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佛閣是壹座宏偉的塔形宗教建築,是頤和園建築布局的中心。“佛香”壹詞來源於佛教對佛的贊美。這座亭子是仿照杭州的六和塔建造的,建在壹個20米高的石臺上,有八面、三層和四個重檐。高約40米(10.225+7.555+5.975+12.660 = 36.415米),內有八根大鐵紫檀柱,直通頂部,有20米高的石臺基礎。亭子上表叫“風散之式”,中表叫“天氣回光返照”,下表叫“雲外香”,亭子叫“佛閣”。裏面佛祖被吸引,每個月慈禧都會燒香拜佛。
2.歷史演變
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在這裏修建了壹座九層的萬壽塔,第八層被“勒令停修”,重修了佛閣。1860年(鹹豐十年),被英法聯軍所滅。光緒年間(1875-1908),在原址上重建,供奉佛像。
佛閣高41米。它建在20米高的石臺上,由8根堅硬的鐵梨木巨柱支撐。它結構復雜,別具壹格,巍然屹立,氣勢磅礴。它把東邊的圓明園、長春園的美景,西邊的景明園、靜宜園、萬壽山環繞其中,巧妙地把當時的“三山五園”合二為壹,使之成為壹個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景區。據說這座巨大的建築被英法聯軍燒毀,於1891用78.2萬兩白銀重建,是頤和園最大的工程。登上佛閣,周圍幾十裏的景色盡收眼底。佛閣高41米,八面三層四檐。它建在萬壽山前的壹個巨大的石臺上。這個平臺建在山的周圍。把佛閣高高舉過山脊。擡頭比雲表還高,到處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4旅遊特色
亭子立在山頂,山因亭而美。萬壽山遠處是西山,近處是玉泉山。它中小型,氣勢非凡,蒼松翠柏,色彩蔥郁。面向佛閣的昆明湖恰到好處地反映了這壹切。郁郁蔥蔥的山,清澈的水,天窗,讓人感覺很舒服。中國造園人津津樂道的造園手法——借景——在這裏得到了完美的運用和體現。
佛閣建在60多米高的山坡上,高465,438+0米,8面3層4重檐,外形參照武昌黃鶴樓設計。它建於乾隆年間,用來招佛。農歷正月初壹、十五,慈禧在此燒香拜佛。佛香閣是整個園林的中心建築,是頤和園的標誌,是中國優秀古建築之壹,具有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亭前有八字形臺階,登上佛閣可以欣賞昆明湖上的景色和周圍的景色。
上了佛閣就是頤和園的“智慧海”,俗稱“無梁殿”。內部結構用縱橫交錯的拱形試件支撐頂部,沒有承重梁。沒有木材,寺廟得以逃過1860的大火,但寺廟內的佛像和寺廟外墻上的千余尊小佛像卻被劫匪搶走。
5個相關故事
乾隆建清漪園時,原計劃在此建壹座九層寶塔。
建到第八層時,執行聖旨,將已建的八層拆除,重建壹座八方亭,即佛香閣。關於拆塔建亭這件事,歷來眾說紛紜。壹種觀點認為,乾隆建造的萬壽塔名義上是為母親祝壽,實際上是將三山五園連成壹體,想讓萬壽塔成為承載東西方皇家園林的主體建築。但建到第八層時發現與當初想象不符,於是拆塔建亭;另壹種觀點認為,北京的西部壹直有許多塔。為了避免塔影重疊,乾隆下決心拆塔建亭。事實上,展館的建設確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亭子高而氣派,大而穩重,與千山樓和諧。
還有壹個傳說,皇帝想在海澱這個美麗的地區建壹個大花園。最早乾隆皇帝,人們說這萬壽山是壹座古墓,明朝壹位公主的墓。據說這妃子當年也不是什麽好主,她的墓不能動!乾隆壹聽,就說怕什麽。乾隆來到現場,看到墓室的大石門已經被挖開,門上刻著八個大字:“妳不動我,我不動妳!”乾隆嚇出壹身冷汗。趕緊命人把土全蓋回去,在萬壽山上的大廟鎮建了個鬼。這是佛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