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和爪子不小心留在了泥上。洪飛做了什麽?
老僧已死,成了新塔,壞墻沒理由看老題。
還記得崎嶇的過去嗎?路漫漫,驢嘶。
——蘇軾
仁宗嘉祐六年(1061),蘇軾被任命為鳳翔府(今陜西省)節度使,其弟蘇轍送其至鄭州,後返回都城開封,並送其《淮澠池寄子望弟》詩壹首。蘇軾調和了這首詩,完全按照蘇轍的原韻。
蘇轍19歲時被任命為澠池縣主簿,但他上任前是個秀才,所以對澠池有著特殊的感情。在他送給弟弟的詩中,他說:“妳做過縣官嗎?老和尚家的墻是壹個常見的話題。”很懷舊。於是蘇軾在這首詩的前四句做了註釋。
就壹個人來說,要麽為了謀生,要麽為了讀書,為了升官,為了做官,他東奔西跑。比如什麽?像鴻雁壹樣。鴻雁要麽去南方過冬,要麽回北方繁殖,來來去去。爪子踩在雪泥上,不小心只留下手指爪子的痕跡,轉眼又飛走了;至於留下的痕跡,它怎麽會記得?而且,痕跡很快就會消失。
這是壹個哲學論證。蘇軾用四句詩概括,形象深刻,所以流傳很快。從此,“紅爪雪泥”就成了壹個常見的成語。
然而,這四首詩受到讀者的欣賞,不僅是因為其中蘊含的理性趣味;在藝術技巧上,也是令人欽佩的。清代紀昀評論這首詩說:“前四句單行入法,唐人守舊;而意境才是東坡的本色。”法律詩的三四句話應該是對立的,意思相反。有些詩人故意打破這種限制,變得對立而不是對抗。換句話說,單詞是對立的,但意思並不相反。這叫做“單向進入”。這是崔豪詩歌《黃鶴樓》前四句的格式,他完全忽略了對仗。王維《贈百官櫻》開篇:“蓮闕下將千官,紫禁朱穎出蘭。總在春薦之後,園中鳥殘。”第二副對聯,字裏行間,卻是上下貫通的意思,也是“單向入法”蘇軾的“手指和爪子偶然留在泥上,洪飛在數東西。”從文本來看,它也是壹種對抗,但這意味著它是壹種直接的聯系,因此它也是壹條“單行道”因為如果不采用這種格式,整個意思就很難令人滿意地表達出來,文筆的氣勢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必須打破。
打破原有的束縛,把妳要發揮的論點直截了當地寫下來,妳就能充分理解,暢所欲言,表現出寫作的氣勢和思路的突破。不是規則限制了我,而是我來把它們趕走。這就是蘇軾能力高的地方。
以下四句是何英弟弟詩中的鄉愁。“老僧死了,成了新塔,壞墻沒理由看老題。”根據蘇轍詩的註釋,“昔子瞻以過蘇仙縣寺宅,請老僧奉閑壁為應。”蘇軾和他的兄弟們曾住在澠池縣的壹座和尚廟裏,在墻上寫詩。可是現在老和尚死了,只剩下新修的塔,用來埋骨灰;至於那天的詩,因為墻壞了,我又找不到了。這兩句話既暗合了“雪泥紅爪”的意思,又回答了蘇轍原著“老僧家墻同題”的鄉愁。可見,人的壹生偶爾留下痕跡,隨時消失也是自然規律,沒必要太過懷念。
最後,蘇軾提到壹件往事,可見他的人生態度。他說,兄弟,妳還記得嗎?那壹年,妳和我路過廬山,在兩座墳墓之間磕磕絆絆。沒想到,我們騎的馬死了,只好改租驢。那時候路長人稀,瘸腿驢壹直叫。妳還記得這壹幕嗎?
仔細看,這兩句話不是懷舊,而是希望哥哥珍惜現在,開拓未來。裏面的潛臺詞是這樣的:我和哥哥過去經歷了很多磨難,現在都是讀書人,前途光明,和過去大不壹樣了。為什麽那些往事要懷念他?即使想念他,也只是想推動自己前進。我想他哥哥能理解這個意思。
這首詩是蘇軾的傑作。由此可以看出他早年的積極心態和樂觀精神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