部為滕縣,南部為碧縣。
晉代,今棗莊地區北部為藤縣,南部為益州。
元朝時,滕縣在今棗莊市的北部和南部的益州。
明代,現在的棗莊地區屬集寧府,後屬兗州府,北屬藤縣,南屬沂州,後屬黟縣。
清代,今棗莊屬兗州府,北有藤縣,南有歙縣。
1960易縣改為縣級棗莊市。
1961 12年9月,棗莊設立為省直管地級市,下轄齊村、臺兒莊、翼城、薛城以及棗莊鎮和56個人民公社,是當時山東省四個地級市之壹。
7月1976,12,中心區成立,奇村區管轄的部分劃歸中心區。
從1979,藤縣劃歸棗莊管轄,從1988,全市劃歸五區壹市管轄。
擴展數據
2012年棗莊市有市中區、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山亭市、滕州市5個區1市,18街道,44個鎮,2個鄉。
滕州市,位於山東省南部,總面積1.485平方公裏,轄21個鎮街,1.246個行政村(居),總人口1.7萬,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
薛城區,位於棗莊市西部,是山東省的南大門,棗莊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總面積423.02平方公裏。
市中區,位於棗莊市中部偏東,總面積375.27平方公裏,占棗莊市總面積的8.25%。下轄孟莊、稅郭、齊村、西王莊、永安5個鎮。
山亭,2006年轄10個鄉鎮(街道),255個行政村(居委會)。
嶧城區,位於魯南,是山東省棗莊市的壹個縣級市,總面積635平方公裏,占棗莊市總面積的14%,占山東省總面積的0.14%。2001年3月,鄉鎮合並。嶧城區轄5鎮2街。
臺兒莊下轄張善子鎮、澗頭集鎮、泥溝鎮、馬蘭屯鎮、邳莊鎮5個鎮和運河街道辦事處,共有211個行政村(居),347個自然村。
百度百科-棗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