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五味:“肝病禁辛,心臟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馬陸曰:“五臟之味,有五禁,皆受五行相制。”因為五臟本來就有病,不宜以其相抗之味使其更虛。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散結、行氣、活血的作用。壹般來說,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都有辛味。因此,辛辣藥物常用於治療表證和氣血阻滯證。比如紫蘇葉散風寒,木香行氣消腫,川芎活血化瘀。
此外,《內經》說:“易欣運行它。”也就是說,辛藥也有潤燥養陰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養腎。辛辣藥物多以散為功,所以“辛潤”說不具有代表性。
2、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調和、調和藥性、止痛的作用。壹般來說,滋補補虛、調和藥性、止痛的藥物多為甘味。
甜味草藥常用於治療正氣虛弱、身體疼痛、調和藥性和搶救中毒。比如人參可以補中益氣,地黃可以養精血,麥芽糖可以止痛,甘草可以調和藥性,解毒食物中毒。
3、酸:“可收,可澀”,即具有收斂、澀的作用。壹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止帶的藥物都有酸味。
酸藥常用於治療體虛多汗、肺虛久咳、慢性腹瀉、腸滑、遺精、尿頻尿頻、持續帶崩等。比如五味子能固表止汗,烏梅能斂肺止咳,五倍子能澀腸止瀉,山茱萸能澀精止帶。
4.苦:“能泄、燥、強”,即具有清熱瀉火、泄氣通便、燥濕強陰(瀉火藏陰)的作用。壹般來說,清熱瀉火、降氣平喘、減少不良反應、止嘔、促進排便、清熱燥濕、瀉火藏陰的藥物都有苦味。
苦藥常用於治療熱證、火證、哮喘咳嗽、惡心、便秘、濕證、陰虛火旺。如黃芩、梔子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大黃、枳實清熱通便,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濕,蒼術、厚樸瀉火藏陰等。
5、鹹:“能下,能軟”,即有止瀉、通便、軟硬兼施的功效。壹般來說,通便或潤腸、軟堅、散結的藥物是鹹的,鹹藥常用於治療大便幹燥、痰多、腫痛等。如瀉熱通便的芒硝,消膽的海藻牡蠣,軟堅散結的鱉甲。
中藥應用
壹、指導處方用藥
五味的引入是治病和遣方遣藥的基本理論,而五味的調制也有壹個禁區,就是五味禁忌。
根據五味隨自己喜好進入五臟的理論,當五臟生病時,就會出現無敵的味道。以肝病為例,肝病忌辛,肝屬木,辛屬金、金克木,故肝病忌辛,慎用辛藥,以防加重;酸動筋,筋不容易吃太多酸。酸屬木,筋為肝之體。筋有病,嘗不出臟,少用酸藥,防止加重。
第二,指導生病時的飲食禁忌。
1.正常情況下,五味可以孕育五臟,但是五味太容易傷害五臟,尤其是在有疾病的情況下。比如酸味入肝養肝,有利於肝臟養筋,但味道太酸,會傷肝,導致肝氣盛行。我們要根據五臟的疾病來選擇五大禁忌,所以肝病、肌肉病患者不宜吃酸味,等等。
2.根據五行確定禁忌內容。臟腑之間是有關系的,正常情況下,五臟之間的抑制和克制是良性循環的。在病理狀態下,可能抑制過度。這時候就要避免加重五臟病理相互作用的食物。
以上內容是指:
百度百科-五味禁忌
百度百科-中藥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