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雷州市西湖大道北側,雷虎風景區對面。這個湖占地3300多平方米。
宋紹聖四年(1 097),蘇軾經過這裏。如今,雷州西湖公園已經建成,包括蘇公亭、賴井泉等名勝古跡。
雷州西湖景觀簡介雷州西湖是壹座園林式的園林,風景優美,人文、自然風光濃郁,不僅在南方獨樹壹幟,更像是在聽壹個跌宕起伏的雷州歷史故事。“湖”:宋代以前,西湖是壹片硝煙彌漫的“野水”,是宋代城郊水利工程的“水庫”,為東方廣闊的潮田輸送甘露,也是古代雷州的旅遊勝地,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足跡。
它在古代被稱為“雷虎”。當時它的蓄水面積大約是現在西湖的五六倍。隨著環境的變化,出現了湖變田、田變湖的反復過程。宋代以前,湖畔只有天寧古寺和碧水。宋憲春時期,湖畔建有衡州、鷗、濯飛、方勝、宗彜、獨舟流水、眉州眉、濺地等八個亭子,並在南堤上建有惠濟東、西湖兩座橋。
此後,出現了蘇公亭及其多次更名的群眾亭、方鑫亭、胡鑫亭等。從這些亭臺樓閣雅致而又意味深長的名字中,我們可以追溯到當年這個湖的風貌。
壹幅波浪起伏、亭臺倒影、鳥語魚躍、平船濺浪的畫面展現在眼前。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酒後,羅湖改名為西湖。
從羅湖到西湖,歷經千年桑葚,時新時衰。曾以“西湖蒼翠”被列為古雷州八景之壹。
當時湖邊與天寧寺相連,天寧寺建於唐代。正因為景色壯美,古寺有幸贏得了“天下第壹山”的美譽。明代學者、海北南衛袁對西湖的景色做了詳細的觀察。他寫了八首關於湖、堤、亭、船、田、魚、月、雨的詩,其中《西湖亭》壹詩是這樣描述的:“湖在流動,亭在巧造。
藍色的天空中,七顆星星清晰地墜落。四窗收美景,高樹遮疏力。
暫時考慮壹下,盡量投的遠壹點。雷州西湖有許多名勝古跡,包括十仙廟、袁俊書院、關公廟和蘇公亭。
仙人十仙殿景觀引入“宋園”,右側可見壹大型石雕“雷州十仙堂”,為宋代十仙舊址。創建於宋憲春十年(1274)。
進入洞穴,還有壹個較小的十賢殿石雕,是歷經多次戰亂而幸存下來的珍貴文物。題詞是南宋著名宰相文天祥含著淚寫的。原稿收藏在“十賢”之壹的秦觀身後的高處。直到500多年後,清朝嘉慶九年(18O4),廣東才學會制作雷州西湖的許多名勝古跡。著名的有:十賢祠、袁俊書院、寇公祠和蘇公亭。
仙人十仙殿景觀引入“宋園”,右側可見壹大型石雕“雷州十仙堂”,為宋代十仙舊址。創建於宋憲春十年(1274)。
進入洞穴,還有壹個較小的十仙堂石雕,是歷經多次戰亂而幸存下來的珍貴文物。題詞是南宋著名宰相文天祥含著淚寫的。手稿收藏在“十賢”之壹的秦觀身後的高處。直到500多年後的清朝嘉慶九年18O4,廣東省狀元姚文田才寫下該石刻。人們把這個碑文當作宋正琦的姊妹篇偷走了。古雷縣位於南方壹個荒涼的地方。古代有很多被貶的官員和客人,只有七個宰相被貶
朝廷把這些異己送到這片蠻荒之地,不僅是政治上的懲罰,更是對人格的侮辱。當然,在棄兒中,也有忠、善、惡之分。
十賢“十賢”可謂是“賢”中的代表人物,他們品德高尚,正氣凜然,學識淵博,政績卓著,而不是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為了五鬥米而彎腰駝背的人。將他們列為“十賢”,體現了雷州人的意願。
這十位聖人是:寇準、李綱、趙鼎。作為宰相,他們是輔佐皇帝、指揮大臣、掌管國家政務的長官。——李廣,降職前任參政。這個職位是總理的副手,和總理壹起被稱為“馮至”。
——王延弼,唐朝使節,皇帝顧問,中央機密大師。——蘇軾,翰林學士,人稱“內相”。
——蘇轍,門下侍郎,朝廷親信,皇帝謀士。——任,任,屬——任,任,屬諫官。
——秦觀,任,掌管朝廷的重要書刊。——胡荃,編輯,《國家歷史、記錄和文獻》的編輯。
在文天祥為唐吉所作的題詞中,與十賢同時被貶雷州的丁偉和張春被點名指責。雖然也是大官宰相,但性格奸詐邪惡,為雷州人所唾棄。
世界上有三十六個西湖,雷州西湖古稱“羅湖”。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五月,大文豪蘇軾從徽州被貶儋州,與弟弟蘇轍(居雷州)住在湖上,愛其美景,流連忘返。
任磊是聖人,也是羅湖成為“西湖”的時候才有的。1950之前,由於湖亭修繕不足,廟內頹廢,牛臥草中,遊人稀少。
建國初年,蘇廷修了,其余的沒修。1984年春,縣領導重視名勝古跡,撥專款用於重大項目。
壹年後,亭臺樓閣煥然壹新,命名為“雷州西湖公園”。每年接待數百萬遊客。
該園占地100畝,包括蘇公亭、寇公亭、釣魚臺亭、毛婷亭、荷花池、青蛙島、瀑布和塑料石。淡雅簡約,頗富南方風情。
同時,人們可以追溯到袁俊書院,古代雷州的最高學府。是與寇慈“合二為壹”的稱呼。
宋代以前,雷州有“中有學堂,巷中有學堂室”,但直到南宋鹹淳年間才開始設置書院。袁俊學院成立。
第二,西湖的民風民俗不同。
地處中國南疆的湛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顯受到中原民俗的影響,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全國其他地方壹樣,春節是民間最隆重、最豐富的傳統節日,但湛江的春節也有地方特色。
壹般來說,農村從準備到春節結束需要壹個月左右的時間,從農歷十二月中旬開始準備,包括裝修房屋,購置家具,添置新衣,采購各種年貨。年貨有蔗糖、糯米、年畫、對聯、糖果、餅幹、鞭炮,壹年賺的錢大部分都用來過年了。
2008年的29號或者30號,最熱鬧的場景就是殺豬,池塘抓魚,趕年夜飯,男女老少壹起出動。晚上,家家戶戶都掛上“年紅”,既有年畫,也有傳統的“門神”。對聯大多與富貴有關,而軍屬烈士家屬則貼上民政部門發放的對聯,廚房、豬雞攤則貼上“糧食充足”、“六畜興旺”等橫評。
團圓飯後,是壓歲錢。12: 00,家家戶戶鞭炮齊鳴,辭舊迎新。
大年初壹,農村普遍流行三大禁忌:不殺生,不倒水,不掃地。壹些農村地區仍然習慣禁食。大年初二,我開始走親訪友。妳來,我就走。
這壹時期,大部分村鎮都有舞獅、遊神、飄色、表演大戲、武術表演、球類運動,各種民俗活動持續半個多月。元宵節,即農歷正月十五,是當地最具特色的傳統民俗節日。
元宵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雷州慶祝元宵節就像帝王儀式壹樣隆重。傳統的元宵節以遊神為主,現在內容豐富多了。
壹般來說,村子在月初就開始做敲鑼打鼓的準備,以壹月十五最為熱鬧,部分地區延伸到十六、十七日,都是以縣城為中心,整個活動非常熱鬧。關於元宵活動,清代道光年間編纂的《濉溪縣誌》記載:“上元時,張燈結彩,舞獅似雜劇遊戲,做火樹,放煙花,蕩秋千,猜燈謎,士子樂遊。”
20世紀20年代流行於濉溪壹帶的元宵格雷《東海姻緣》說:“遊客從坡上看”,“百眼望張鬥”;另壹個格雷有句“金釵總落在頭上,真叫元宵節熱鬧”。可見除了遊神,還有看人和娛樂的遊戲。
清代吳川舉人吳有句名句,“元宵之景,恰清而諧,姑娘如行雲過隊。”目前湛江各縣都有慶祝元宵節的活動,主要集中在縣城和古鎮,以吳川縣最大,雷州縣、連江縣、安鋪鎮也各有特色。
農村有放煙花、放鞭炮、點燈籠、做大戲等小型活動。在市區也舉行燈展和其他活動。
清明時節,景色清朗,是人們“追遠”的傳統節日。這個城市的掃墓,城鄉都壹樣。大部分集中在清明節,也有壹些在清明節前後。
在民間祭祀活動中,主要祭祀的是燒豬、肥鵝、飯團、鴨蛋、螃蟹、糕點。清明節期間,機關、團體、學校也集中掃墓,向烈士敬獻花圈,緬懷先烈。
端午節,即五月初五,壹般被當地人視為“驅邪殺邪”的節日。從初壹開始,大部分農村人在家裏的門檻上放艾條“驅邪”,到初五,也有人在孩子胸前掛香符(用香料包成三角形或動物形的花做成的符號)。
在城裏,從初壹開始,艾葉和草藥就在街上賣,市民們爭相買門燒水洗澡。洗澡壹般安排在12。據說用艾糖漿洗澡可以洗去邪氣和皮膚病。
在農歷五月初五,各地都廣泛吃粽子,壹些地區還會舉行風箏表演或賽龍舟。這個活動和紀念屈原有關。端午節最有特色的活動是廉江古鎮安鋪。
該鎮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比賽,歷史悠久,經久不衰。尤其是近幾年,賽事規模更加宏大,內容更加豐富。遊客不僅是本鎮本縣的人,還有很多外地遊客,非常熱鬧。
中秋節也是壹個盛大的傳統節日。在城市,主要內容有:壹是從節前半月開始,舉辦大型月餅展覽,居民互購互贈,以省、港月餅為珍貴;二、中秋之夜賞月活動,主要在市內各大公園或遊樂場所,大部分居民湧向各種活動場所,或三五年輕人,或全家燒烤、吃月餅賞月,而孩子們則時髦地玩著小燈籠,幾乎通宵達旦。
在農村,村民們吃月餅、紅薯、芋頭和豆糖,壹些年輕的婦女在月亮下玩“浮針”,拿壹碗清水放在八仙的桌子上,輕輕地在水面上放壹根新針,觀察針的起伏,預測婚姻。重陽節,九月九日重陽節流行於本市部分地區,是文人的節日,尤其是吳川、雷州等地。
從前,兩地的學者聚在壹起,對這個節日非常感興趣。《雷州縣誌》載:“重陽登高,合為集藥作酒歌之日”。
雷州西湖、三元塔、梅隴登高坡是主要活動場所。魯美鎮的重陽節,也被稱為詩歌節,是由商人捐贈的。5月份開始準備,文人介紹了壹個老師寫題目。參加者根據題目寫詩,八月詩由老師收集評價。到了九月初壹,各界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紛紛派代表到高登坡上的標簽廠,在坡上修建典雅精致的竹樓,張貼詩詞,稱為“詩社廠”。
當時張燈結彩,耍獅子,讀書人登高飲酒作詩,幾天幾萬人觀看。這項活動持續了200-300年,解放後暫停。
1985湛江詩社吳川分會成立後,此項活動恢復,詩人賞菊飲酒作詩。雷州市爬山之風也是風生水起。師生和各界遊客紛紛遊覽三元塔和雷州西湖,以示自豪。
這壹天,市區和縣組織老年人開展文化體育活動。
三、雷州西湖導遊詞雷州西湖公園,原名羅湖,位於雷州古城西北角,占地9萬多平方米。宋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起,寇準貶謫雷州參軍,住在湖畔。後來,許多名人來到這裏參觀,從而成為壹個景點。宋喆四年(1097),蘇軾從徽州被貶儋州,與弟弟蘇喆相依為命於湖上,流連忘返。雷州人工記錄聖賢蹤跡,羅湖稱“西湖”時才有。
雷州西湖公園是壹座風景秀麗、人文濃郁的園林式綜合公園,集自然風光、歷史遺跡和各種遊樂項目於壹體。人們不僅可以見證南方獨特的風景,還可以聆聽壹段跌宕起伏的雷州歷史故事。
四、西湖歷史中山公園原為清朝皇家園林,1927。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這個公園被命名為“中山公園”。
公園進門,石階上有兩個大字“孤山”,其中沒有孤字。人們猜測它的意思是“孤山不寂寞”。何方亭,位於鼓山東北角,是為了紀念宋代以“妻鶴”聞名的林逋而建的。
浙江省博物館位於鼓山南麓,收藏各類文物65438+萬件。2004年起1免費向公眾開放。溫嵐館位於浙江省博物館西北角。在清朝乾隆年間,它被重建以存放《四庫全書》,模仿北京紫禁城文遠館的格式。
西陵印社創建於1904孤山南麓,因臨近西陵橋而得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石刻書畫藝術團體。島上還有杭城老字號酒店“樓外樓”,以用西湖活捉的草魚烹制“西湖醋魚”而聞名。
白堤東起斷橋,西經金帶橋,在“平湖秋月”處與孤山會合,長約1km。唐朝時叫白沙地、三地,後來的宋明時期又叫孤山路、石金堂。
古時候,白堤以白沙鋪地,後改為柏油路面,兩旁廣植綠桃柳,是欣賞西湖及周圍群山全景的最佳觀賞點。斷橋(詳見“斷橋殘雪”)位於白堤東側。在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斷橋是白娘子和徐賢相遇的地方,所以它是西湖中最著名的橋。
金帶橋位於斷橋西側,又稱涵碧橋。清雍正《西湖實錄》卷八:“金帶橋舊木架為梁,聖祖仁皇帝(指康熙皇帝)近孤山,禦船轉蠡湖。”
民國三年重修(1914)。1921年,在斷橋的同時增加了水泥混凝土拱券。
現有橋梁為石拱橋,長8.1米,寬8.6米,單孔凈距5.9米。蘇堤,原名蘇公堤,南起南屏山腳下的南山路,北至嶽王廟東,跨湖而行。堤防長2797米,寬30~40米。
蘇堤有六座石拱橋,從南到北依次為:英波、索蘭、望山、堤、東圃(據考證,懷疑是“樸樹”之誤)、渡虹。南宋鹹淳《臨安誌》(卷三十三):“在,東坡開君湖,因積草築長堤,自南向北,跨湖數裏,中間植花柳,中間六橋,為行者所毀...在接下來的十年裏,呂惠卿是縣指揮官。
鹹春五年,朝廷給錢留大臣,說朋友要增加。.....高二十尺,寬七百五十尺,寬六十尺,堤上有舊亭九座,又有新亭,仍植花木數百株。"
《清·湖山略》卷三:“雍正二年,與白沙堤同時築國,五年種花木。”《西湖新記》卷四:“今滿桑株,所謂蘇堤柳,已伐之。”
1950堤身加高加寬,修建沿湖步道,設置座椅。白娘子和徐賢之間的橋,壹個美麗的童話,位於白堤的起點。
“斷橋”這個名字來自唐朝。古代橋上有門有檐。下雪的時候,中間壹段的雪都在門口的屋檐上,只有橋的兩頭被雪覆蓋。從遠處看,這座橋像是斷了,所以被稱為“斷橋”。橋上有亭臺樓閣,面向李希湖,面向湖對面的寶石山和包書塔。湖邊的山、塔、湖、亭、橋、桃、柳構成了如畫的風景,十分迷人。
斷橋是通往孤山的必經之路。每當下雪時,人們就去斷橋欣賞西湖的雪景。孤山與裏西湖銀裝素裹,格外動人,因其名曰“斷橋殘雪”。周曉穎、胡鑫亭、阮公墩三潭銀月景區位於外西湖西南水域,包括周曉穎及其南側的三座葫蘆形石塔,以賞月、水園著稱。
全島面積約7公頃,水面占60%。周曉穎周曉穎原名水心保寧寺,又稱胡鑫寺。它是北宋時期壹處美麗的湖上賞月之地,其園林建築和景物布局基本形成於18世紀初。
萬歷三十五年,錢塘使聶鑫堂出現在水利道上,圍灘築脊,成湖中湖,以為是放生之地。三十九年,楊萬裏繼續修築外脊,四十八年,規制完善。"
從空中俯瞰,整個島嶼猶如壹個巨大的田字,構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奇觀。周曉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主要景點有浙江萬神殿、九曲橋、九獅石、王凱亭、婷婷、竹徑通幽和我們的心心相印亭。
湖上三塔建於北宋元佑五年(1090),但據清初文獻記載,三塔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石三塔頂呈葫蘆形,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面2米,中空,塔身四周均勻分布著5個小圓孔,塔基為扁圓形石座。
三座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邊長62米。胡鑫館胡鑫館位於西湖的中心。
清雍正《西湖誌》卷九:“亭子在全湖中央。湖中央的古廟外有三座寶塔。在明朝孝宗年間,寺廟和寶塔都被毀壞了。聶新棠《縣誌》說:胡鑫寺外有三塔,其中塔和南塔廢,為北塔基建亭,名胡鑫亭。
在老廟基重建德勝殿將其釋放。據此,老胡鑫廟就是今天的放生池,今天的胡鑫亭就是三塔的基座。"
《湖光山色速寫》卷三:明代“徐婷據萬歷四年調查重建裸體,額稱‘太虛’。禮監孫龍,四周堆石,築樂亭,但合稱‘湖心亭’。州朝重金翻修,左右兩翼雕欄桿,上面是地板……”
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撰《明凈中緣》壹書。抗日戰爭後,西青亭舊址改建為財神廟和觀音殿。
1980年,島上刻有“蟲(異體字,繁體字“風”的中間部分)石碑,意為“無邊風月”。阮公墩阮公墩位於西湖之西,亭子在湖中央。
嘉慶五年(1800),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將疏浚淤泥堆積成島,俗稱“軟灘”。該島南北長34米,東西寬33米,面積0.57公頃。長期以來,島上沒有任何建築,樹木雜草叢生,成為候鳥的棲息地。
西湖從1952疏浚到1958時,島周圍加了拋石,面積略有加寬。1977年圍島築堤,再次擴大了面積,填了外來土。
1981年,島上加了1000多噸土,建造了壹座“帶綠花園的小樓”。島上有回憶。
第五,西湖的民風民俗不同。
地處中國南疆的湛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顯受到中原民俗的影響,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全國其他地方壹樣,春節是民間最隆重、最豐富的傳統節日,但湛江的春節也有地方特色。
壹般來說,農村從準備到春節結束需要壹個月左右的時間,從農歷十二月中旬開始準備,包括裝修房屋,購置家具,添置新衣,采購各種年貨。年貨有蔗糖、糯米、年畫、對聯、糖果、餅幹、鞭炮,壹年賺的錢大部分都用來過年了。
2008年的29號或者30號,最熱鬧的場景就是殺豬,池塘抓魚,趕年夜飯,男女老少壹起出動。晚上家家戶戶貼“年紅”,既有年畫,也有傳統的“門神”。對聯大多與富貴有關,而軍屬烈士家屬則在大門口張貼民政部門頒發的“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對聯,廚房、豬、雞攤則張貼“食足”、“六畜興旺”。
團圓飯後,是壓歲錢。12: 00,家家戶戶鞭炮齊鳴,辭舊迎新。
大年初壹,農村普遍流行三大禁忌:不殺生,不倒水,不掃地。壹些農村地區仍然習慣禁食。大年初二,我開始走親訪友。妳來,我就走。
這壹時期,大部分村鎮都有舞獅、遊神、飄色、表演大戲、武術表演、球類運動,各種民俗活動持續半個多月。元宵節,即農歷正月十五,是當地最具特色的傳統民俗節日。
元宵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雷州慶祝元宵節就像帝王儀式壹樣隆重。傳統的元宵節以遊神為主,現在內容豐富多了。
壹般來說,村子在月初就開始做敲鑼打鼓的準備,以壹月十五最為熱鬧,部分地區延伸到十六、十七日,都是以縣城為中心,整個活動非常熱鬧。關於元宵活動,清代道光年間編纂的《濉溪縣誌》記載:“上元時,張燈結彩,舞獅似雜劇遊戲,做火樹,放煙花,蕩秋千,猜燈謎,士子樂遊。”
20世紀20年代流行於濉溪壹帶的元宵格雷《東海姻緣》說:“遊客從坡上看”,“百眼望張鬥”;另壹個格雷有句“金釵總落在頭上,真叫元宵節熱鬧”。可見除了遊神,還有看人和娛樂的遊戲。
清代吳川舉人吳有句名句,“元宵之景,恰清而諧,姑娘如行雲過隊。”目前湛江各縣都有慶祝元宵節的活動,主要集中在縣城和古鎮,以吳川縣最大,雷州縣、連江縣、安鋪鎮也各有特色。
農村有放煙花、放鞭炮、點燈籠、做大戲等小型活動。在市區也舉行燈展和其他活動。
清明時節,景色清朗,是人們“追遠”的傳統節日。這個城市的掃墓,城鄉都壹樣。大部分集中在清明節,也有壹些在清明節前後。
在民間祭祀活動中,主要祭祀的是燒豬、肥鵝、飯團、鴨蛋、螃蟹、糕點。清明節期間,機關、團體、學校也集中掃墓,向烈士敬獻花圈,緬懷先烈。
端午節,即五月初五,壹般被當地人視為“驅邪殺邪”的節日。從初壹開始,大部分農村人在家裏的門檻上放艾條“驅邪”,到初五,也有人在孩子胸前掛香符(用香料包成三角形或動物形的花做成的符號)。
在城裏,從初壹開始,艾葉和草藥就在街上賣,市民們爭相買門燒水洗澡。洗澡壹般安排在12。據說用艾糖漿洗澡可以洗去邪氣和皮膚病。
在農歷五月初五,各地都廣泛吃粽子,壹些地區還會舉行風箏表演或賽龍舟。這個活動和紀念屈原有關。端午節最有特色的活動是廉江古鎮安鋪。
該鎮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比賽,歷史悠久,經久不衰。尤其是近幾年,賽事規模更加宏大,內容更加豐富。遊客不僅是本鎮本縣的人,還有很多外地遊客,非常熱鬧。
中秋節也是壹個盛大的傳統節日。在城市,主要內容有:壹是從節前半月開始,舉辦大型月餅展覽,居民互購互贈,以省、港月餅為珍貴;二、中秋之夜賞月活動,主要在市內各大公園或遊樂場所,大部分居民湧向各種活動場所,或三五年輕人,或全家燒烤,吃月餅賞月,而孩子們則時髦地玩小燈籠,幾乎通宵達旦。
在農村,村民們吃月餅、紅薯、芋頭和豆糖,壹些年輕的婦女在月亮下玩“浮針”,拿壹碗清水放在八仙的桌子上,輕輕地在水面上放壹根新針,觀察針的起伏,預測婚姻。重陽節,九月九日重陽節流行於本市部分地區,是文人的節日,尤其是吳川、雷州等地。
從前,兩地的學者聚在壹起,對這個節日非常感興趣。《雷州縣誌》載:“重陽登高,合為集藥作酒歌之日”。
雷州西湖、三元塔、梅隴登高坡是主要活動場所。魯美鎮的重陽節,也被稱為詩歌節,是由商人捐贈的。5月份開始準備,文人介紹了壹個老師寫題目。參加者根據題目寫詩,八月詩由老師收集評價。到了九月初壹,各界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紛紛派代表到高登坡上的標簽廠,在坡上修建典雅精致的竹樓,張貼詩詞,稱為“詩社廠”。
當時張燈結彩,耍獅子,讀書人登高飲酒作詩,幾天幾萬人觀看。這項活動持續了200-300年,解放後暫停。
1985湛江詩社吳川分會成立後,此項活動恢復,詩人賞菊飲酒作詩。雷州市爬山之風也是風生水起。師生和各界遊客紛紛遊覽三元塔和雷州西湖,以示自豪。
這壹天,市區和縣組織老年人開展文化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