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紹興8月6日電壹樓平房,黑瓦白墻,墻皮輕微脫落。門上掛著“王故居”的匾額。這裏曾是越劇傳奇人物王的出生地,她在這裏生活了12年。
8月6日淩晨,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當日,中新網記者。com來到王的故鄉、越劇的發源地浙江省紹興市嵊州,探訪王在家鄉留下的“記憶”。
在王故居的墻上,有許多王生前的照片。向京攝。
王故居位於嵊州市黃澤鎮嘉慶村坑邊自然村,四明山腳下。30平米的平房分兩間,裏面有竈臺、方桌、木床等舊物,還有王生前穿過的戲服。除了照亮房間的白熾燈,最顯眼的是墻上關於王生平事跡的簡介,以及幾十張王的劇照、生活照、家庭照。
烈日當空,村裏的壹切都是滾燙的,許多村民和戲迷捧著鮮花趕到王故居,寄托哀思。
“電話聯系才知道,大姑。王的侄子的家就在故居“王”的隔壁,這也是經理的故居。6日壹早,他把故居裏裏外外仔細打掃了壹遍。他想,平時經常有全國各地的粉絲來參觀,今天的舊居應該更“體面”。
王離開家鄉的時候,還沒有出生,但他知道她的大姑就出生在這裏,12歲後去上海學唱越劇,後來成為幾代人心中不朽的經典。
“老房子修過兩次,上壹次修是6年左右。黃澤鎮文化站站長魏文也是王的粉絲。她壹大早就來到坑邊自然村吊唁。”故居不大,但畢竟是個寄托。魏文說。
鄉親們對王的深情,也源於這位“明星鄉賢”生前對家鄉的點滴深情。
坑邊自然村壹角,“盤湖水庫居於幽幽青山之間,潺潺的泉水經過幾條小溪流入村民的田間。嘉慶村黨支部副書記林建彪說:“水庫能建成,多虧了王·。
王故居的木床與服飾。向京攝
上世紀90年代末,靠農業灌溉的坑邊自然村急需壹座新水庫。當時,王得知村裏資金短缺,毫不猶豫地出了65438+萬元,還發動其他人捐款。最後,他籌集了約654.38+0.3萬元修建了盤湖水庫。
“畔湖水庫”四個大字是王的丈夫孫道林題寫的。林建彪坦言,這個水庫現在還在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水庫養活了整個村莊。
“王先生對他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以前只要身體好,每年都會回來祭祖。每次回來,他都會抽空熱情地指導越劇藝術。國家壹級演員,師從王2001,是王的初級弟子。聽到老師去世的消息,王雪菲非常難過。接受采訪時,她衣著樸素,面容平淡。
王是嵊州兒女,越劇傳奇人物。
越劇是中國五大劇種之壹。它以抒情優美著稱。也被稱為“最受歡迎的地方戲”。
20世紀60年代,越劇舞臺藝術片《紅樓夢》風靡大江南北,王的《林黛玉》成為中國人永遠的“林妹妹”。“嫻靜如花照水,行動如風吹柳”,閨中林妹妹得知王去世的消息壹路走來,國內網友紛紛留言送別壹代越劇大師。
相敬,王故居側墻。
作為越劇當之無愧的代表藝術家,王壹生塑造了200多個藝術形象。她創立的越劇“王派藝術”為越劇藝術註入了全新的時代氣質。王曾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第7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
王在疏遠之年多次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她曾說,如何繼承和發揚越劇藝術,是越劇工作者的壹大課題。
“做藝術要講究,不要將就,這是老師常說的。王雪菲進入“越劇圈”已有42年,現為嵊州越劇藝術學校聲樂表演教師。她說嵊州是越劇的發源地,她希望能在藝校培養出更多的新壹代越劇人,讓越劇藝術永遠流傳下去。”這也是老師的心願。
壹代人的傳奇雖然結束了,卻在世界上茍延殘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