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劇是山東省地方劇種之壹,曾被稱為“變相揚琴”、“秦腔”。它是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舒勤”(坐在鋼琴上)演變而來。發源於山東以北的黃河三角洲,流行於山東及江蘇、安徽部分地區。原來的呂劇班大多是走村串戶,在田間地頭演出,影響不大。1910左右登臺。1953戲曲改革中,魯劇被改編命名為魯劇。1953山東魯劇院成立後,魯劇成為流傳山東各地、享譽全國的劇種。
2007年6月中旬,首屆魯劇文化藝術節在魯劇之鄉山東省東營市成功舉辦。
[編輯此段落]
名字的由來
關於魯劇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大致如下:
1.1915左右,廣饒縣牛莊石家村(現劃入東營區)的老藝術家石殿元,也用紙驢變相唱了《王曉捉腳》,受到群眾歡迎,人們稱之為“驢戲”。由於這個稱呼不夠雅觀,被壹些學者音譯為“魯戲”。1923年,這種驢戲進入濟南府,主要劇目是“呂洞賓大瑤”。當地人並不了解這出戲的來歷,只聽說叫“驢戲”,又因主戲以“魯”字開頭,觀眾稱之為魯戲。
二、魯劇作中的“魯”字,原是以25戶為壹路的“魯”字。意思是鄰裏劇,家鄉劇。後來在輾轉反側的過程中,“呂”被簡化為“呂”。還有人說,以前琴書大多是情侶或家庭演奏,演唱的內容反映的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兩個人都叫“魯”,所以叫魯劇。
第三,魯戲原名“樂戲”。原因有二:壹是因為唱歌時主要伴奏樂器是鋼琴,彈鋼琴的手指上下移動,所以叫彈;因中國十二樂律中有六種陰律,合稱“六”,故將“樂戲”改名為“魯戲”。還有壹個傳說是,這種劇起名的時候,有老藝術家說,這種劇唱出來的時候,叫中風。樂與魯諧音,故名魯劇(魯劇)。
[編輯此段落]
起源和演變
[1]雖然魯戲是新中國成立後命名的新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形式卻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早在清代中葉,魯南農村就出現了壹種二人轉藝術形式,名為“小曲子”。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揚琴(揚琴),故又稱揚琴、揚琴。歷史上,揚琴廣泛流行於河南、江蘇、安徽北部、河北南部及東北個別市縣的古黃河下遊地區。最早流傳於魯西南,逐漸向北方(濟南、惠民地區)和東方(青島、煙臺)延伸,約有200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受不同地區語言和風俗習慣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南路、北路、東路三大流派。他們的名字也不壹樣。比如東陸秦書的藝術家尚業興,把這本書叫做《改良揚琴》;北麓秦書的創始人鄧九如自稱是“文明的揚琴人”。直到1933年,鄧九如在天津廣播電臺播音時,山東秦書才被命名。
光緒初年,廣饒縣(原名樂安)北部的農民為了生存,經常隨身攜帶彈琴、打節板等樂器。壹開始主要是唱鋼琴書的短片段,或者流暢地編壹些有趣的故事,邊彈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曲調,以豐富其表演內容和形式。如東村的張蘭田、張誌田兄弟,有壹次去安徽鳳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舒勤的表演藝術有很大的影響。藝術家在長期的歌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壹些擅長演唱的藝術家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如廣饒縣西上村藝人尚星和妻子關長期在煙臺、青島等地演唱,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為東路藝術的代表人物;擅長人物表演的藝術家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秦書法家施殿元為首的班,試圖把《捉腳》改成化妝表演,用竹、紙、布紮成驢的形狀並塗上顏色,還有壹個演員綁上彩色的驢,使之看起來像騎著驢。壹個演員用鞭子趕驢;另壹位藝術家演奏了鋼琴、揚琴、竹板等樂器,演員們在音樂中載歌載舞。這種表演別開生面,熱鬧非凡,第壹次演出就很成功。由於《王曉捉腳》中首次使用了驢形道具,群眾也就把這種戲叫做“驢戲”。此後,石殿元陸續將壹些琴書的書名改為整容演出,所到之處演出深受群眾喜愛。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往往與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的班社在同壹個集鎮演出,甚至“二合壹水”、“三合壹水”(兩個或三個不同的劇種同臺演出)。這種表演模式在劇目、表演、演唱、舞臺裝扮、音樂等方面對化妝揚琴與其他劇種的融合與創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並已從簡單的化妝表演逐漸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劇目也從“對手戲”、“三小戲”擴展到了本劇和聯臺本劇;演出的場地也從擺凳子變成了走進茶園和劇場。1917(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翙組成的車班初入濟南。此後,許多戲劇班也進入濟南市演出。壹些班社經常在煙臺、青島甚至大連、長春、哈爾濱等東北城市演出,進壹步擴大了該劇的影響力。當時比較有影響力的隊伍有黃家班、父子班、趣班、清河班、共和班等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陷入困境。曾經在濟南市演出的劇團也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大部分藝人回到了家鄉,剩下的組成了“怡和班”,維持演出,勉強糊口。抗戰勝利後,演出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低迷。“怡和班”也在1946結束解散,藝人被迫轉行另謀出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戲劇獲得了新生。1950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研究室組織本省地方戲藝術的發掘、整理、實驗和普及工作,以揚琴為改革重點,選擇小鼓弦為實驗劇目。此後,藝術家們向山東梆子學習,表演了《藍橋會》。在學習傳統戲劇的基礎上,現代題材小說《李洱的妻子再嫁》被改編演出。在此期間,由義和團班蓋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還編創演出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劇目,開啟了魯劇現代劇目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演出擴大了化妝揚琴的影響,湧現出郎鹹芬、林建華、王俊英等壹批著名演員。1953山東魯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先後編創了《姐妹易嫁(逼婚)》等傳統劇目,編創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的借款》、《蕭谷仙》分別在華東話劇展中獲獎。李二老婆再婚,借年被長春電影制片廠1957拍成黑白電影。《兩個漫長的土地》被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拍成黑白電影,1965。
“文革”期間,魯戲被禁。1976後,魯劇復興。《半邊天》是長春電影制片廠在1976拍的彩色電影。逼婚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成了1979的彩片。王璋李昭以1982獲得全國電影劇本獎。
1979年,廣饒縣陸劇團、墾利縣陸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魯劇團為配合計劃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天倫之樂》,在縣內外巡回演出。1987,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魯劇團。65438-0984,東營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學習魯劇,深入農村走訪老藝術家,收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魯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位魯劇老藝術家參加。1986春,邀請14老藝術家制作模仿視頻。在此基礎上,1987編寫了《東營市魯劇音樂集成》手稿,1988年底編寫了《東營市魯劇源流史料匯編》。這兩篇手稿是魯戲研究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了山東省文化廳相關領導、李玉、郎鹹芬等多位專家和山東省著名演員的熱情指導和幫助。1991 2000年3月5 ~ 8日,東營首屆魯劇展演舉行。8支隊伍、240人參與演出,分為專業組和業余組,演出新劇12部。1994年,以廣饒路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路劇團。截止1995年底,全市共有15名魯劇演員獲得省級優秀演員稱號[2]。
[編輯此段落]
藝術特色
[1]魯劇音樂是在民歌演變而來的“坐揚琴”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它最突出的特點是既是“劇”,又是“曲藝”。它的唱腔以板腔為主,也唱曲牌。曲調簡單樸素,優美,靈活,易學易唱。有三種基本板類型:四平、板兒(包括扶壁板和流水)和娃娃。魯劇的伴奏樂器分為分場和舞場。文昌的主要樂器是七弦琴和揚琴,其次是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和嗩吶,可以根據劇情增減。新中國成立後,又加入了壹些西洋弦樂器。伴奏往往采用“學舌”(對位法)的形式。比如兩板伴奏模仿詠嘆調,四平伴奏模仿詠嘆調的後半段或者尾腔。武場伴奏樂器主要有皮鼓、宴席、大鑼、小鑼、大鈸、堂鼓、大鼓等。鑼鼓都是從京劇和其他劇種吸收過來的。
在魯劇的唱法中,男女聲都以真聲為主,個別高音則采用真假聲結合的方式處理,聽起來自然流暢。魯劇的演唱講究以詞定腔,以情帶聲,吐字清晰,說話自然。潤腔常用滑音、顫音、裝飾音,與主伴奏樂器的柔音、顫音、奏音、泛音相結合,倒掛執手自然帶出的過渡音、裝飾音融為壹體,使整個唱段優美流暢。
魯劇使用的語言屬於北方語系濟南官話。重復規律與普通話的發音、咬字方法有許多相似之處。魯劇傳統劇目舞臺在濟南官話的基礎上,強調用韻。而現代戲的道白直接用濟南官話,地方特色鮮明。在表演中,魯劇善於運用通俗生動的大眾語言作為戲劇話語,從而塑造人物形象。
[編輯此段落]
角色扮演
【1】揚琴時期的魯劇表演形式比較單壹。很多人是搭檔,唱壹些故事簡單角色少的戲。比如王曉抓腳,光棍哭老婆,三振四勸。唱歌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在中央,其他樂器在兩側。演員們各自拿著樂器,自己唱歌。歌手根據唱功和自然條件來劃分角色。這時候雖然已經有了命、丹、醜等角色的劃分,但是職業之間並沒有嚴格的區分。藝術家把這種情況稱為“有腳無商”。在傳統的魯劇舞臺表演中,生活動作較多,成套表演節目較少。20世紀40年代以後,由於五音戲、萊蕪梆子等地方戲和京劇的影響,魯劇的表演藝術得到了豐富和提高,腳色業務體系日臻完善,但仍保持著以“三小戲”為主體的表演特色和生活化的表演風格。
魯劇腳色業務體系分為生、鮮、凈、醜四大業務。
生命線:包括蕭聲線、老生線、娃娃線、武生線。
蕭聲在劇中多扮演小公子、儒生,以吟誦為主,歌唱中註重情緒變化,表演自然,講究褶襇、衣袖、折扇等功夫。如《王借款》中的王,以及《借款年》中的王;
老學生扮演的角色大多是黑胡子,所以他們也被稱為徐升和胡繩。他飾演的角色在劇中大多是正派人物,表演穩重大方,要求唱腔有力,講究褶襇、袍服、口部、帽翼。比如《打焦贊》裏的楊六郎,《玉清樓》裏的宋江;
娃娃生為了演好劇中的孩子這個角色,表演幼稚,唱功亮眼,還得有點武功。如楊於穆;
武勝部在劇中飾演武士和俠客的角色。註意腰腿技巧和刀槍套路。
丹行:包括青衣、花旦、桂門旦、蔡丹、烏丹和老聃。
青衣,扮演壹個成年女人的角色。二重唱要求唱腔委婉流暢,發音清晰細膩,有袖子,有功夫,表演時充滿感情。如《小谷仙》裏的李榮華,《景泰輝》裏的藍瑞蓮;
花旦作為壹個活潑熱情的女青年,要求唱腔甜美,吐字清晰,身材靈活迷人。例如,張在《姐妹容易成親》中的,以及《兩個女孩在趕腳》等。
閨房丹,飾演壹個沒有結婚或者家境貧寒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少女。道白講究押韻,婉轉纏綿的唱腔,端莊的身段,袖折扇等功夫。比如《逼婚》裏的洪美蓉;
花旦,又名菜婆子,飾演壹個風趣、狠毒、八卦的女人,大部分表演和臺詞都來源於生活。比如小谷仙裏的刁,龍鳳面裏的後媽;
吳丹,在劇中飾演壹個武功高強的女子,要求輕盈靈動。比如古阿古阿秦昭的陶三春,焦贊的楊排風;
劇中飾演大齡女的老聃,著眼於老年,要求唱功穩重大方。如穆中的佘太君。
清晰的線條:畫出的臉
魯戲劇中的傳統劇目不多,只有《王的《借》裏的李無舉和《詹》裏的洪彥龍,還沒有形成壹套完整的本行業獨有的表演節目。新中國成立後,這壹行業的作用逐漸增大,如武花臉在《打焦贊》、《打瓜娶妻》等劇中的表演。
醜行:包括醜角、老醜、武醜。
小醜經常在劇中扮演不戴嘴的醜角色。其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語言豐富通俗,道白多使用方言。他經常在劇中扮演幽默、狡詐或狡猾的角色。例如,王曉在王曉的《捉腳》中。
老醜主要扮演男老人,表演活潑搞笑。比如在洗衣房的田二紅。
吳醜這壹角色在傳統的魯劇劇目中並不多見,但它是在移植和吸收其他劇種劇目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編輯此段落]
傳統戲劇
魯的劇作大致可分為兩類:壹類是小劇、單劇,如《小孤仙》、《蕭傑年》、《王》等,是其基礎劇;另壹種是蓮臺本劇,以鼓詞為基礎,如金鞭、金鐲、玉環、五女興唐。
[3]20世紀初開始出現魯戲,20世紀中葉達到頂峰。20世紀50年代是魯劇的輝煌時期,著名演員多,新劇多,在北京與安徽黃梅戲同臺演出。隨著新婚姻法的推行,魯劇《李二妻再嫁》風靡大江南北。
《李二的妻子改嫁》:講述了壹個年輕寡婦李二的妻子過著孤獨的生活,經常被邪惡的婆婆折磨的故事。年輕農民張小六在勞動生產上幫助她,生活上她也照顧張小六。這導致了他們的愛情,卻遭到了舊習和婆婆的反對。“天不怕地不怕”和哥哥李奇約定,當張小六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們再做壹個媒人,來破壞李二嫂子和張小六之間的愛情。大嫂李二參加了婦女救援會和掃盲班。在婦女主任的幫助下,她沖破封建勢力的束縛,與“天不怕地不怕”進行了堅決的鬥爭。最後她嫁給了從前線回來立功的張小六。劇本通過李二嫂子的藝術形象,反映了政治上翻身解放的農村婦女對婚姻自由的強烈渴望;反映了她們自身在婦女解放問題上與外界的思想鬥爭和沖突。
1951在山東省文聯戲曲研究室首演。1954山東魯劇團上演。郎鹹芬飾演李二的嫂子,楊瑞慶飾演張曉柳,王俊英飾演張阿姨。郎鹹芬的演唱委婉而富有感情。她根據人物性格和唱腔設計的舞蹈動作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大嫂李二的思想感情,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該劇獲得文化部全國戲劇劇本獎。1957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成話劇藝術片。
《補天》: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鞏固土壤,保衛邊疆,20萬青年到新疆建設兵團開發西部邊疆,但他們的婚姻卻成了大問題。為此,國家緊急征召2萬名女兵進入新疆。於是八千山東姑娘踏上了西遊記。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環境,讓這些碧海藍天的山東姑娘所懷抱的夢想與現實錯位。《補天》以史詩劇的方式生動地描述了壹個發生在特定時空、特定環境下的真實歷史故事。該劇展現了獻身祖國邊疆的年輕人不屈不撓的犧牲精神,弘揚了人與人之間包容和諧之美。
《龍鳳面》:講的是後母陶受丈夫指使外出經商,逼迫丁奎殺死前妻所生子女梁和梁的故事。兄妹倆聞訊而逃,被老虎驅散。幾年後,新科狀元梁留在官職上,命四名官員呈上臉面。梁解除了養父的後顧之憂,做了壹件傳家寶,就這樣和哥哥姐姐團聚了。
“借親”:程小金和易筋經訂婚後,都聽到了對方的醜,於是程的母親假裝生病,讓趙女易筋經去看病。趙家怕露馬腳,就借了馬大寶的女兒金蓮來頂替,程家也請了長工幫著裝。沒想到,事與願違,卻促成了幫助Xi和金蓮的美事。
魯戲曲知識
板型: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板、慢二板、反二板、二板、反二板、反二板、反二板、反二板、六水、反流水、散板、反散板、尖板、搖板、回龍、娃娃腔(又稱娃娃調)、鳳陽曲等。
曲牌:曲牌多來源於明清以來“山東”的民歌,如娃娃腔、荷花落、洛江怨、叠斷橋、鴨兒瑤、背調、萬能錦、思、打茶、亂彈、樓上樓上、鴨兒僧、上河調、迎春調、小墳、慢鳳陽歌、鳳陽疊、棗子打。
玩曲牌:迎賓、送客、過生日、擺宴席、參觀教堂等曲牌。
樂器:四大件:大鍵琴(主弦)、二胡、揚琴和三弦(現在普遍使用琵琶)。其他:古箏、長笛、笙、竹笛、長笛、嗩吶、海笛、大提琴、電子琴、貝斯等。
打擊樂器:班卓琴、班卓琴、塘沽、定音鼓、大鑼、小鑼、湯鑼、鈸、荷葉鈸、小鈸、蘇鑼、木魚、梆子、叮鈴鈴等。
鑼鼓分:(又叫鑼鼓經典)壹桿鑼、陰鑼、四桿頭、大鑼疊頭、小鑼疊頭、叫頭、轉頭、沖頭、快沖頭、收頭、鳳頭、帽頭、停頭、龍頭、長下垂、慢下垂、快下垂、弦下垂、亂下垂水下魚、壹本書、扣。
業務:魯劇的業務比較簡單:有老學員,有青年學員,青年學員又分為差生,(浮生),彩旗,武生等等。
擔擔面:擔擔面也比較簡單,包括:青衣、花擔、鬼門擔、小花擔、烏擔、老聃、蔡丹、掃擔、大膽擔。
網線:壹般以“畫臉”為主。
醜的行為:帥的醜的,主要是小花。
魯劇的聲樂藝術有:大嗓、小嗓、二嗓、真聲、假聲、真假聲、、潤(念圓)腔、行腔、拖腔、崩、調、調、調、調、調、調、涼弦、走弦、跑弦、不再弦、強弦。
水襖(又稱絲襖):演員穿戲服(戲服)前穿的壹種開巾襖,用於保護戲服。它通常由棉白布或油布制成,用於保護演員出汗的服裝。
竹襖:壹種用細竹節制成的外衣,戲班不常用。它是用來唱喇叭的。在肥大衣外面,是用來保護衣服的,壹般為蟒蛇和道袍。
胖大衣(墊肩):是古裝劇中演員為了身材優美而穿的壹種棉布和白布做成的大衣。
大襪子:是壹種用白布制成的長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