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現在是壹個66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9個縣(區),20個縣,面積3300多平方公裏。但市區面積不足200平方公裏,2065年只有182平方公裏,438+02,目前處於城市建設快速擴張的前期。
我們住在謝賢街,在老城區被稱為36廣場。街道狹窄,五六米寬,兩邊密密麻麻都是山墻窄窄的兩三層單體建築。現在多是商鋪,主要是賓館、飯店、雜貨店、水果店、工藝品店、牙科診所和各種小中介。街上擺滿了各種顏色的攤位,沿街叫賣。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人群依然川流不息,而摩托車、出租車甚至小型貨車其實也是從縫隙中穿行,只是魚貫而入,相當有序,很少發生碰撞。不遠處,妳會看到許多庭院。裏面的房子像洋房,也像中國南方廣東福建的會館。卷首兩邊很多書都有漢字,比如某某商家,某某倉庫,或者某某祠堂,某某寺廟。印象比較深的是周家祠堂,上面寫著“岐山堂”的堂號,非常地道,壹下子就把周家的來歷和位置說清楚了。街上的低矮建築都比較舊,估計有壹百多年的歷史,有的還新裝修過。我住的酒店是最近幾年才建的。在街道盡頭拐角處的壹座高高的小山上,山墻只有三五米,但裏面卻相當寬敞。每層有三四百平米,壹共六層。這座建築呈“天”字形。不可思議的是,門面下面還有壹條兩三米寬的通道,直通大樓地下。原來酒店停車場就建在這裏,兩層,每層能停七八輛車。可以說,螺螄殼就是壹個道場。在後來的旅途中,我越來越意識到越南人在這方面的能力。
不遠處就是著名的白馬寺。與中國洛陽的白馬寺紀念壹匹來自西方的白馬所攜帶的佛經不同,河內的白馬寺與李太祖有關。這座寺廟建於公元11世紀,據說是這座城市最古老的寺廟。當時,勒泰·t?求助白馬幫助他選擇長城的地址,白馬將他帶到了這裏。為了紀念這匹馬,這裏建了壹座廟。眼前的寺廟規模不大,外表普通,但是香火很旺。目前,大多數結構只能追溯到19世紀。比如裏面的孔廟,建於1839。這種結合了祭祀當地神靈(白馬)和紀念聖人(孔子)的建築形式,在越南這個儒釋道文化圈的國家,其實是壹種信仰的轉變。
河內國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肖欽(音)說,36號廣場是壹個歷史名稱,實際上不止是36號廣場街,而是指老城區的傳統市民區和商業區。它充滿了異國風情,是河內古老的心臟和靈魂。我置身其中,花了整整壹個上午才走出這個繁忙的市場。遊客和小販提著裝滿廉價小吃的籃子在街上閑逛。妳可以在每個街角找到米線攤、紮啤吧、冷飲店,充滿了喧鬧和歡笑。現代風格與中世紀的感覺融為壹體。走在廣場上,欣賞身邊的風景、聲音、味道,加深了對這個民族的了解。
河內的主城區是在老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勒泰·t?在紅河轉向南方的大彎西部,也就是紅河的另壹邊,靠近老城來邊和龍變的地方,建了壹座城。傳說他乘船去城墻,看見壹只翼龍在空中飛翔,於是他把羅達城改名為升龍城。它不僅意味著稱此地為龍虎之地,還意味著成為真正的龍帝。升龍城區呈不規則圍城,延伸周長約25公裏。它位於西湖以南、鑒湖以西的廣大地區,皇城在市區,東面。內城東部有三十六個作坊,以容納各種手工作坊和各種各樣的商業,如金銀珠寶,銅鐵制作,絲綢,茶葉和藥材。中國人在三十六方中占據重要地位。中草藥街最大的商號是傅家,明末清初從福建先遷到興安,站穩腳跟後又重新進入河內。當時的街名往往以集中運送的貨物名稱命名,如棉街、紙街、範街、街、街、糖街等,許多街名沿用至今。據史料記載,1875年河內共有36條街道,不僅商品種類豐富,數量也相當可觀。我住的謝賢街曾經是壹條網索街,是為了紀念第壹條線而命名的。
商業街與居民區相連,商業區範圍迅速擴大,形成了河內的鬧市。市區的居民住宅大多是自建的,形式和顏色都不壹樣。有屋頂歇腳的古建築,也有壹些仿照西歐或南洋風格的小樓。但主體部分是細長的單體建築,與建築之間沒有縫隙的連接。它建在街道附近,人行道之間幾乎沒有縫隙。面窄,兩三米到七八米不等,長度壹般十幾米。壹般建三層,少數有七八層甚至十幾層。無壹例外,壹樓改為商業用途,二樓以上住宿作其他用途。街上光線好,但裏面陰暗,空氣不流通。街上有很多電線桿,各種電線密密麻麻地散落在空中。雖然城市已經開始整理,比如捆綁,但還是有礙觀瞻,潛伏著火災危險。
午飯後,我們向西北方向走去。沒多久就進入了殖民時期修建的新區。路寬多了,四車道,樹又高又密,兩邊多是法式建築,比如廣州的沙面,漢口的江漢路,但似乎這個“西化區”的面積要大得多。這可能是法蘭西帝國對越南殖民近百年,在河內設立總督府,統治印支那三國的副產品。大約2公裏到達聖龍帝都。
河內皇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名錄。但是到了前線,百感交集。
購票入園,道路右側是帝都展覽館,主要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紹帝都的沿革歷史,只有越南語、英語和法語,沒有中文,很遺憾。作為壹個兩千年來壹直以漢語為官方語言和書面語的國家,漢語詞匯占越南語詞匯的70%以上,卻沒有壹句漢語解釋,真是不可思議。
路的左邊是皇城區。我們面對的是壹片開闊的廣場,綠草如茵,有兩三個足球場那麽大。沿著地裏的隧道走,帝都城管就矗立在眼前。城墻的磚石結構,漆成黃色,高約六七米。不像中國的帝王門,大部分都是骨灰盒結構,復雜重疊。聖龍皇城的大門比較簡單,有些單薄。程門大廈是壹座只有三個開間的塔形拱門。後來在旅途中發現,越南的城墻、寺廟等主要建築的門樓基本都是用這種方法。大門是漢式的,中間有三扇平行的門。中間的門平時是關著供皇室出入的,左右每隔二三十米開壹個門供官員出入,與城墻相連。門樓外左右各有壹個輔助門,供日常人員進出。
從城門的正門進入。原來是壹棟法式風格的建築,兩層,長方形的大底,紅色的屋頂,米色的墻壁。有兩棟小樓,壹棟像別墅,壹棟像宿舍樓。院子裏有兩組穿著學士服的大學生在給畢業照拍照。他們都很興奮,歡呼著,把帽子拋向天空。往前走,看起來空蕩蕩的,只有幾棵大樹,四周都是墻。在城門西北,有大面積的考古用地,逐層挖掘,揭示不同時期皇家建築的地基。
偌大的帝都歷經滄桑,天災更是數不勝數。它早已成為壹片廢墟。怎麽能不讓人驚訝和遺憾呢?日那、印度、三國法國殖民時期,成為總督府炮兵司令部。幾座法式風格的建築都是在19世紀末建造的。還有壹些廢棄的營房和殘缺不全的炮兵陣地,幾門古老的西方大炮銹跡斑斑,散落壹地。抗美戰爭期間,越南軍隊在這裏修建地下工事,著名的武元甲將軍在這裏指揮作戰,重新定義了這座帝都的價值和意義。
東南方向約壹公裏處是越南軍事博物館。展廳對面有壹個高臺,臺上矗立著壹座塔樓。樓的東、南、西三個方向分別寫著旭輝、鎮南、迎西三個字,但北面鋪著石灰,最初認定為“鎮北”。我們從塔門爬了十幾米,登上了角樓。遠遠的就能看到皇城大門,附近還有斷斷續續的城墻。此塔原為皇城塔,起拱頂作用。在殖民時期,城堡和城門之間的壹大片皇家土地被變成了河內的壹個新城鎮。沒有越南建築的痕跡,都是西式建築。政府機構、達官貴人住宅、富豪公寓、新商業街連接在壹起,然後在東、南兩個方向與老城相鄰,形成了19世紀後河內主城區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