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趙狀元卷(來自網絡)?
趙(公元1574-1626)明朝青州府益都縣(今青州市)人。15歲傅府學生,24歲中舉,明朝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89?25歲參加宮試,中了甲等第壹名,中了頭獎。現在人們看到的狀元卷軸,是趙1983年第13代孫趙煥斌先生捐獻給國家的,屬於國家壹級文物。據史料記載,中國的科舉制度延續了近1300年,有據可查的文武狀元多達770余人,但只有趙能夠讓後人見證狀元的成功。作為重要的國家機密,這篇論文是如何從朝廷傳到民間的?這恐怕是壹個永恒的謎。對這篇論文產生興趣由來已久,但直到去年年底才下定決心,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把它翻譯成現代漢語(見《濰坊學院報》2004年6月5438+2月10、6月5438+07)。目的是看壹看贏得比賽的狀元。他在答題卡上寫了什麽?現將論文內容簡要分析如下。?
第壹,國家要有切實可行的治國方法和理念。?
宮廷考試的題目壹般由皇帝自己決定。趙進宮考試,題目是“問帝政,問帝心”。這個題目很明確,就是要求回答者站在皇帝的立場上,回答如何執政,用什麽樣的思想指導施政的問題。趙在答卷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回答,說皇帝要治國安邦,必須有“固政”“固政”。用現在的話說,他們必須有實際的治國方法和實際的治國理念。然後,他闡述了這種方式和治國思想。?
所謂實際的治國之道,就是國家要制定大綱,建立紀律,頒布法規,把這些法規放在各種文件的首位,掛在各級政府的大門口,掛在室內最顯眼的地方,分發到全國各地,讓全國人民不但熟悉,而且自覺遵守。治理國家的實際措施落實了,全國各地就有法可依了,人們的目標就明確了,就不會迷茫了。所謂務實的治國理念,就是激勵懶人,激勵聰明人,從朝廷到地方政府,乃至全國,都要異口同聲地響應,與法律同步,讓人們的精神意誌保持開放,思想和行為也是如此。全國各級官員都能默契配合,百姓也能心服口服。有了這樣的治國之道和理念,國家不僅有能力控制天下,而且顯示出人民保衛天下;不僅有法律法規約束世界,也有統壹人民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治理國家,實現長治久安。?
第二,認真總結帝王治國的經驗教訓。?
趙在答卷中明確了治國的方法和思想後,大膽總結了歷代帝王治國的經驗教訓,說明他的觀點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據知,西漢時期有壹段“文景之治”(又稱“文景之盛”),是指漢文帝(劉恒)和漢景帝(劉啟)在位期間,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局面。趙對文帝大加贊賞,說他政策寬大,法度簡化,不找借口。而且他在全國範圍內重視道德教育,盡可能用潛移默化的手段提高國民的道德水平。這就是治國思路順暢,治國方法不疏忽。國家法律壹方面起到威懾作用,另壹方面註重思想教育。上面有精神,下面有實幹,上下相互警示,不需要經常檢查,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後來,漢武帝宣帝(劉詢)有壹個缺口。雖然他是壹個精明的皇帝,他的官員是能幹的,人民是和平的,但他只註意國家事務的起訴,而不註意根本的治理。這樣壹來,漏洞必然會出現在無法起訴的地方,上下會有更多的假東西。不該獎勵的人會感到羞恥,人民不會信服。?
趙很欣賞(朱元璋),說他在政權初期就制定了策略,建立了制度。天下大局奠定後,紀法進壹步確立,為後人留下了宏大的成文法。明太祖朱元璋有非常嚴格的賞罰政策。他獎勵那些思想水平高、表現突出的官員,號召國人學習為榜樣;而那些榨取人民脂肪和漿糊的貪官,則受到嚴懲,以引起許多官員的警惕。朱元璋也對搞假欺騙、做口頭文章的人深惡痛絕,說這種人不可能統率百姓萬物,繼承天地賦予的責任。?
趙認為,對治國有益的祖訓應該代代相傳,不能丟棄。比如,根據記載的祖先的指示,凡是被臣民稱義的人,都要交給主管此事的機關,其他各級官員都不能阻攔。這樣才能打開思路,不斷聽到壹些好的建議。趙對此非常贊賞。他還特別指出,明世宗(朱厚熜)的壹些做法也值得效仿,比如制定社會道德規範、修建娛樂場所、讓民眾討論法律、考文化知識等。這些治理措施的實施,讓國家壹時繁榮,各種政績層出不窮,出現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復興局面。這既是對歷代成果的真誠繼承,也是後人的典範。?
三、治國十策。?
為了進壹步回答試卷中的問題,趙根據當時的社會現實,提出了以下10條治國建議。?
第壹,嚴格選拔和考核各級官員。皇帝在計劃治理國家的時候,必須設置和選拔各級官員,對這些官員有明確的分工,讓他們按照職權履行職責,不允許任何人做超越職權的事情。也就是說,掌管春事的官員不得參與冬事,掌管軍務的官員不得掌管刑事。然後根據他們做了什麽來考核他們的成績,千萬不要沈迷於壹種習慣。?
第二,不要讓可恥的言行在城市裏遊行。社會上有些人嘩眾取寵,專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炫耀自己可恥的言行。這樣的人絕對沒有深邃崇高的胸懷。要從言論到實踐去考核他們,讓投機取巧的人得不到老實人壹樣的名聲,讓輕浮的人得不到老實人壹樣的榮譽。?
第三,開辟道路,嚴格推薦官員的條件。皇帝派巡視員到各地巡視,目的是打擊汙染,樹立健康風氣。但是很多地方官員已經養成了偷偷摸摸的習慣,即使派壹些督察下去也不能完全改變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廣泛聽取民眾意見,嚴格推薦官員,充分了解每個官員的基本情況,分清優劣,真正做到優勝劣汰,鼓勵官員努力工作。?
第四,培養教育官員,搞好教育。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是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規範道德標準,從而維護和振興良好的社會風氣。鑒於當時學風中的欺詐和虛偽,國家必須下決心培養和磨練壹批主管教育的官員,信任他們,讓他們自由工作,在全國形成嚴肅的讀書風氣。?
第五,加大對貪官的懲處力度。全國的窮人,十間房九間空房,有的壹貧如洗卻無門投。國家也經常提供救濟和養老金。但是,國家花了十份錢,老百姓卻沒有得到壹份實惠。就是因為社會上還有貪官,他們的騙術和騙術還沒有暴露出來。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加大對貪官的懲處力度,讓他們血本無歸。?
第六,加強軍隊建設,嚴格選兵。邊境地區經常被外族入侵,東方對付不了西方。不是國家不想用軍隊,主要是軍隊裏那些戴寶玉的有錢人根本不會打仗。國家用軍事經費支持他們,但該用的時候用不上。這就要求國家在征兵時必須嚴格選拔條件,拓寬選兵渠道,不要任何不會打仗的士兵。?
第七,消除積怨,穩定人心。如果人民之間的冤屈得不到平反,沮喪的精神得不到表達,就不會有壹個吉祥的世界。所以要特別註意處罰的準確性。當審判結束時,那些把案件弄清楚並能讓罪犯起死回生的官員應該得到豐厚的獎勵。至於那些馬馬虎虎,漠視人命的官員,壹定是要下地獄的。這樣,人民內部就不會有冤案了。?
第八,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國家財產是國家使用的,不能隨便浪費。那些積重難返,珍惜竹頭鋸末的人,那些財政收支適中的人,他們對富國富民的忠誠,應該受到表揚。對虛報冒領、貪汙浪費的,要堅決懲處,絕不姑息。這樣國家的財產就不會窮了。?
第九,分清功過,獎懲分明。對不稱職的官員進行免職或責難,可以對其他官員起到警示作用;獎勵有功官員可以為其他官員樹立榜樣。只要賞罰分明,上面的話就行得通,事情就井井有條了,堪比唐堯和俞順時的社會狀況。?
第十,所有的官員,無論大小,都應該自覺地貫徹和保持實用的治國方法和思想。在答卷的最後,趙很懇切地向皇帝建議:難成而易敗的,才是可行的治國之道,難成而易敗的,才是可行的治國理念。所以,治國的方法和思路確定後,全國大小官員都要自覺維護和執行,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麻痹。不管是誰在思考,只要有符合天道的想法,就要盡快在行動中看到;當壹個虛假的欲望出現時,它會盡快滅絕。如果每個人都能自覺做到這壹點,人們所期待的和諧繁榮的社會局面不僅會到來,而且會超越歷代最繁榮的時期。?
第四,從狀元看趙的思想理論傾向。?
趙第壹書距今已有416年的歷史。回答者從總結當時的歷史和社會現實出發,大膽提出治國安邦的建議和措施,這在中國封建社會是難能可貴的。而且,趙提出的這些建議,大部分是正確的,很多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那麽,趙是根據什麽思想理論基礎寫下這樣壹份答卷的呢?有三點值得註意。?
首先,關於“天人合壹”的思想。趙在答卷中認為:皇帝就是天,天恩蓋世,養育大地,但天恩不能自理,所以托付給壹個負責任的人,這個人就是皇帝。所以,皇帝的位置叫天,他負責的職責叫天職,他指揮的人叫田敏,他居住的城市叫天壹。趙也認為皇帝的壹切權力都是上天賦予的。所以,皇帝制定法律是為了替天行道保護制度,出納壹分錢是為了替天行道保護財產,設立官職是為了替天行道任命賢者,革除惡人是為了替天行道懲罰罪人。總之,皇帝的壹切思想和行為都代表著天道。也就是說,皇帝就是天,天就是皇帝。見帝即見天,他把天與帝完全融為壹體。在普通人眼裏,天道的力量是至高無上的,任何人都沒有能力也不應該阻止或改變自然的力量。既然皇帝是天,人就應該服從皇帝,服從皇帝就是服從天意。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很容易被人們接受。?
其次,忠君愛國愛民的統壹。在封建社會,人們對君主的忠誠根深蒂固。趙在他的狀元卷中,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歷代帝王的敬仰。唐堯、虞舜、漢文帝、宣帝、明太祖、明世宗等。都受到了趙的高度贊揚。他忠於歷代皇帝,更忠於當朝皇帝。他盡力建議皇帝采取實際的治國方法和思想,目的是使人民安居樂業,實現國家的和諧與繁榮。值得註意的是,趙在卷中提出了“天民”的思想,這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在過去的書刊中,有的人被稱為權民、刁民、賤民、流民、流民,說得好聽壹點,只是利民、庶民、平民、國民,從未見過“天民”的提法,只有趙能做到。因此,他痛恨掠奪人民財富的貪官,同情無家可歸、無家可歸的窮人,強烈建議皇帝給人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讓他們學習文化、法律,建立娛樂場所,在泥地裏玩耍。也就是說,他把忠君思想和愛國愛民思想高度統壹了起來。?
最後,強調法治。依法治國是貫穿頂稿的壹條主線。《趙為帝治國建議書》的核心內容是建立綱紀,頒布法規,作為各種文件的第壹期發放到全國各地,讓各級官員有法可依,讓天下百姓知法守法。趙稱贊文帝是因為他重視法制和思想教育。趙推崇,是因為他壹貫重視建立紀律和法律,為後人留下了壹部宏偉的法典。趙建議,解決皇帝冤獄和民怨的關鍵是獎勵執法有功者,嚴懲貪官汙吏。這些都體現了他依法治國的思想。但值得註意的是,趙在建議皇帝依法治國的同時,也建議皇帝在教育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儒家思想。也就是說,在趙看來,無論是法家提倡的法制,還是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只要有利於治國安邦,都應該為我所用。這也許也是趙思想理論的價值所在。?
本信息來自八方百科網/view /view/173275.html非常感謝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