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為今用。濱州杜家文化教育產生了12名明清進士,全國出類拔萃;鍛造了壹大批正直的烈士、儒雅的忠臣;養大了壹個皇帝。除了傳統的、共同的思想熏陶,了解他們獨特的文化,或許對今天的人做事、做官都有啟發。
首先,杜文化的第壹要義是“義”。義是儒家道德修養的主要目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儒家講的是正念,講的是治國平天下,標準是仁義,意在為公。佛教說的是,正念就是明心,講的是治身;道家說扶正就是“修心”。佛法義的標準是凈化心靈。杜文化的最大特點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儒為規範,輔以佛道精華。具體來說,杜文化的精髓是以儒家道德修養為綱,以道家修身,以佛家治心,以儒家治天下,發明並實踐了三教合壹的和諧之道。通過修身養性,而“止於至善”,達到“內聖外王”“身與機能與骨骼”的目標,修身養性的“內聖”功夫,即身;修養是根本,是基礎;只有修身養性,才能推向家庭、國家、世界的“外王”,也就是利用。追求“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承前啟後,開太平萬代”的責任感和擔當,成為品德高尚、有智慧、有能力養家報國的人。
杜氏家族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發揚家族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八代掌門人、江西省政使杜氏壹生正直,揚善除惡,豁達正直。冒著被罷官的危險,堅決抵制在江西為宦官魏忠賢立祠。他從府中回家的路上經過惠民縣城,恰逢被魏忠賢迫害致死的“六君子”之壹袁華忠的靈柩回歸。他不畏強權,堅持參拜。杜氏之孫杜舒,繼承了先人的遺誌。他勤政愛民,執法公正。因為河死了,他直言不諱,制定了治理河流的方略。他親自視察河堤,監督河道事務。當地人把這條堤壩命名為“儒艮堤”。嚴的第壹個孫子杜甫,健康正直。任襄陽知府時,政績極佳。當地人為他建了壹座“嘉魚堂”神龕,並設立了供奉他的場所。他在商州當知府時,自掏腰包買麥種,勸百姓種麥。群眾稱這種小麥為“儒艮麥”。三朝元老杜受田之孫,忠臣杜鵑,被鹹豐帝評價為“耕積之能手,學而優則仕,勤政為上”死後,賈以“文段”為進士謚號。
杜文化根植於中國傳統的沃土。經過明清兩代的不斷壯大,形成了魯北獨特的家族文化,孕育了杜十幾代、五百多年的成功與輝煌。
其次,杜文化的精髓是教育。杜的教育是學與德並重。杜甫的詩在今天的杜受田故居開辟了壹個“景明山居”,供孩子們藏書和學習。並購下城有名的“臥佛臺”,種松柏,建走廊,建家庭私塾,供孩子讀書。並借丁目之憂,發起了撰寫杜譜牒之旅,開創了杜譜牒編纂的先河,教育了後人。“風流飄逸,吐故納新”的杜叔曾告誡他的人民“不要以大人們為特殊,而要以驕傲為憂患。他們每個人都在實踐和做自己的事業。父教子,兄勉勵弟。”另壹方面,杜甫在杜家族文化的傳承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他對孩子的教育首先是以身作則,其他的要先管教。從小受到母親良好的教育,恪守忠孝仁愛的行為準則。其子杜同光不僅重視家庭教育,而且熱心公益事業,將其教育思想推向社會。他投資並參與了濱州第壹所官辦學校——培風書院的建設和管理,為清代中後期濱州文化教育的繁榮做出了第壹次貢獻。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論表現在繼承了“凡子皆學”的傳統國民教育,同時提出了“子當知愛尊,國當起於家,止於天下”的教育思想。重視孩子早期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即使在日常的活動和遊戲中,“也要註意對他們的愛和尊重,不要失去孩子的耳朵。”提倡“身教並重”的教育方法。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教給孩子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孩子。要求“為人父母者,應以子女為表率,各持其業,培養孝心忠義。”實現“做百件吉祥事,做壹個順德人”的美好願望。明確提出了“學而優則為官,不優則不為官,優則不為官”、“官不可為,書不可不讀”、“無職則患”的崇高人生目標。所以讀書就是要“求其心性之源,得其應用於家國天下之道”,增加“化民為俗,盡職報國”的才能和品行。同時,教育人要堅持“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先進意識,不僅是為自己學習,也要為孩子終身教育。正是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切實可行的教育實踐,支撐著杜家輝煌的局面,而這些優秀的教育理念、超時代的教育理念和切實可行的教育實踐,是杜家十幾代人的積累、提煉和升華。三朝元老、時任禮部侍郎的杜疃,於道光七年(1827)撰寫了杜氏家族教育專著《書訓》。另壹方面,在中華民族浩如煙海的教育經典中,許遜48始終閃耀著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