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滄縣屬於哪個省市?

滄縣屬於哪個省市?

河北省滄州市061000車牌冀J

中文名:滄縣

外文名:滄縣

行政類別:河北省滄州市

地區:中國華北

轄區:臥龍塘、李天木、王家鋪等。

政府駐地:滄州市新華區

電話區號:0317

郵政編碼:061000

滄縣交通

滄縣交通發達,京滬鐵路、京福高速、104國道、浪波公路縱貫南北,黃慎鐵路、石港高速、307國道、滄河公路、滄鹽橫貫東西。縣政府所在地距天津機場120km,距黃驊港90km。陸海交通便利,客流便捷。

自然環境

滄縣土地肥沃,人口稠密,資源豐富,物產繁多。土地河流:全縣可利用土地面積654.38+0.86萬畝,耕地面積654.38+0.29萬畝;河流屬海河水系,流經境內的河流主要有京杭大運河、黑龍港河和南排河,地下淡水豐富。自然資源: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是大港油田的主要礦區。氣候特點:滄縣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溫適中。早春、夏澇、秋涼、冬旱已成規矩。年降水量在550毫米到700毫米之間。

歷史的發展

滄縣轄境今,春秋時為燕齊之境。戰國時期,燕、齊、趙三國相互交往。秦屬巨鹿縣、濟北縣(據《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設富陽郡(辛莽稱浮市),治所在今滄縣東關(又名獅城)。還有鐘毅縣(辛莽稱殷鑒),所以老城在今天的滄縣(《滄縣誌》說鐘毅“也在今天的縣”),兩縣都屬於幽州的渤海縣,富陽縣也是縣治。東漢時,廢棄的鐘毅縣並入阜陽縣,隸屬冀州渤海縣,縣遷至南皮縣。三國魏時,阜陽郡仍屬冀州渤海郡。晉代,冀州渤海郡於西晉太師元年(公元265年)定名為渤海國,鹹寧三年(公元277年)遷郡,仍轄阜陽郡(太康十年劃歸清河國,太安元年劃歸渤海郡)。北魏時,阜陽郡初屬冀州滄水郡(後改稱渤海郡)。太和十壹年(公元487年),分滄水縣、彰武縣,屬潁州,轄阜陽縣。西平二年,潁、冀二州設滄州,阜陽郡屬滄州阜陽郡。北周二年(公元580年),大象設在路暢縣,位於今滄州市(城北十裏),屬潁州彰武縣。隋朝,黃凱十八年(公元598年),富陽縣更名為清池縣,原屬滄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劃歸渤海郡。隋初路暢縣由漳河縣統治領導,黃凱三年屬滄州(靖州十六年統治治理,大業二年屬滄州)。大業三年,隸河間郡。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清池縣屬滄州,路暢縣屬潁州。四年,兩郡皆屬荊州(路暢歸荊州統治,五年清池郡改為東延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劃歸河北滄州(天寶元年滄州改靖城縣,至德二年滄州)。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路暢縣遷至滄州市(南運河東壹裏)。五代時,滄州仍統治和領導青池縣,管轄路暢縣。宋代,北宋幹德二年,盧希安郡知事,入清池郡,仍為滄州總督兼首領,屬河北東路。元朝時,清池郡屬河間路滄州,仍屬州治(延祐元年遷至路暢,元末治清池郡)。明代洪武初省清池縣入滄州,第二年(公元1369年)遷至路暢(今滄州市),隸屬河間府。清代,滄州初屬直隸河間府。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為直隸府(直隸),九年降為直隸天津府(曾改稱三州)。民國二年(公元1913),滄州降為滄縣,仍統治路暢。隸屬直隸渤海路,三年改為金海路,十七年(公元1928年)劃歸河北省。二十五年(公元1939年)春為河北省第七。抗日戰爭爆發後,滄縣被日本侵略者占領。抗日烽火四起1938,南運河以西地區屬晉察冀邊區冀中專區管轄。南運河以東地區屬於山東省冀魯豫邊區的津南地區,分別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滄縣南運河西部與青縣、蛟河縣的連片土地壹起,組成了青蒼蛟聯合縣,隸屬於冀中八區,冀魯邊區與清河根據地合並,形成渤海地區,隸屬於山東省,滄縣東部歸其壹個特區管轄。抗日戰爭勝利後,滄縣城關被國民黨敵偽占領。1946年2月,清倉交連郡被廢,在南運河西部設立滄縣(在較小的地區設立縣府)。1947年,重新建立青藏礁郡,仍屬冀中八區。同年6月15,滄縣城關解放,改滄市。1948渤海區某特區下轄的滄縣河東地區劃歸冀中區。此時的滄縣(河東)和青倉角縣屬於冀中區八區。1949,1,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冀中區隨即撤銷,滄縣也恢復建制,劃歸河北省滄縣區。1949 10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滄縣仍屬滄縣區。1950年初,縣人民政府由風化店遷至倉鎮。1953 12 17倉鎮隸屬倉縣。1958 65438+2月28日撤銷滄縣區,滄縣劃歸天津區。同年9月5日,蒼鎮改為滄州市;65438+年2月20日,滄州市並入滄縣為城關公社,撤銷天津區,改為天津市。5月23日,1961,滄州特區成立,滄縣也隸屬其中。同年7月9日,滄縣城關公社改為滄州市。1970年,滄州地區改稱滄州地區,仍轄滄縣。1983 165438+10月15變更為滄州市轄區。

行政區劃

滄縣轄舊州鎮、吉星鎮、杜勝鎮、崔二莊鎮、薛官屯鄉、姐弟回族鄉、張官屯鄉、李天木回族鄉、風化店鄉、姚官屯鄉、杜林回族鄉、王家鋪鄉、劉家廟鄉、和\總人口66萬。(2006年統計,下同)

吉星鎮

鎮政府設在建國街。面積110.4平方公裏,人口46700人。轄4個社區居委會、23個村委會:建國街、南街、北街、朱敏街;余慶屯、東槐莊、趙莊子、宋官屯、魯官屯、順昌屯、廣昌屯、興旺店、大王官、小王官、後羅屯、前羅屯、東姜莊、西姜莊、小呂莊、小呂莊、小付莊、北陶姓、南陶姓、寺莊、崗西、丁疃。

舊州鎮

鎮政府駐東關村。面積79平方公裏,人口2.5萬。轄14個村委會:東關、北關、郭村、賈村、東龐河、西龐河、前曹莊、後曹莊、見習村、王店子、楊店子、王懷莊、強莊子、李才高。

崔二莊鄉

鎮政府設在崔二莊東村。面積115平方公裏,人口51800。轄48個村委會:崔二莊東、崔二莊西、陳崔二莊、張崔二莊、楊崔二莊、西城莊子、南王大西、南王大東、孫沖家務、大沖家務、劉沖家務、王喜莊子、南白塔、鄭二莊、前張哨、前軍莊、後軍莊、曹莊。鐵家營、蘭官屯、李漢店、臧小莊、牛褚廟、南棗林、相國莊、東褚廟、京城、田村、北村、周村、閻村、許村、前屯、姜屯。

杜勝真

鎮政府設在西渡勝村。面積55平方公裏,人口3.37萬。轄40個村委會:西杜勝、東杜勝、西北莊、劉回頭、王回頭、草回頭、陳回頭、王勝塘、杜小河、季小河、張漢店、前八方、後八方、前石樓、東二莊、王村、劉洲、陳村、元財、高財、劉屯。

張官屯鎮

鄉政府駐張官屯村。面積73.9平方公裏,人口4.39萬。轄35個村委會:張官屯、穆官屯、劉新莊、八壹莊、義泥王、小馬莊、大馬莊、南大鋪、廣寧後、南蔡莊、北蔡莊、小朱莊、前劉莊、留侯莊、陳井莊、尹家莊、肖家樓、小李莊、東磚河、邱莊子、小許莊。

紙坊頭鎮

鄉政府駐紙家頭村。面積85平方公裏,人口3.65萬。轄33個村委會:紙坊頭、大渡口、南小營、田家莊、古集鋪、李二莊、義和莊、東莊子、遊莊子、周莊子、王莊子、侯莊子、尹莊子、呂莊子、王、李三橋、高家屯、吳家窪、蔔陳莊、石湖疃、新開路。

王家鋪鎮

鄉政府駐王家鋪村。面積82.7平方公裏,人口331萬。轄24個村委會:王家鋪、孫佛莊、余莊子、潘莊子、高莊子、狄莊子、鄭莊子、馬士莊、高辛莊、石家地、董家莊、運河店、劉金石、尚家園、張牛莊、沈家鋪、曹家莊、路王莊、楊家橋、三裏地、七裏店。

劉家廟鎮

鄉政府駐劉家廟村。面積61.3平方公裏,人口25800人。轄25個村委會:劉家廟、範家泉、石莊子、大王莊、小王莊、小袁莊、大元莊、西代莊、東代莊、新王莊、王展莊、馬廟子、黑徐家、劉浩屯、胡窪子、茅草窪、東王辛莊、厚生劉金、錢勝劉金、小官屯東、小屯。

荒地鋪鎮

鄉政府駐荒地鋪村。面積43.3平方公裏,人口2.33萬。轄29個村委會:黃帝鋪錢潔、黃帝鋪厚街、蔡溪莊子、甲窪東西、甲窪東東、趙茜莊子、南張莊子、四合高、張五羊、小劉莊、李莊子、劉莊子、董小莊、王龍莊、楊琪寺、前頭、趙頭、和辛莊、王楠、尖莊、東路。

威龍塘鎮

鄉政府駐龍塘村。面積65.5平方公裏,人口291萬。轄19個村委會:後義龍塘、前義龍塘、蔡東莊子、王官屯、何官屯、中圈子、東圈子、西圈子、東官莊、西官莊、前多莊、後多莊、小高莊、前唐莊、後唐莊、李家鋪、東後。

薛官屯鎮

鄉政府駐薛官屯村。面積90平方公裏,人口2110000。轄13個村委會:薛官屯、楊官屯、沙官屯、梅官屯、尹官屯、後李寨、毛河屯、範莊子、李龍屯、新立、東春莊、西秀西女莊、東新開路。

姚官屯鎮

鄉政府駐姚官屯村。面積65.6平方公裏,人口31.9萬。轄13個村委會:姚官屯、高官屯、前李寨、東花園、馬落坡、後城子、張辛莊、王甫莊、姜莊子、東孟莊子、竇店、人和、幹河。

大觀亭鎮

鄉政府駐大觀亭村。面積79.5平方公裏,人口381萬。轄41個村委會:大官廳、張官廳、謝官廳、馬官廳、龐新莊、金莊子、祥興屯、古月庵、大鵝莊、小鵝莊、劉院子、小崔莊、齊家塢、前白馬、後白馬、東劉肖、西劉肖、北白塔、北棗林、北小莊。

高川鎮

鄉政府駐高川村。面積60平方公裏,人口3.09萬。轄33個村委會:高川、西爐、普瓦、後村、苗屯、興屯、四屯、普寺、高屯、南北、南星、馬連灘東、馬連灘南、馬連灘西、馬連灘北、大六堡、小六堡、前高龍華、後高龍華、西何樓、東何樓、閆新莊。

奉化店鎮

鄉政府駐風化店村。面積127.2平方公裏,人口46700人。轄23個村委會:風化店、大紫店、大白頭、南古屯、小源、黃官屯、潘房子、小白頭、小官莊、望海寺、大白中、小白中、前棗園、後棗園、曹東莊子、馬臺子、小韓莊、韓莊、莊子、張莊村、小張莊、大柳口、小莊。

姐弟回族鄉

鄉政府駐姐弟村。面積38.5平方公裏,人口2.69萬。轄16個村委會:界底、曹莊子、楊莊子、付莊子、張家場、尹家橋、馬新莊、張巨莊、北大堡、大家莊、肖家莊、劉孟春、五來河、傅家泉、肖紅堤口、大公堤口。

大褚村回族鄉

鄉政府駐大褚村。面積52平方公裏,人口2.36萬。轄26個村委會:大褚村、文褚村、孫楚村、石屯、白塔、冊城、劉暢、西鄭屯、東鄭屯、東辛莊、牛窪東、張窪東、文窪東、東河頭、西河頭、劉前莊、小河莊、龐路莊、王路莊、白路莊。

李天木回族鄉

鄉政府駐李天木村。面積87平方公裏,人口3.52萬。轄14村委會:李天木、八裏莊、馬駿站、自來屯、小田莊、小郝莊、大郝莊、邢家莊、陸家樓、孫莊子、包莊子、北格、崔莊、棗坡。

杜林回族鄉

杜林鄉政府東頭村。面積60平方公裏,人口3.09萬。轄43個村委會:杜、杜林西、杜、小趙莊、鐵莊子、張莊子、唐莊子、孟莊子、賴莊子、程莊子、郭莊子、吳莊子、沈莊子、徐莊子、羅莊子、方莊子、小馮村、馮官莊、戴、王辛莊、、王向莊。

編輯這壹段的經濟發展

圍繞發展這個第壹要務,2006年滄縣縣委縣政府在項目建設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全縣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保持了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為進壹步推動滄縣經濟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河北省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為契機,堅持對外開放大局,緊緊圍繞更快更好發展這個中心任務,強化沿海意識和中心城市意識,培育園區經濟、產業集群經濟和城市經濟三大經濟增長極, 努力實現重點項目、對外開放、特色產業、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四個突破,努力建設沿海經濟社會。

項目建設

各級各部門進壹步樹立大項目意識,在“動員壹切力量、整合壹切資源、挖掘壹切潛力、用好壹切政策”的指導思想下,制定出臺了壹系列鼓勵開放、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全力引進壹批大項目,實現興縣建鄉。舉全縣之力建設滄東新工業區;不斷完善和提高紙屋頭產業集聚區的功能;全面推進鄉鎮工業社區建設。充分利用貼近市場的優勢,著力用好“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兩種招商方式。同時,通過切實加強產業集群的規劃和幫扶,大力培育產業龍頭,全面推進協會建設,積極培育產業集群的經濟增長極,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積極培育城市經濟增長極,不斷壯大小城鎮經濟發展實力,積極實施農業產業化促進工程、勞務輸出工程和農村公共事業建設工程,在全縣範圍內開展“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活動,推進新農村建設。進壹步深化改革,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積極發展科技、教育和衛生事業,切實加強土地、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三項工作,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生活環境。2006年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竣工和在建項目93個,總投資32億元,完成投資654.38+0.58億元。億元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在建億元項目5個。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四大傳統特色產業增加值占全縣工業增加值的37%。在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的努力下,滄縣宏觀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區域經濟實力顯著提升。200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6億元,同比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同比增長85%;全縣財政收入達到7.9億元,同比增長28.9%。全縣財政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鄉鎮有10個,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831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87元,分別增長23%和7.5%。全縣經濟運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1]

土特產

滄縣栽培大棗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明清,盛於當代。紀曉嵐的老家在滄縣崔二莊鎮。目前,滄縣運河以西8個鎮有棗林3.5萬公頃,形成了“幾鎮壹園”的資源格局;縣委、縣政府實施“棗東擴”戰略,使運東11鄉鎮紅棗生產發展迅速。多年來,滄縣縣委、縣政府把近似大棗作為強縣富民的重點產業,按照規模效益並舉的產業發展思路,重點抓好大棗東擴、規範化管理和產業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