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清即將滅亡的年代,北京的魚臺茶館還是壹派“繁榮”景象:籠中鳥、算命、賣古玩玉器、打蛐蛐的各色人等應有盡有。年輕精明的店主王利發受到各方照顧。然而,這種“繁榮”的背後,隱藏著整個社會令人窒息的衰落:洋貨充斥市場,農村破產,宦官娶妻,愛國者被捕。民國初年,人民飽受連年內戰之苦。北京所有的大茶館都關門了,只有王掌櫃改進了管理,把茶館的後院變成了租給大學生的公寓,在正廳放了壹臺留聲機。盡管如此,社會動蕩還是蔓延到了茶館:逃難的人堵住了門,士兵搶走了店主的錢,偵探不時來勒索錢財。三十年後,已是暮年的王掌櫃仍在拼命支撐著茶館。
日本投降了,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卻把人民陷入內戰的災難。吉普車橫沖直撞,愛國者被鎮壓,流氓特工想占領王掌櫃壹生苦心經營的茶館。王利發絕望了。
這時,兩個50年前交的朋友碰巧來了。壹個是被清廷逮捕的先生常先生,壹個是經商半輩子徹底崩潰的秦先生。三位老人把撿到的紙錢撒了壹地,傷心地哭著,笑著。最後只剩下王利發壹個人。他拿起腰帶,走進內室,仰望屋頂,尋找壹個可以安全結束生命的地方。
茶館在中國很常見,但卻是壹個很特別的地方。茶館幾乎凝聚了整個社會的各種形態,隨著社會的變遷,同步上演著壹幕幕人間大戲。
《茶館》是壹部非常著名的戲劇。劇作家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放棄了她的名字。老舍是他的筆名。滿族,北京人。中國是壹個著名的現代作家。老舍的茶館寫於1956。他以獨特的藝術手法,把中國三個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遷,以不到五萬字的篇幅,放入《茶館》中,以戲劇的形式生動地表現出來。
在這部三幕劇裏,有70多個角色,其中50個有名字或綽號。這些人物的身份差別很大。他們有的當過議員,有的當過憲兵司令部主任,有的是清朝遺老,有的是地方惡勢力頭目,有的是說書人、算命人、農婦。各種人物構成了壹個完整的“社會”層面。
《茶館》的創作意圖非常明確。通過“魚臺”茶館陳設由簡到新再到簡的變化,展示了各個特定歷史時期茶館的時代特征和文化。當初的飲茶人玩鳥、玩茶、玩蟲,雖然有些古色古香,但都是因為有了“偵探”的出現和“不談國事”的紙條,才安靜下來的。第二幕,魚臺的生存,茶館設施的翻新,場景的收縮,無疑暗示了茶館在這個越來越矛盾的社會中的掙紮。茶館裏的“洋味”和張越寫的“不談國事”的紙條越大,預示著更大的危機。第三幕,不僅用較大的數字寫了“不談國事”的紙條,而且旁邊還有壹張紙條:“先付茶錢”。這說明茶館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先付茶款”和“不談國事”顯然體現了壹種因果關系。
老舍以茶館為載體,以小見大,反映社會變遷。是“吃茶”把各種人、各種社會階層、各種社會活動聚集在壹起。如果沒有“吃茶”,茶館裏的壹切都將不復存在。正因為如此,老舍在劇作中也對北京茶館文化傾註了大量筆墨。比如早期的茶館,除了喝茶,還有小吃“腐肉面”吃。喝茶的同時,還可以做很多與茶無關的事情;北京的茶館和江南茶館壹樣,都是“吃飯喝茶”的地方;茶館的老客戶可以賒賬,喝茶的人也可以自帶茶葉入住。茶館也是聽書的好地方,在那裏講故事的人可以謀生...
這樣的細節為《茶館》的主題增添了真實的氛圍。除了服務主題,它也顯示了中國茶館文化的壹個亮點。茶館的藝術價值不僅在於通過壹個茶館反映壹個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遷,還在於反映社會變遷對茶館經濟和茶館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