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中,他的足跡壹度走遍了當時的世界。但傳說他曾經有過挖三門峽、劈龍門等工程,按照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不可能的。只能認為是後人為了崇拜他而創造的神話。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史前大洪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應該是黃河下遊,這是大禹治水最重要的地點。安先生曾說:“相傳大禹的主要活動地在今兗州。”所以說大禹在兗州劃定九州是有道理的。
九州有什麽,各種文獻記載不統壹。愚公記載了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禹州、涼州和永州。呂春秋有幽州而非涼州;爾雅以幽州、潁州取代青州、涼州。有相當多的學者不贊成近代大禹的九州計劃,郭沫若、顧頡剛則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龔宇》成書於戰國時期,九州這個概念是作者當時抱著統壹的思想創造出來的。這些學者的觀點已被學術界普遍接受。但近年來,壹些學者對其進行了重新審視。通過對考古發掘中文化類型的分析和歸納,他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無論《愚公》寫於何時,其對九州的記載都應以夏朝的史實為依據。九州不是古代的行政區劃,也不是戰國時期創造的,而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實際存在的歷史悠久、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植物區系,反映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地域文化格局。”這種觀點無疑是壹種進步。
兗州的“兗州”二字,來源於兗水。巖水,又名吉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的吳王。黃河和黃河以北是水的兩部分。後來由於水系的改變,黃河以南沒有水了。顏水古寫的“焦”。《小傳》中“三水”有時可以寫成“橫水”,放在“允許”二字之上。後來篆書演變成隸書,“橫水”變成了“六”,變成了今天的“顏”字。段玉裁《說文解字註》:“兗州...小篆為印,官改顏,古今異形代名詞。”
兗州“兗州”壹詞也被後人賦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義,即端信。這種說法最早見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舒威《春秋·元明報》:“顏、段、辛。”在唐初,國家的官方歷史,如《晉書》和已被解釋和擴展。如《隋書地理》說:“嚴之言是言,而終是也。這是壹件美妙的事情...其地既有鄒魯、齊威之誼,又有太爺唐叔之教,更有孔伷之遺。時至今日,在這些郡縣,人們仍以儒學見長,性情直爽,有壹股古風。”這更清楚地表明,不僅“兗州”二字有載信的意思,兗州人也是載信的。
說兗州“燕”字有端心之意,兗州人有端心之性,不是偶然的。兗州人傳遞的信息,不僅僅是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的饋贈,更是歷史的淵源。兗州是個好地方。
兗州有著悠久的農耕文化傳統。在幾千年的歷史中,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相對封閉的社會結構和集約化的生產方式產生了相應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模式,塑造了兗州先民遵守規範、敬畏權威、嚴謹認真、淳樸淳樸的性格。此外,兗州在地理上屬於魯文化區,魯文化也可稱為儒家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壹個特點就是非常重視個人的品德修養和道德完善。歷代地方誌經常這樣評價兗州的民風:“家家想到陸埮,人人想到,人人懂得讀聖賢書。他們很溫柔,很有口才”(袁《郁芳勝蘭》);“其俗溫雅,華而不實,有聖賢之風”(《明史·兗州縣誌》);“地柔厚,家盈弦,民風紀,不驕不躁”(《清紫陽縣誌》)。段信就是這種風氣和精神的總結。在兗州的歷史上,確實有很多可以稱得上端信楷模的人,比如顏回、範舒泰、牛蘊珍,我們後面會介紹。我相信,在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這種精神將與時俱進,發揚光大。春秋以後出現了“兗州”壹詞。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以《禹》命名九州,兗州是其中之壹。“燕”在古代寫成“焦”,《史記·夏本紀》中的“兗州”寫成“焦州”。
古代的行政區劃往往以地理條件為依據,受地理因素的制約。夏商周時期有關於九州或十二州的記載。雖然所指不同,但三代都有“兗州”這個地理概念。位於河南東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春秋以後,諸侯國逐漸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區劃,但由於地理概念的代詞不適應作為行政區劃使用的術語的需要,所以經常混淆。秦朝廢除國號,全國實行郡縣制。
西漢武帝設十四州刺史時,兗州正式成為壹個行政區劃。
漢朝因為“開疆拓土,驅逐疆域”而擴大疆域。據《漢書·地理誌》記載,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漢朝將全國重新劃分為十四州,並設置十四州刺史部。兗州就是其中之壹,位於濮陽,轄楊珊(包括縣邱、祁縣、郁芳等地。)、董軍、陳留、濟陽、泰山、東平。王莽時期認為漢朝的州名、州界不容忽視,改了州名或合並了州名,但兗州不變。東漢建武十壹年(35),西漢朔方並入並州,全國改為十三州。兗州位於昌邑(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四十裏),轄陳留、董軍、任城、泰山、冀北、楊珊(今兗州屬山陽縣)、濟陽、東平八縣州,大致範圍在魯西、豫東。
三國時期,兗州屬於魏。曹操在冀州領牧後,為了擴大勢力範圍,縮小其他地區,並入冀州,兗州仍掌管八郡八國。只有漢朝的改成了陳留國,任改成了任。據《三國誌》記載,兗州先治昌邑,後移治徐秋(今山東鄄城縣東)。
晉朝時設兗州刺史部,轄濮陽、東平、冀北、泰山、陳留、濟陽、任城、高平(轄昌邑、縣丘、金鄉、巨野等地。).金太康元年(280),西晉滅吳,全國分十九州。永嘉時期設立了21個州部。兗州就是其中之壹,先治徐秋,後遷運城(今山東運城西北)。晉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失守,隸屬後趙。兗州之戰,大量人口南遷。到了東晉元時期,他們設立僑州、僑縣、僑鄉等。兗州為僑州之壹,行署設在京口(今江蘇丹徒)。晉明帝泰寧年間(323-325),翟建為兗州刺史,居廣陵(今江蘇揚州江都區東北)。元初年(343年),發配金城(今江蘇南京江寧區北)。穆迪永和(345-356)華僑統治邳(今江蘇邳州市東),淮西公太和(366-371)遷都(今江蘇淮安),小武太元(376-396)也統治廣陵,將江淮地區割入兗州版圖,領十四郡。歷史上廣陵的兗州被稱為南兗州。而北方運城並存的兗州,稱為北兗州。北兗州轄東平、高平、濟陽、濟北、任城等縣。
南朝初年,河南劉玉萍在滑臺(今河南滑縣)設兗州,史稱西兗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遷鄒山(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諸城),發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遷許昌(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北五十裏)。元嘉二十年(443年),兗州分為徐州和冀州,其舊兗州被魯軍所取代。元嘉三十年(453年)六月復建兗州,瑕丘待之。宋孝武初年(454年)治湖田(今江蘇沛縣北),宋明帝(465年)遷瑕丘。齊梁時期,建立了北兗州的於清江和南兗州的廣陵。
兗州降魏後,僑治淮陰,舊地兗州移至滑臺,再治瑕丘。兗州,叫瑕丘,叫東兗州,又叫兗州。滑臺上的兗州是西兗州。北魏孝昌年間(525-527),西燕州遷至定陶(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北魏太和年間(477-499),南占州位於楊過(今安徽省蒙城縣東北),北魏鄭光年間(520-525),遷至譙城(今安徽密州)。當時的兗州(縣丘)、西兗州(滑臺)、南兗州(譙)稱為三兗州。東魏時,兗州設在仙丘,南兗州設在陳留,西兗州設在濟陽(今山東曹縣西北)。北齊時,清江兗州改為淮州,廣陵兗州改為東廣州。
隋朝初年,沿襲前朝制度,皇帝登基三年(583),“後廢郡縣,立郡縣制”。大業二年(606),兗州改魯郡,領十郡。西兗州改東郡,南兗州改喬縣。
唐高祖李淵建立王朝後,實行國家治理。武德五年(622),徐元郎被置於兗州。治所設在仙丘、陵仁市、仙丘、平陸、西疇、曲阜、鄒、泗水。貞觀十四年(640)設兗州總督,轄兗州、秦、伊三州。天寶元年(742),兗州改魯郡,甘源元年(758),恢復兗州領八郡。同時設立兗海治瑕丘陵,隸屬河南道,轄兗州、上海、伊、密四州。
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設兗州秦易為使,屬河南道治瑕丘。到了後周,因為慕容燕朝反叛兗州,把兗州降為守州,統領六郡。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兗州升為大都府,八年(1118)改為攻青府,隸屬山東東路,轄獻縣(今兗州)、豐府(今泰安)、泗水、攻。
晉改兗州。當初組建泰寧軍是為了治楊。大定十九年(1179)改為我軍泰寧軍節度使,隸屬山東西路,轄灌陽、曲阜、泗水、寧陽四縣。
元代設兗州,隸屬集寧道。憲宗二年(1252),調任東平道。至元五年(1268)還濟州,至元十六年(1279)調至濟寧路總督府,轄阜陽、曲阜、泗水、寧陽四縣。
明初,灌陽並入兗州。兗州轄三縣,屬集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十子朱譚為兗州諸侯魯王,擢升為兗州郡,隸屬山東成宣局,復置芝陽郡為兗州郡治所,轄濟寧、東平、曹、義縣。
清代仍設兗州府,管轄資陽,屬山東省。據乾隆三十壹年(1766)《兗州府誌》記載,兗州府轄壹州十三縣。
1913廢除州制,改為縣制。撤銷兗州府,府所在地歸濟寧路。
1948年7月,紫陽縣稱兗州縣,農村稱紫陽縣。同年65438+二月,市縣合並,稱紫陽縣,隸屬尼山區。
1962 1月,紫陽、曲阜被分,紫陽縣改名兗州縣,隸屬濟寧署。
4月行政體制改革,1984。兗州縣隸屬濟寧市,轄13個區(鎮)、35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和5個居民委員會。
1992兗州縣轄五鎮八鄉。
8月1992,1,撤縣設市,兗州縣改名兗州市。
1995兗州市轄九鎮四鄉。
2002年,兗州市轄10個鎮、2個辦事處,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3個省級經濟園區。
2005年8月17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兗州市將東道營、西道營、羊場、東張莊、老付莊、金家村等6個村劃歸新義鎮管轄。
2013 10 18,撤市設區,兗州市更名為兗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