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寧夏引黃灌區精英地帶,素有“江南”之稱。全市總面積4639平方公裏,總人口23.7萬,其中* * *人口11.1萬。
全市非農業人口115000人,占總人口的48.5%。1996年5月,靈武撤縣設市;1997年2月,被自治區納入寧夏經濟核心區;2001年2月,規劃為全區能源重化工基地;2002年10月,受銀川市委托,納入“建設大銀川”戰略框架。
1929寧夏建省後,靈武分為區、鄉、村三級。1935,改為區、鄉、保和壹個系統。後來,撤銷了區,實行了鄉、保和壹制。1949解放前,全縣轄1鎮(吳中鎮)、15鄉。
1949解放後,全縣形成8區49鄉,改吳中鎮為縣轄吳中。1950,1年6月,縣分為5區23鄉,後設吳中,縣西1市3區。
即:壹區設鎮,轄4個鄉;二區位於崇興村,轄5個鄉鎮;第三區位於郭家橋,轄5個鄉鎮;第四區(原第七區)駐紅山堡,轄5個鄉鎮;第五區(原第八區)設在磁窯堡,轄4個鄉。1952,第五區每個鄉分為兩個鄉,第六區由原第五區第三、第四鄉的地理建制組成。
1953年,國營靈武農場與第四區第五鄉合並,組成農場鄉,由縣直接管轄。1955年冬,撤銷壹、二、三、四區,合並19鄉,形成10鄉;第五區和第六區保持不變。
現全縣轄鎮、崇興、臺子、胡家堡、郝家橋、清水營、獨木橋、新華橋、新龍潭、農場、磁窯堡、清水營、沙溝、橫山、石溝驛、海子井、馬家灘、楊家窯等2個區、18個鄉鎮。1958人民公社,全縣設立為三個人民公社,下轄11個行政區。
即躍進公社,位於崇興村,轄五個行政區;星火公社,位於城關,轄3個行政區;燎原公社,位於磁窯堡,轄三個行政區。不久,三個公社根據所在位置分別改名為崇興、城關、磁窯堡公社。
1961,三個公社調整為11公社。原重興公社分為重興、郝家橋(原名胡家堡)、郭家橋、獨木橋四個公社。原城關公社分為城關、新華橋、梧桐樹三個公社。原磁窯堡公社分為磁窯堡、橫山、石溝驛、馬家灘四個公社。
1964年6月,城關公社解析城區部分,設鎮。1075年5月,城關公社更名為東塔公社。
1980年5月,恒山公社更名為何琳公社;石溝驛公社改名為白土崗公社。1981年4月,新開發的五星坡新增5個李坡公社。
6月1983,公社更名為鄉鎮。9月,大泉新灌區成立大泉鄉。
1985 65438+2月,崇興、新華橋、磁窯堡、馬家灘改鎮。2000年,靈武市轄5鎮9鄉。
總人口249890人,各鄉鎮人口:鎮30986新華橋鎮23753崇興鎮17325磁窯堡鎮30079馬家灘鎮1199東塔鄉18271梧桐樹鄉20464獨木橋鎮1628。38+0郭家橋鄉17230大泉鄉7545何琳鄉7366李悟坡鄉4755白土崗鄉9275陽泉墩虛鄉4251靈武農場虛鄉10064長慶局油氣處虛鄉1419(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2004年9月,靈武市何琳鎮橫城村正式劃歸興慶區張爭鎮管轄。橫城村東臨水洞溝,西臨黃河,南接何琳鎮柴犬村,北靠明長城。南北寬3.5公裏,東西長15公裏,總面積約50平方公裏,人口547人。
2.在靈武市歷史上,古代有哪些朝代稱靈武,縣制歷史已達2200年。水洞溝遺址的考古發掘證明,早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靈武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這裏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壹。
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65438+公元前0年),設立靈州郡,北魏設立博古律鎮,北周設立靈州,隋朝設立靈武郡,均為寧夏平原最高行政機構。
唐朝時,靈武是靈州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的駐地,掌管七座軍府和三座受降城,軍事輻射遠至西北和內蒙。“安史之亂”爆發後,太子恒力在靈武登基為肅宗,並將靈州都督府提升為大都府。肅宗在靈州調兵遣將,統率天下,平定叛亂,復興中唐,令靈州名揚天下。
宋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黨項首領李攻取靈州,改西平郡,為西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西夏建國後,西平府和興慶府(西夏首都,今銀川市)合稱東西京。
元明清時期,陵州管轄區域逐漸縮小,但地位依然重要。袁誌屬於寧夏府路。明朝千戶,直隸在寧夏衛。清理垃圾衛生中心,靈州是寧夏直隸地區。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靈州改為靈武縣,隸屬寧夏省,靈武縣東南的蒙城、集寧、惠安、延吉要塞劃為鹽池縣,靈武縣的版圖進壹步縮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靈武縣隸屬寧夏省,行政區劃為1市(吳忠)6區,1950年與吳忠分離。1954年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省,成立河東* * *自治區,隸屬靈武縣。1955年,郭家橋鄉金銀灘劃入吳中。寧夏* * *自治區成立於1958,靈武縣屬自治區管轄。1972年,設立尹楠區,靈武縣為所轄七縣市之壹。1996年,靈武撤縣設市,托管吳中。2002年,靈武脫離吳中,歸銀川市管理。
3.誰知靈武歷史上戰國時屬北秦郡管轄,秦統壹全國後,設在阜平郡(今靈武市西南),靈武歸其管轄。
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建立陵州(因地處河洲,“隨水上下”而得名),這是該地區最早的行政區劃設置。北魏太炎三年(437),博古律鎮在此建立。
孝昌二年(526),博古律鎮改為陵州,北周遷回樂縣。607年,隋大業由靈武郡統治。
唐武德元年(618),又被靈州統治。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民族和解的目的來到這裏。天寶末年,安史之亂,蘇於756年設衡,並升任都督府。宋先平五年(1002),土地入黨,撤銷縣,改稱西平府。
西夏始建於1038,曾是西夏的臨時都城。元仍由靈州統治,靈州屬甘肅寧夏府路管轄。
設陵州守千戶,屬陜西布政使司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靈州遷址,隸屬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
民國二年(1913),廢州位於靈武縣,屬甘肅朔方路(寧夏路)。1929碩放路改建為寧夏省。
1945年,寧夏省設立行政督察區,靈武縣為第壹個督察區。不久,這壹區被撤銷,仍屬寧夏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寧夏省於1954年成立河東* * *自治區,靈武隸屬河東* * *自治區。
同年秋,寧夏省撤銷,並入甘肅省,寧夏省河東* * *自治區改為甘肅省河東* * *自治區。1955河東* *自治區更名為吳忠* * *自治州。
1958年,寧夏* * *自治區成立,吳忠* * *自治區隨即撤銷。靈武縣屬於寧夏* * *自治區。1972年,寧夏* * *自治區尹楠地區成立,靈武縣歸其管轄。
199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靈武市(縣級),仍屬尹楠地區。1996 9月16,靈武市正式對外營業。
1998,靈武市由地級吳中管理。2002年6月25日,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寧〔2002〕92號)批準將靈武市由吳忠市改為銀川市。
4.吳中歷史吳中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壹,也是河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河岸邊靈武“水洞溝遺址”的發掘表明,早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居住。羌、戎、匈奴等古代遊牧民族曾在此追逐水草、放牧牛羊;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在此興修水利,耕種農田,吳中有引黃灌溉的歷史。漢唐盛世吸引了中國的大融合,在這裏建立了富平郡,太宗親自接受異族的回歸;“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李享在靈武登基,靈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中心。那時候吳中還挺有錢的。黨項首領、西夏國皇帝李元昊統治的腹地,也在今天的吳中地區;成吉思汗滅西夏,設寧夏路;寧夏省成立於1929;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4月河東* * *自治區成立。同年7月,寧夏撤省,歸甘肅省管轄。1955改為吳忠* * *自治州,轄吳忠、金雞、靈武、鹽池、同心五縣;1958,州劃歸寧夏* * *自治區;寧夏* * *自治區尹楠地區成立1972;1998年,尹楠地區撤為地級吳中(同時縣級吳中改為利通區)。歷史上吳中地處邊塞,吳中的地名也來源於古代邊塞設立的軍營名稱或衛戍司令姓名。
5.唐朝的靈武就是現在的靈武,古稱靈州。寧夏* * *自治區所轄縣級市是寧夏* * *自治區和銀川市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
靈武歷史文化悠久,素有“江南邊塞”之稱。早在3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壹。靈武始建於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建縣2200多年。
唐朝時,靈武是靈州都督府和朔方節度使的駐地,掌管七座軍府和三座受降城,軍事輻射遠至西北和內蒙。“安史之亂”爆發後,太子恒力在靈武登基為肅宗,並將靈州都督府提升為大都府。肅宗在靈州調兵遣將,統率天下,平定叛亂,復興中唐,令靈州名揚天下。
6.銀川的歷史是銀川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壹。在水洞溝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的遺跡和遺物表明,早在原始社會這裏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戰國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21年),寧夏是羌、戎、匈奴的聚居區之壹。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蒙恬率30萬大軍戍邊,修建了舉世聞名的秦長城,修建了著名的秦渠,開創了引黃灌溉的歷史。到了漢代,這裏的農業經濟已經相當繁榮。漢陽朔皇帝在位期間,修建了北方電農鎮,翻開了銀川城市建設史的第壹頁,至今已有2000多年。漢武帝劉徹兩次訪問寧夏,向中國移民70萬人,進壹步發展了農業灌溉。唐高祖宜豐三年(公元678年),建懷遠新城,即現在的銀川市興慶區所在地。唐安史之亂後,太子恒力進入寧夏,在那裏登基稱帝(唐肅宗)。當時的銀川已經成為中國東西交通和貿易的重要通道之壹,農業發達,財富可觀。
公元1038年,黨項首領李元昊建立了以寧夏為中心的大夏王國,史稱西夏,興慶府(今銀川市)為都城。首領李元昊在這裏建了壹個祭壇來收藏書籍,也就是皇帝的寶座。當時西夏的疆域包括寧夏、甘肅大部、陜西北部、新疆東部等西北廣大地區,與宋遼金政權對峙了189年。元朝滅西夏後,1288設置寧夏府道,地名“寧夏”由此產生。此後,銀川壹直是歷代王朝守衛邊境的重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成立寧夏* * *自治區,首府為銀川。
7.寧夏近代史寧夏得名,始於平定西夏。公元1227年,元朝滅西夏後,改稱“寧夏”,意為平定西夏,穩定西夏,使西夏“太平”。
寧夏* * *自治區歷史悠久。靈武市水洞溝舊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骨骼和火跡表明,寧夏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他們創造了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水洞溝文化”。解放後,寧夏發現了許多“細石器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這些遺址表明,在67000年至34000年前,寧夏南北的“居民”已經從母系氏族社會進入父系氏族社會,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並與中原地區有著密切的聯系。商周時期有遊牧部落活動,稱胡(北帝)、羌(西戎),後稱鬼戎(荀彧、渾州)。我在周宣王的時候,在太原(今固原地區)做過壹次入戶調查,調查顯示,太原不僅人口多,而且還有壹個行政系統。春秋戰國時期,固原南部屬秦,其余地區居住著夷曲戎、燕等部落。
公元前221年,秦吞並六國後,建立中央政權,寧夏屬北地郡。
西晉末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權,定都通宛城(今陜西省靖邊縣),管轄寧夏。唐朝全國分十路,寧夏屬於關內路。唐朝在靈州(今靈武市西南)設太守府和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唐肅宗於756年在靈武登基。公元1038年,黨項首領李元昊建立了以寧夏為中心的大夏王國,取名大夏(因地處宋朝西部,史稱西夏)。興慶府(今銀川市)定都,疆域“東有黃河,西有玉門,南有小關,北有大漠”,“兩萬余平方裏”,與宋遼金政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元朝滅西夏後,設置寧夏府路,開始有人遷入。
明朝建立寧夏魏,在靈州、固原地區安置了大量* * *作為“駐防戶”。清代建寧下府。乾隆年間,銀川發生大地震,原址損毀嚴重。乾隆皇帝撥巨資重建家園,在郊區建新城,稱新城。乾隆以後,“寧夏離平涼壹千多裏,回莊盡知”,成為中國最大的* * *居住區。民國初年設立朔方道,1929改為寧夏省,轄內蒙古自治區除固原、阿拉善左奇、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磴口縣外的現有市縣。
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仍沿用寧夏省原名。其管轄範圍與中華民國相同。1954年,撤銷寧夏省,阿拉善左奇、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磴口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其余地區並入甘肅省。1958 10 10月25日,寧夏* * *自治區成立,轄甘肅省銀川地區、吳忠* * *自治州、西海固* * *自治州和靖遠、隆德縣。65438年至0969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奇和阿拉善右旗的五個公社並入寧夏。
1979年,這些地區被調回內蒙古自治區。
8.銀川有多大?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橫城水洞溝遺址和鎮北堡、溫泉新石器文化遺址是銀川最早的聚落。
殷商、春秋、戰國時期,是北羌、荀彧(肉粥)、匈奴等民族活動的遊牧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後,銀川屬於北地郡。
漢陽朔皇帝在位期間(公元前24年左右),修建了北方電農城(又稱鹿城、飲汗城),這是銀川建設的開端。
南北朝時,大夏國重建了理子花園,成為駐軍和運糧的重鎮。懷遠縣、懷遠縣位於北周。
唐高宗宜豐二年(677),懷遠縣被黃河淹沒,城被廢棄。第二年(678年),在老城(今銀川市興慶區)西建新城。
懷遠鎮在宋代,北天璽四年(1020),黨項首領李德明從靈州(今靈武)遷都懷遠鎮(今銀川),建宮改稱星州。李德明的兒子李元昊做了興慶州。
宋保元元年(1038),李元昊在皇帝寶座所在的興慶府建壇,建大夏國(史稱西夏),定都興慶府(銀川)。袁買中興路,後改為寧夏府路。
民國時期(1929)設立寧夏省,銀川為省會,稱為寧夏省會。
1944年4月,寧夏省會命名為銀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仍是寧夏的首府。
1954年撤銷寧夏省建制,銀川市為甘肅省銀川機構所在地。
1958 10、寧夏* * *自治區成立,銀川是自治區首府和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9.吳中的歷史吳中歷史悠久。它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壹,也是河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河岸邊靈武“水洞溝遺址”的發掘表明,早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居住。羌、戎、匈奴等古代遊牧民族曾在此追逐水草、放牧牛羊;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在此興修水利,耕種農田,吳中有引黃灌溉的歷史。漢唐盛世吸引了中國的大融合,在這裏建立了富平郡,太宗親自接受異族的回歸;“安史之亂”後,唐肅宗·李享在靈武登基,靈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中心。那時候吳中還挺有錢的。黨項首領、西夏國皇帝李元昊統治的腹地,也在今天的吳中地區;成吉思汗滅西夏,設寧夏路;寧夏省成立於1929;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4月河東* * *自治區成立。同年7月,寧夏撤省,歸甘肅省管轄。1955改為吳忠* * *自治州,轄吳忠、金雞、靈武、鹽池、同心五縣;1958,州劃歸寧夏* * *自治區;寧夏* * *自治區尹楠地區成立1972;1998年,尹楠地區撤為地級吳中(同時縣級吳中改為利通區)。歷史上吳中地處邊塞,吳中的地名也來源於古代邊塞設立的軍營名稱或衛戍司令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