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曲”也俗稱“絲弦”,其起源在元代尤其是明清時期有所記述。早在元代,我國傳統戲曲就已經蓬勃發展,同時傳統戲曲的聲腔被豐富創新為四大派,即海鹽腔、余姚腔腔、弋陽腔、昆山腔。在這四大劇種中,昆山腔以其圓潤、舒緩、柔和的音色而聞名。據明代徐渭《南詞敘》記載,其演奏十分講究“轉喉重音”“字正腔圓”,使之聽起來更加優美悠遠,有壹種“蕩人”的獨特魅力。同時,許多明清民歌及其昆山腔,如【寄生草】、【銀扣(絞絲】、【哭天】、【西江月】、【叠斷橋】、【清江傳】、【西洋腔】、【插花】、【滿江紅】、【叠錢】等也壹應俱全。從這些特點來看,長陽南曲和昆山方言南次應該有壹定的淵源關系。
南曲傳入長陽的時間,根據田野采集和藝人口述傳統,大約在200年前,清朝中葉雍正、乾隆年間。它的創始人是龔富讓,名字叫龔富讓。到現在大概有六代藝人。由於南曲長期植根於土家族山寨,經過以土家族藝人為主體的長期演唱實踐,成為不折不扣的“土著”藝術,充分體現了八裏戲的土家族風情,深得長陽土家族人民的喜愛。長陽南曲,又名“絲弦”,是鄂西最古老的地方小曲之壹。主要分布在鄂西的長陽、五峰兩縣,長陽的秋子鎮最為繁華,1962定為長陽南區。關於南曲的產生、發展和來源,目前還沒有系統的研究。僅從南曲藝人傳世的遺物和已知的師生戀關系來看,最晚傳唱於清雍、甘,約有200年歷史。從它的名字、壹些伴奏樂器和壹些曲目來看,顯然與明清民歌有關。
以資陽秋子為中心,北至天堂,西至知者坪、傅家巖,南至五峰,東至都鎮灣。是南曲的集中唱區,素有“南曲之鄉”的美譽。逢年過節,娶媳婦,生兒子,過生日,下班後,冬夏之夜,人們互相邀約相聚,妳玩我唱,妳玩妳樂,代代相傳。
南曲藝人絕大多數是土家族。壹般是十二三歲開始學彈三弦,唱啟蒙曲《春去夏來》,藝術家稱之為南曲的“三字經”。南曲的唱腔幾乎都是口頭的,令人回味,偶爾還有手寫的歌詞和宮池樂書留給民間。南曲沒有專業的藝人,農民、工匠、商人、醫生、教師、算命先生、巫師都唱南曲,或獨唱,或邀壹幫人壹起樂。所謂“閑時邀明月,醉時漁人唱夕陽”,真是壹種大眾化、民族化的大眾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