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所在的伊洛谷比較狹窄,山東的經濟中心不在這裏,洛陽地區的農業生產也不是很發達。但是洛陽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成為了它最大的優勢。如前所述,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中心早已開始脫節。當時的糧食主產區是黃河下遊的山東和江淮地區,京都的糧食嚴重依賴兩地轉運。隋煬帝楊迪開鑿大運河時,永濟運河和同濟運河分別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延伸。洛陽已成為大運河的樞紐和中國最大的糧食集散地。隋朝洛陽有兩座糧倉,分別是甲倉和洛口倉,但在唐朝貞觀年間糧食並沒有用完。如果把糧食從洛陽運到長安,不僅要走1000多裏,三門峽地區還經常發生翻船事故。解決這個困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遷都洛陽。
在楊迪統治時期,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東都洛陽度過,洛陽取代了大興城成為實際的首都。到了唐代,政治中心在長安和洛陽之間頻繁更叠,時間很長。但囿於西北邊疆,長安作為首都的時間比洛陽長。洛陽控制東部,但離西北太遠,無法及時應對突發事件。而且唐朝後期,洛陽地處四戰之地,平時的優勢在戰時變成了劣勢。所以隋唐時期,長安、洛陽在政治上、軍事上建立,依山傍水,易守難攻,向東居高臨下,可以向西開辟西域,作為防範草原民族的緩沖地帶;另壹種是以交通經濟為基礎,四通八達,天下有水運之利。從唐末到五代,政治中心從長安轉移到洛陽,從洛陽轉移到開封,壹方面反映了中原王朝在邊防上的萎縮趨勢,另壹方面也反映了政權對東南財政稅收的依賴性大大增強。大運河改道後,開封成為壹個新的航運中心。北宋初年,宋太祖曾計劃先遷都洛陽,再遷都長安。但由於北宋的強幹弱支政策,集中了開封壹半的皇軍,全部依靠大運河運糧運草。此時長安和洛陽都已經衰落,原有的優勢大部分沒有了,無法容納龐大的人口,只好放棄都城。到了古代社會後期,西北邊疆逐漸被東北邊疆取代,中原政權的首都開始東移,扼守南北交通要道,方便邊防。例如,北京是明朝的首都。這讓長安和洛陽永遠失去了作為都城的資格。
除了這些因素,王朝的政治需要也是決定其都城選址的因素。西周的都城濠井是關中周氏的發源地,非常適合他們的農耕經濟。當建都洛邑時,洛邑就成了周,目的是為了監視和威懾商朝的移民,控制東方領土。秦朝統壹後,使用的是原有的都城,國家短命,沒有及時考慮都城遷移的問題。西漢都城原在洛陽,後有婁敬諫,催關中之危富。除了以上原因,西漢最終定都關中,又因為大量諸侯國分封於東,定都長安,隨時可以撲滅可能的叛亂。東漢光武帝從河北出發,然後四面出擊洛陽,平定天下。劉秀筆下的英雄多為南陽豪強,東漢政權依靠豪強的支持,洛陽也位於他們的根據地。但東漢仍視長安為東都,大部分皇帝每年都要去長安祭奠祖先的陵墓。但東漢時期,長安地位的下降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壹些負面影響。對邊疆的控制被削弱,羌人的叛亂直到東漢滅亡才被徹底鎮壓,三福地區成為內遷的戎狄居住地。到五亂時,關中的胡人和漢人比例失衡。曹操的政治中心控制了河北和河東的重鎮鄴城。曹丕即位時選擇廢棄多年的洛陽作為都城,主要是因為洛陽靠近南方,便於與吳作戰。前秦是由長期居住在川陜甘交界地區的氐族建立的,在關中也有相當數量的人口。前秦的都城長安,也和離祖先居住的地方近有關。北魏孝文帝南遷,目的地也由鄴城改為洛陽,洛陽也位於南方,便於對抗南朝。而且洛陽作為傳統漢王朝的古都,在漢人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歸屬感。北魏以洛陽為首都,既能有效拉攏漢族,又能冒充中國正統,可見孝文帝全面漢化的決心。北周、隋朝、唐朝的開國元勛都出身於關隴軍事貴族,關中是他們的傳統根據地。唐朝建立之初,龍氏宗族、山東宗族、漢門宗族之間發生過鬥爭。武則天下大力氣任用山東出身的官員,鎮壓關隴士紳,將都城從長安遷到洛陽,降低長安的政治地位,避免被牽制。
所以總體來說,長安的優勢在於地形,洛陽的優勢在於交通。典型的以長安為首都的朝代,如西漢、唐朝,成為中國古代最輝煌、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朝代。長安位於西北,處於與草原人民作戰的前線。其首都長安也成為了壹個外向型王朝的象征。而洛陽則位於中原中部,遠離邊疆。王朝的施政以內地為主,在開疆拓土上往往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