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巴雕像
巴斯巴自幼學習宗教知識,與長輩接觸政治,後來成為薩迦派第五祖。1253年,八思巴遇到了還沒有即位的忽必烈。忽必烈的所有家人都尊他為上師,在他面前接受密宗灌頂,並贈送他寶物作為供養。這次會面為他們日後的親密關系奠定了基礎。當時在蒙古帝國,佛教和道教壹直在爭奪權力和追隨者,雙方經常發生激烈的爭論。八思巴曾在壹次辯論中代表佛教“打敗”道教。
1260年,忽必烈成為蒙古大汗,八思巴被他尊為國師。四年後,他又擔任總行政官,逐漸參政議政。不久,八思巴被忽必烈下令創制“蒙古新字”,又名八思巴,被忽必烈下令在全國推行,成為元朝的隸書。之後,備受器重的八思巴又給忽必烈二次灌頂,於是被提拔為大寶皇帝。八思巴死於1280年,享年46歲。
八思巴是元朝第壹任國師、第壹任禦師,生前功勛卓著。首先,佛教在元代發展很大。他死後,元朝仍然任用僧人為國師。另壹方面,他也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是民族融合的英雄。另外,因為管理* * *事務,他也讓* * *發展起來。
忽必烈對蒙古帝國的重組,從成吉思汗建立的制度建立起就壹直在實施,基本上延續了他們的蒙古傳統。忽必烈繼位時,特別是元朝建立後,拋棄了原有的制度,對漢朝封建王朝的政策和制度進行了改革。
元代行省制度
忽必烈推崇漢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並深受其影響。當蒙古帝國對外征服,疆域擴大,原有的統治機構和制度逐漸暴露出其落後性,開始阻礙社會的發展。比如蒙古遊牧傳統在草原等地可以延續,但在中原這樣的丘陵平原,畜牧業很難發展,必須改變。所以忽必烈即位後,即使“漢法”遭到眾多頑固派的反對,他還是毅然選擇了改制。
忽必烈的改革本質上是學習中原漢朝的政治制度和框架。主要包括:在中央設置上,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關,管理宗教和* * *事務的鄭玄院,而地方政府實行行省制,共有十省,極大地影響了現在中國的行政體制;它把傳統的遊牧蒙古改為定居農業,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甚至推廣棉花種植。同時保護了農民的既得利益,禁止他人非法占用耕地。
忽必烈的壹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上加強了中央集權和地方管轄,也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大融合。經濟上,因為戰爭而衰落的農業經濟得以恢復。可以說,正是這種改制,才真正使元朝成為中國歷史上壹個多民族統壹的國家。
忽必烈汗姓什麽?忽必烈汗是蒙古人,所以繼承了他的祖父成吉思汗的蒙古姓氏——博爾吉金,在蒙古語中表示為бориги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н10據說在突厥語中是藍眼人的意思。
忽必烈汗劇照
蒙古人常以本族之名為姓,金氏就是如此。據說,根據譜系,成吉思汗是來自祁園部寶特包爾的金氏家族成員,所以是“包爾金氏”。元朝滅亡後,明人貶稱他為“金氏”。同時也給後代起了漢姓,取首字“寶”,音譯為“寶”。
因為蒙古人往往以自己部落的名稱為姓,成吉思汗是祁元部的,所以稱“祁元氏”。但在元朝歷史上,除了蒙文翻譯成漢文時出現錯誤,就成了“赤臥文氏”,後來明人貶稱他為“齊顏氏”。
反正忽必烈姓博爾吉金。另外,波爾的金氏家族血統純正高貴。據說起源於蒙古始祖神,後來出了很多可汗,比如成吉思汗,所以他們家也被稱為“黃金家族”,以示尊貴。元朝滅亡後,尤其是清朝,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叫博爾濟吉特金的名人。
只有金姓讀作bójǐnshi,中間的“才”字不讀作“zhǐ”。因為是蒙古語中由這個姓氏音譯而來的中文名,所以還有其他的譯名,比如博爾濟特、博爾津金、博爾吉金。
忽必烈西征蒙古帝國發動了三次西征,第壹次是成吉思汗率軍,第二次是窩闊臺派巴鬥等人,第三次是蒙哥派徐烈武。忽必烈打仗的主要地方在現在中國各地,比如大理國、南宋,沒有西征。
蒙古西征
第壹次西征始於1219,最終歷經五年。在成吉思汗親自領軍和指揮的托雷等兒子的幫助下,蒙古打敗並滅亡了與西方接壤的國家,取得了第壹次西征的勝利。第二次西征始於1235。這壹次,成吉思汗的孫子巴鬥率軍進攻了西方幾個不歸順蒙古的國家。巴鬥和芒戈接連攻克了許多城市和地方。最後因為窩闊臺的死,巴鬥領兵回蒙古。第三次西征始於1252。當時徐烈武率軍,蒙哥的三弟,忽必烈的弟弟。這壹次,主攻的是波斯。徐烈武先後攻占巴格達、敘利亞等地。最後因為蒙哥的死,徐烈武只能引兵東進。
雖然蒙古上兩次下西洋都是因為可汗去世,但是指揮西征大軍的將領們都要回去參加可汗選舉會議。但總的來說,三次西征都以勝利告終,因為蒙古軍隊無壹例外地征服了很多國家和地方,蒙古帝國的版圖不斷擴大。
但是蒙古的西征和忽必烈並沒有太大的關系。如果壹定要說,第三次西征和他的關系更近壹些。比如總司令是自己的親哥哥。比如,徐烈武重返東方,是因為忽必烈和阿裏巴巴兄弟爭奪可汗的位置,他支持忽必烈。
忽必烈殺了多少人?人們常說,將軍得誌,打仗必有傷亡。壹個仁慈的將軍,寧願花更多的精力來換取雙方更少的傷亡,但在歷史上,更多的是殺壹霸,敢屠城,敢殺人。忽必烈曾被評為中國歷史上殺城屠城最多的人。
蒙古軍隊
蒙古戰爭基本都是對外征服,從東南亞沿海到東歐地中海,主要是侵略和掠奪。為了快速賺更多的戰爭錢,蒙古人經常屠殺城市,斬殺俘虜。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些敵人和人都不是蒙古人,如果是外國人就沒必要客氣和心軟。而他們在統壹蒙古或者平定內亂的時候,即使面對反抗自己的人,也不會那麽頻繁的殺人。
忽必烈領導、指揮或參與的戰爭主要在中國境內或周邊,如大理、南宋、緬甸等。據統計,元朝滅宋時,最後得到930萬人,比宋寧宗嘉定十壹年的654.38+03.6萬人少了30%。按照每戶五口人計算,也就是說南宋大約有2400萬人被屠殺。
除了戰爭,元朝的統治也縱容殺戮。據說在當時元朝的法律中,把人分為四等,其中蒙古人第壹,色目人第二,北方人第三,南方人第四。所以要殺等級最高的蒙古人,而殺等級最低的蒙古人只需要付出壹頭驢的代價。在這樣的法律下,蒙古人自然要殺* * *。
在蒙古人的殺戮和統治下,中國損失了大約7000萬人。據說這也成為了壹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忽必烈是什麽意思?忽必烈是蒙古人,所以“忽必烈”也是蒙古名字的中文翻譯。在蒙古語中,它最初的意思是家庭財產和血統的繼承者。“Hubi”的意思是繼承家業,“Lie”的意思是“好的那個人”,有些類似於英語中的“-er”和“-or”等後綴。
忽必烈雕像
忽必烈汗有壹個蒙古語尊稱“雪禪汗”,其中“雪禪”的意思是賢人、智慧。在蒙古人中,社會稱呼後綴常加在本名上,“雪禪可汗”是忽必烈真名的後綴。再比如鐵木真的“成吉思汗”,這也是他的蒙古語尊稱,意思是“擁有海洋的四面八方”,其中“成基斯”就是海洋和大海的意思。
由於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蒙古族多以動物、太陽、月亮、花草命名。比如忽必烈的大哥蒙哥,意思是天與天,他們的父親老爹,名字裏指的是鏡子,而他的爺爺鐵木真,意思是硬鐵。當然,用事物給孩子取名其實還有壹層深意,就是希望他們堅強如鐵,如鏡中之我,浩瀚如天等等。
另外,蒙古語名字往往直接是父母的期望。比如,“巴圖”的意思是“壯實”,“烏雲”的意思是智慧,“秦絲”的意思是聰明,“高娃”的意思是美麗。所以女演員斯琴高娃的名字是她的父母希望她聰明漂亮。
“忽必烈”這個名字其實是他父親老爹對他的美好期望,希望他能繼承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