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南寧僅存的完整遊記,徐霞客的《粵西遊記二》對南寧來說非常珍貴。古人喜歡在九月九日爬山,徐霞客就在這壹天爬上了羅山。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在《徐霞客遊記》中,組織者紀有壹段評語:“這是壹個記錄,是我在混亂中偶然得到的,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是。看了《羅詩》,知道是《重陽日記》。記錄下來,記錄這壹天的旅程。不,是壹樣的。雲若登高建功,不辜負陳方,則霞客每日重九。”由此可以猜測,徐霞客攀登羅秀山是為了“登高建功,不負榮光”。在今天看來,羅秀山的名氣遠不如青秀山。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南寧還有壹個羅秀山。
小霞、羅峰:古代永寧八景之壹。
古邕江八景中,有“羅峰雲霧晴天”。羅楓,即羅秀山,在廣西圖書館查閱明代郭南秀編著的《南寧誌》。其中《南寧府城圖》畫的是青秀山和羅秀山,壹東壹北,遙遙相對。但在目前的南寧地圖上,並沒有羅秀山的標誌。在65438至0998年的《南寧通誌》中,有寥寥數語介紹羅山寺位於安吉鎮池裏村羅秀嶺。我在南寧郊區找到了羅秀山的簡介記錄:
羅秀山又名銅鼓山,位於安吉鎮大塘村池裏坡,海拔136.9米。相傳,晉代著名學者修羅隱居後成仙而死。碑文記載,唐朝第三年,僧人在山上建寺,名為修羅寺,故名羅秀山。宋是壹個旅遊景點,山上有亭。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到過這裏。“羅”是古代永寧八景之壹,現已失去原有風貌。
修羅古寺:閑香爐悠然讀
讀徐霞客的《羅秀山遊記》,壹會兒西壹會兒東壹會兒北,有橋有水,讓人霧裏看花。但是有向導帶路,壹半的路是新修的水泥路,車可以直開進去,不到半個小時就看到了羅秀山。徐霞客筆下的“小橋”,早已成為可以容納大貨車的水泥橋。雖然通往修羅山腳下的路是壹條崎嶇不平的土路,而且越來越窄,但汽車仍然可以壹直開到山腳下。在路邊,妳可以看到山上的寺廟。
根據遊記,徐霞客當時看到的修羅寺有兩個大殿和兩個亭子。當他從山頂下來時,他進了寺廟,但寺廟是空的。於是他“爬著逛著”,然後下山了。原修羅寺前後有三座寺廟,氣勢宏偉,但解放前的壹場大火燒毀了這座千年古寺。後來,在古寺的遺址上,村民們重建了兩座簡單的寺廟,壹座在山腳下叫修羅寺,另壹座在山腰上叫羅山寺。
現在,有幾位老太太住在修羅寺,70多歲的鄧新嬌已經在這裏住了23年。她手裏有壹張素描,畫的是壹座七層樓的塔,據說是根據老人們的回憶畫的。
走出修羅寺,沿著山路向上望去,沿途看到許多破碎的青磚,這是以前羅山寺留下的殘片。半山腰,站在羅山寺前,可以看到田野、樓房、房屋,山風徐來,令人心曠神怡。在這座廟裏,有兩位老先生照看這座廟。羅山寺重建於1996,但寺內有三個香爐,是原古寺遺留下來的,同時保留了幾對基石。
據說這座古廟裏曾經有壹座飛鐘。村裏的老人還記得,鐘的直徑有1米多寬。小時候,鐘裏藏著壹個大人。傳說這座古廟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敲響飛鐘。因為羅秀山和青秀山對視,鈴聲此起彼伏。古代南寧沒有高樓,整個南寧都能聽到飛鐘的鐘聲。可惜這個飛鐘和廟裏的碑文都在文革中被砸了。
在羅山寺的後院,有壹個叫龍潭的池塘,水壹年四季都不會枯竭。再怎麽幹旱,即使山腳下農民的魚塘幹涸了,半山腰的這個池塘裏的水還是滿滿的,實在令人費解。
登頂:南寧名山壹脈相承
在羅秀山的日記中,徐霞客寫道,羅秀山和馬推山連在壹起,群峰錯落。在登山途中,他迷了路,坐在松樹的樹蔭下等待路人,直到下午也不見壹個人,但他“錯過了高峰,就是從南到東。”登頂時,徐霞客詳細描述了他登上修羅山頂時所看到的南寧地貌:“山頂西接馬推,東至黃驊至賓夕法尼亞。蓋其邁來自曲靖東山,經永寧、虞城、璽恩,東至宜賓。南知是貴縣的北山,東知是周迅的西山,就這樣開始了。”徐霞客也認為,王仙坡、青秀山其實與修羅壹脈:“南寧之脈,自羅秀東支向南,崗陀蜿蜒數裏,成王仙坡,縣市倚之。而東支南下,形成青山,是壹縣之口。青山馬退東西,後環大圩。中間平壤相隔30裏,邊境線開陽從未如此寬敞。”
看完這些,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徐霞客為什麽要去羅秀山了――與50歲之前的歷次旅行相比,徐霞客的西南之行帶有非常濃厚的地理考察色彩。他不再專註於景點,在風景中自娛自樂;不再是不加思考的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作為壹個走遍中國的見多識廣的旅行家,他深感中國古代的典籍等地理文獻錯誤太多,而且局限於中原地區,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補。基於這種考慮,徐霞客在這次萬裏之行中,壹直把重點放在對地理現象的考察上,進而探究其內在規律。他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探索了河流和水系的來龍去脈,山脈的走向分布和地貌特征,洞穴的位置、結構和巖石形態,以及植物、動物、巖石、礦物和水文等地理現象。在考察的路上,他有時會遇到壹個很大的寺廟,沒有進去,但他渴望爬上山脈的主峰,找到分水嶺。根據徐霞客的敘述,他爬珞珈山主要是為了考察南寧的地貌和山脈的分布。
在修羅的左邊,有壹個山洞。解放前,壹些小偷偷了村民的牛,帶到山那邊的武鳴去賣。大多數人不敢進入這個洞穴。上世紀70年代,有關部門炸掉了山洞,堵住了入口。前幾年修了南壇高速,公路正好從洞口下穿過。鉤機壹挖,壹條大蛇從洞裏爬了出來。工人用鉤機鏟死了這條蛇,它重達5公斤多!村裏村外的捕蛇人說,大蛇是壹對,壹條藏在山洞裏,所以至今沒人敢進那個山洞。
在修羅的左邊,有五指山,它看起來像五根手指。這座山上還有壹個洞,修路的時候才發現。洞裏的隧道很深,高度不壹。誰挖的,哪個朝代?是用來防空的還是做什麽的?誰也說不清,至今還是個謎。
修羅山的右側與天堂嶺相連,天堂嶺的半山腰有壹處山泉。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南寧就有幾位老人經常每隔壹兩周就徒步來到這裏,用礦泉水瓶挑水回來。他們說這山泉很甜。
在天堂嶺,原來有壹個落差20多米的龍潭瀑布,瀑布下面的水潭有10多米寬。解放前,村裏的老人經常去池塘邊釣魚,有壹次看到壹只大如簸箕的烏龜浮出水面。村民們還用掛在石頭上的牛繩來探測水池的深度,竟然收到了9根牛繩!當時很多年輕人喜歡騎自行車去玩,所以人們把龍潭瀑布叫做情人谷。村裏壹位老人在情人谷為遊客照看自行車。他壹眼就看了他們近20年。直到2000年,南寧到河池水仁的高速公路建成,鉤機鉤掉了半座山,填平了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