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7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平利繁衍生息,在長期的勞動中創造了燦爛的古文化。
興隆村的吊棚溝、西河魏家壩、田家灣等許多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以及新石器時代的石鑿、斧、石棍、彩陶片等勞動和生活用品,都是歷史的見證。
?
夏朝時,全國分為冀、燕、清、徐、楊、荊、梁、雍、豫九洲。
平利屬於涼州。
商代,平利是大巴山區雍國的封地。
周初,雍與周武王滅商,只好攻封舊地,建都於雍,平利仍屬統治區。
?
春秋時期,公元前611年,雍被楚、巴、秦滅後,平利先屬巴,後屬楚。
戰國時期,公元前312年,秦在丹陽(今河南淡水以北)大敗楚軍;前280年,楚軍又敗,漢水北和給了秦國,平利歸秦國。
公元前221年,秦國與六國合並,統壹中國,實行郡縣制。漢水上遊定為漢中郡,平利屬漢中西城郡。
?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滅秦,建立西漢。沿襲秦制,平利屬昌黎郡、漢中郡(含湖北鄖西縣和平縣、鎮平縣)。
東漢光武6年(公元30年),昌黎縣廢棄,並入隰縣(今白河)、西城縣(今安康)。
三國時期,平利屬郡,先後被魏和蜀統治。
?
公元265年,晉武帝滅魏,建立西晉。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漣水(包括現在的平利、鎮平、高覽三縣的部分鄉鎮)為名,設立上聯縣,是平利縣的前身,隸屬周放尚勇縣。
?
南北朝時期,行政區的設置和歸屬頻繁變動:宋初,濟陽加連縣,不久又從連縣撤銷,轄地並入濟陽,命名為濟陽郡;南朝時,濟陽分為濟陽、商連兩縣。平利仍屬上聯縣,先屬新興縣,後屬尚勇縣。石梁還是上聯縣,壹個新興縣;西魏元年(552),連改吉安郡,屬安康郡。隋大業三年(607),吉安改為金川郡,隸屬錦州西城郡。
?
唐武德元年(618),劃至金川縣(今嵐臯縣平利縣、鎮平縣、花梨鎮)東南,設上聯老城,平利縣名平利川,屬錦州。
大理6年(771年)廢,並入西城縣。
長慶初,恢復平利郡。
北宋熙寧六年(1073),廢郡設鎮,平利屬西城郡。
宋元?年,重設郡,隸屬錦州。
元朝在廢郡設巡檢司,平利屬興元路金州。
明三年恢復洪武,屬大寧府(今重慶無錫),後屬金州府。萬歷11年(1583),金州改稱興安州,平利屬興安州。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興安升為州府,至清末,平利屬興安府。
民國初年,沿襲大清制度;中國6年(1917),撤府設路,平利屬漢中路。民國11年(1922),今鎮平由平利劃分為17嘉寶郡,平利定為三等郡;民國16 (1927)“陜西省* * *成立後,取消行政區劃中層,改省直領導”;民國25年(1936),省內增設行政督察署。此後,平利縣壹直是第五個行政督察辦公室。民國二十九年(1940)實行新縣制,平利六郡五縣,直至解放。
?
1949年,平利解放後,縣人民* * *先隸屬陜南行政公署的安康特派員公署和安康專員公署,後隸屬安康地區行政公署,安康市* * *領導至今。
?
建國以來,全縣行政區劃調整20余次,其中重大調整9次:建國以來,撤銷8個鄉,52個包,1125a,設立8個區,52個村,1125 Lü。
1958 10,全縣設立8個人民公社,下轄39個行政區;165438+10月,鎮平、平利合並為平利縣,全縣12人民公社,54個行政區。1963年4月,恢復鎮平縣,分轄4個合作社和15管理。
?
1981,平利縣人民選舉,39個人民公社“革委會”更名為管理委員會,城關鎮“革委會”更名為城關鎮人民* * *。
?
1996,通過鄉鎮機構改革,全縣設城關、老仙、興隆、三陽、大圭、漯河、廣佛、八仙八個鎮,牛王、長安、雙陽、西河、仇和、八道、傑伊、張家、正陽、女媧山+08。
2001年3月,11年6月,兩次合並建鎮。到2003年7月,全縣有城關、老仙、興隆、三陽、大圭、漯河、廣佛、八仙、長安9個鎮,西河、正陽、女媧山3個鎮。
?
第二,縣域變化
縣城歷來是該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平利縣的四次變遷,濃縮了該縣歷史演變的曲折過程。
第壹城遺址白土關崖子,位於縣城東部長安鎮與湖北省竹溪縣交界處。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在平利縣設立。
先設商聯縣,後改濟陽縣。南北朝齊時期,上聯郡分為兩郡,增設上聯郡,管轄這個舊郡。不久仍並入濟陽縣,西魏改名吉安縣。
官院子還保留著古城的遺跡。民國二十六年(1937)修建漢白公路,古城被毀。
1982年文物古跡普查發現“城墻東西徑120米,南北蜿蜒,東西各有壹門,夯層明顯存在,南北朝時期有零星青瓷陶片”。
?
第二座城址石牛河口,位於長安鎮石牛河與長安壩河交匯處,地名“官田壩”至今仍廣為流傳。
《清光緒縣誌》中寫道:“先是平利縣歸白土關東管轄,後遷至石牛河口”。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與安康、高覽合並,定名為金川縣,設立安康城西關。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單獨設置,仍按原面積恢復縣治所,定名為平利縣。
由於城毀於水,具體城址和遺跡尚未查明。
?
第三城址古生口,位於這個老縣城的東河(古稱官溪河)和北河(古稱明水)的交匯處。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平利縣遷至古生口。
到了宋代,降為鎮,不久又恢復為縣。
元朝時,撤縣設市,在石牛河口設立巡檢司。
明洪武五年(1372)恢復縣城,縣城“被洪水沖垮”。縣令豐丸再次將縣城遷至古生口。
明朝成化元年(1465),“改寺學為造臺”,後“建正殿、幕廳、柴樓、監所”。當時“地廣人稀,縣政狹小”,縣部“以竹為墻,以土為階,簡單樸素”。
21 (1485)年,成化“壹周築(城墻)六裏,開東西三門,東西阻水,南北倚山”。
“隆慶元年(1567),大堤難修,重修約三分之壹,北面龍山,西南嶽西、關西...壹周365尺,4裏奇怪,4門找,北門不利,堵……”。
崇禎七年夏(1634),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破縣城,殺死守城首領羅德宏後,四十余年無縣府。
直到清朝康熙帝18 (1679)才“鑄印授官”。
康熙四十二年(1703),興安太守劉德新遊萍萍,寫了壹首詩,形象地描述了當時老縣城的面貌:“山障層圍黑子城,溪水如巖,竹籬草堂叫城,野鳥閑知其名;幽處不聞犬吠,山只準白雲犁地,仆從奔林,幾朵紅雲映日。”
清朝雍正年間,縣城屢遭洪水威脅,得以修繕。
清乾隆8年(1743)後,先後修建了書目史部、堂、二堂、紀部等數十座公房,縣政府辦公機構較為完善。
?
現縣城所在地白土營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清嘉慶初年,經濟大臣埃爾登保帶兵鎮壓鄂西、川北、陜南的安百裏起義軍。看到固勝口城地勢“狹窄低窪,無險可倚”,遂於嘉慶7年(1802)上告清廷,遷至白土營(即今本市)。
嘉慶八年(1803),清廷授權他調到奎光任知府,監督新城改造。
於是按照的舊基址,修築了735尺5尺的城墻,分東、西、南三個城門(民國28年,加了北門),南面擴建了夔城,在魯修建了馬廄,有八百將士居住,放牧馬匹。
接替石亨的知縣,接手完成。
嘉慶九年(1804)書法珍品、祭祀寺廟等。都加了,然後建了西翁城,有五個城門,城垛和門上的建築都很完整。主街1條,東西長245尺6尺7寸,大十字、小十字等小街10多條,經過兩年建設已基本完工。
嘉慶10年(1805)正式遷至白土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