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年代,改良海口港的呼聲越來越高。1920年,瓊崖司令李根源與瓊海海關監管人傅炳昌提出改善海口港的舊案,但未實施。此後,海口稅務部門雖多次提出建議,但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在1925,海口修了壹條很長的堤路,鐘樓區成了港口碼頭。
1928,南區復建專員陳再次委托荷蘭港口管理公司擬定海口港復建詳細方案。在他後來的《海南島誌》中,特別附加了長達幾十頁的建設海口港的計劃,但由於時局動蕩,該計劃未能付諸實施。
直到1933,海口港的轉型才不再是紙上談兵,邁出了實質性的壹步。根據當時瓊崖綏靖委員會辦公室陳漢光的提議,確立了在海口城西兩裏的秀英書屋建碼頭的計劃。
1934年8月,書店碼頭獲得廣東省政府和廣東省交通廳的建設補助,最終於當年6月10年開始棧橋建設。建成後的書店碼頭呈T型,是島上第壹座鋼筋混凝土碼頭,也是秀英港的前身。從那時起,書店碼頭成為海口的主要碼頭,貨物從這裏上岸,常棣路的碼頭也在使用。
秀英港肩負著客運和貨運的任務,貨物吞吐量占整個海口港的“半壁江山”。
僅客運壹項,每天就有40多艘船舶駛往內陸沿海地區和香港,年出入境旅客吞吐量已達13萬人次。平均每天從秀英港過海車輛約654.38+0600輛,高峰期達到4000輛。
年集裝箱吞吐量從1989年的3萬標準箱增長到2012年的1萬標準箱,28條內貿航線覆蓋華南、華東、華北、東北主要港口和長江水系主要港口。
另外兩條外貿航線通過香港和越南胡誌明市輻射到東亞、東南亞、西亞甚至歐美。日益繁忙和快速的航運給陸地帶來了交通擁堵。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港百年變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