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魏紫門出現得太晚了。
八字命理學始於唐代,李奠定了四柱法的基礎,宋代發揚光大。隨著完整系統的四柱命理學著作《圓海子平》的問世,八字從此成為壹部開山之作。所謂“理論是行動的先導”,袁海子平就是以四柱八字為例,* * *宣言就是以* *,其重要性不得而知。所以八字命理學也叫“子平法”。
但是,光有大書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文筆;如果文字過於深奧,讀者難以理解和記憶,就達不到交流的效果。孔子說,“無字之言不在遠”,“文”也是文采,但這對於《元海子平》來說不是問題,因為它的文筆真的很好懂,從來不會混淆視聽。甚至可以稱之為“朗朗上口”,節奏優美。
至於魏紫鬥書,大概出現在北宋時期。之後不知道為什麽,壹直在小範圍內流傳,知道的人很少。直到明末清初,終於修成正果,成為救命之術。但是,真正流行起來是在國民黨遷到臺灣之後。由於前面有四柱、八字的珍珠玉石,作為後起之秀,魏紫鬥書很容易奪權,取代八字的位置。
第二,魏紫鬥書的理論基礎不如四柱八字紮實,但門檻比八字高。
魏紫鬥書古籍主要是《魏紫鬥書全集》和《魏紫鬥書全集》。然而奇怪的是,《魏紫鬥數》作為壹門學術學科,流派眾多,但究竟是誰發明了《魏紫鬥數》以及誰是其鼻祖,至今仍有爭議。壹般認為五代末陳摶(陳僖儀)創立了魏紫鬥書,但支持這壹說法的人拿不出證據。魏紫鬥數位列五神之首,卻無法確定壹個共同的“祖先”,這必然會引發更多各派的批判與合作。所以,魏紫鬥數始終無法擰成壹股繩,不如八字認祖歸宗,求同存異,形成壹種合作。
魏紫·杜·舒歌
每個派別都以鄰為壑,各自為戰。他們都在忙著建立自己的“理論基礎”和著書立說,卻忽略了《全書》和《全集》的編纂,以至於至今沒有做好。
梳理的和“出土文物”沒什麽區別;至於《全書》和《全集》的寫作風格,還不足以達到出版的要求。更恰當的說法是,《全書》和《全集》只是私人筆記而非書籍。與《全書全集》、《圓海子平》、《田地木》等八字著作相比,在理論的完整性和文筆的優美性方面有較高的評價。
因此,學習《魏紫鬥數》實際上和考古壹樣麻煩。
都是從粗中取精,其中的艱辛不是經歷過的人能體會的。所以魏紫鬥書的入門其實比八字難多了,絕不是外行人說的“容易上手”。但是,前人已經在大眾中接受了。
繼四柱八字之後,我們還要發明魏紫鬥數之學,當然,我們還不全。事實上,當先賢們創作《魏紫鬥書》時,他們賦予了這個舒舒壹個從未公開表達過的理想。
八字誇大了“天命”的因素,八字反映了壹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天命能“得”什麽,天命能“支配”什麽。
但魏紫鬥數誇大了“運氣”的因素,實際上隱含了孔宣風水的內容,也就是說,鬥數反映了壹個人在不同時代的不同“體重”。
穿過
總的來說,比如紫檀木,文革的時候不值錢,很多人當柴燒。但無論如何,紫檀是壹種珍貴的木材,即使燒了也是“與眾不同”的。然而,
不善於“把握機遇”,結果成了時代的“棄兒”。但改革開放後,紫檀突然翻身,成了燙手山芋。再貴也有人願意買,有錢也不壹定能買到真品。
反過來說,壹個八字不好的人,可以遇到他的“好時候”,壹下子變成人堆裏的龍鳳。比如文革時期紅極壹時的風雲人物王洪穩,本來是工廠安全員,因為被毛澤東看中,大踏步前進。
“王洪穩”出名嗎?
為了更好地說明八字與鬥的區別,以的八字為例。
毛澤東出生於公歷1893 65438+2月26日,八字:
幹棗:歸四、甲子、丁酉、陳佳。
大運會:桂海、任旭、心有、庚申、丁思、陳兵。
來自: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70。
如果“癸巳、甲子、丁酉、陳佳”等人物出生在其他年份,比如陽歷1653 65438+2月24日,也就是清朝順治年間,大運依然是“癸亥、任旭、心有、庚申、維基、戊午、丁巳”。雖然大運的時間有所變化,但總體來說,差別並不大。
但是,如果我們排出圖表,差別就太大了;
公歷1893 12.26,命宮在沈工,主星貪狼。身宮在陳宮,主星是的。
而陽歷1653 12/24,命宮也在沈工,但主星是七殺;身宮也在陳宮,但主星貪狼。
主星換了位置,可想而知兩個星盤的人生軌跡大相徑庭。
為什麽八字和紫的算命結果會有差別?這就是原因。
所謂時間也是命運!
時勢造英雄嗎?英雄有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