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作為中國唯壹壹座君臣共祀的廟宇,有專門供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的殿堂。至於蜀漢其他開國元勛的雕像,則位於殿外兩廊,各有14人。其中,東側的文官廊以謀士龐統為首,依次為簡雍、陸愷、傅儀、費祎、賀東、鄧騭、馬可、蔣琬、董雲、福琴、楊紅、馬良、季承;西邊的武將席上為首的是趙雲,其次是孫淦,張儀,馬超,王平,姜維,黃忠,廖化,,傅謙,馬忠,,,,馮。
但細心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作為劉備最信任的謀士(註:諸葛亮很受劉備器重,但他的角色更像蕭何而不是張亮,所以不能簡單列為謀士),這確實很神奇。那麽,法正是壹個怎樣的厲害人物呢?為什麽他的雕像不供奉在武侯祠?
法是劉備最器重的謀士。
法是漢末扶風縣鄢縣人。起初隸屬益州田園劉璋,歷任新都縣令、某軍區司令員。但由於沒有得到重用,受到當地士人的排擠和詆毀,他極為沮喪。建安十三年(208年),法正奉劉璋之命被派往荊州,與劉備結盟,卻秘密投奔劉備,為他謀劃奪取益州。六年後(214),在法正的策劃下,劉備果然攻占了益州,進而攻占了曹操的漢中,從而奠定了蜀漢的基礎。
法作為劉備最器重的謀士,在主公身邊輔佐軍事、運籌帷幄,頗有建樹,作用堪比漢高祖劉邦身邊的“聖人”張亮。蜀漢建立之前,劉備自稱漢中王,而法則與諸葛亮壹起處理軍事上的大事,地位和權力很少匹配。然而,法付正是短命的。他在蜀漢建立前的1年(220年)病逝,讓劉備傷心欲絕,哭了好幾天。由此可見君臣之情之深。
劉備很重視法正。
不僅如此,就連壹向自視甚高的諸葛亮也對法正十分欽佩。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在猇亭之戰中被江東青年將領魯迅擊敗後,諸葛亮曾感慨萬千地說:“法若孝,則能制主,不可東;如果妳回到東方,妳就不會有危險。”(見《三國誌》卷三十七)。由此可見,法正對劉備的極端重要性,連諸葛亮都自愧不如。
正是因為他的巨大能力和功績,作為蜀漢的開國元勛,法正的塑像在清朝中葉以前壹直供奉在武侯祠。然而,當武侯祠在嘉慶重建時,主持這項工程的儒學大師劉淵把法正的雕像“請”了出來。劉淵之所以這樣做,是從儒家提倡的“仁義”的觀點出發的。他認為法正雖然功績卓著,但心胸狹隘,報復心強,嚴重不符合良臣形象,不適合供奉在武侯祠。
從歷史事實來看,劉淵的觀點不無道理。據《三國誌》記載,法正侍奉劉璋時,因其自視甚高,清高孤傲,被益州士人排擠和醜化,遲遲得不到提拔,因而苦惱羞愧。所以法正在幫助劉備奪取益州,當上蜀郡(治成都)知府的時候,對當年羞辱和排擠他的人進行報復,甚至死了好幾個人,在當時影響非常惡劣。
建安之初,天下鬧饑荒,他與夢達同在劉璋,同郡。時間長了,就成了新都令,後來召集軍隊討論校尉。既沒有任命,又被他所在州市的華僑誣蔑,他的野心是不對的.....他是蜀郡太守,楊武將軍,外統為都,內統為謀主。壹頓飯的德,壹場恩怨的怨,全是報復,打死打傷幾個人。引文同上。
武侯祠武文畫廊
由於劉淵在當時的學術和教育界名氣很大,創辦了很有影響的“懷玄派”,在士紳中很有號召力,他的壹系列觀點被追隨者奉為圭臬,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正因為如此,當法正以喪失個人德行為由被“驅逐”出武侯祠的時候,世人並沒有反對,這也是為什麽武侯祠祭祀了蜀漢幾乎所有的英雄,唯獨沒有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