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石景寺又名雲居上思、雷音寺,是在石景山上以華嚴堂為中心形成的。在離雲居寺不遠的巖上村,還有壹座專門刻經書的漠北寺。
此後,雲居寺刻經的業務通過玄道和僧儀傳到了輝縣和法宣,尤其是在盛唐開元、天寶年間的方山刻經鼎盛時期,因為得到了唐玄宗八妹金仙長公主的大力支持。
730年,唐玄宗應金仙公主之邀,將四千余卷新舊譯經獻為原版,命長安崇福寺薩滿、名版編目員智勝親自運至雲居寺。
慧暹和法宣刻經時,雷音洞及其左右洞窟都是經書,於是在雷音洞下挖了兩個洞,出版的刻經就藏在這個洞裏。法宣時期,玄奘翻譯的600卷佛經《般若經》在754年被刻成163卷。
這期間,景灣第三代弟子惠思安第壹次重修雲居寺。金仙公主邀唐玄宗在南嶺給雲居寺劃了壹塊有四座周東的大山場,逼南其他山,西白帶山,北分水嶺山作為刻字經費。
雲居寺的僧人為了領略金仙公主的德行,在白帶山頂的石塔上刻下碑文,史稱“金仙公主塔”。此塔為小石塔,四面竹筍,總高3.67米。塔的下部由四塊漢白玉石板垂直砌成,龕門兩側浮雕金剛力士像。上部是壹個七重寶檐和壹個寶殿,看起來像Xi的小雁塔和雲南大理三塔。金仙塔公主依然完好無損的矗立在白帶山頂。
“安史之亂”爆發後,方山的刻經工作並沒有停止。從789年到809年,在我們幽州盧龍使者劉基的幫助下,用了大約20年的時間,將《大般若經》從300卷刻成465,438+02卷的65,438+000多卷。這部600卷的《大般若經》在唐末被刻成了520卷左右。
唐武宗即位後,主張廢佛,雲居寺被迫停止廢佛。雖然後來又恢復了,但唐末到五代的戰亂迫使石經的出版和刻制被迫停止。
公元940年,後金開國皇帝石敬瑭將十六州劃入遼人版圖。在遼朝皇室的支持下,雲居寺開始扭虧為盈,重新繁榮起來。
964年,雲居寺方丈對雲居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修建了大小寺廟70余座,恢復了晚唐五代以來的“風雨受害者和戰火殘跡”,擴大了雲居寺的規模。
卑微的僧侶和遼國官員共同努力宣傳王政教,雲居寺成為中國古代為寺廟籌款的社會和宗教組織。至於千城之卑下組織,南宋史學家王政在《重修範陽白岱山雲居寺碑》中記載:春耕不如秋廢。立其信,導其教,無富無貧,無富無貧,無老無少,施其規,收其定期,存其庫,補其殿之不足。
1027年間,涿州刺史韓少方遊覽白帶山,發現了刻經的全過程。他邀請遼代皇帝盧野隆緒恢復刻經,遼代皇帝給普度坦錢刻經。他還任命了壹位瑜伽大師進行壹些修改,調查錯誤,補缺換新,重啟遼代大規模刻經工作。
韓少方先把破損的10卷大乘經補上,再從521卷開始刻大乘經的後80卷。
1041年九月,涿州刺史劉向繼續刻《大般若經》至第600卷,計240經,終於完成了此經的刻制。
《大般若經》從唐代到遼代歷時300年,共刻制1512塊石刻,為房山石經之最。
此後,到1057年,雲居寺共刻了120卷《大保濟經》,計360部佛經,從而完成了四部佛經,即:華嚴經、涅槃經、大乘般若經、大保濟經。
遼代早期的版畫都藏在藏經洞裏。後來由於洞窟飽滿,在遼寧安年被總經理從單面刻改為雙面刻,又從大板改為小板,大字改為小字。4000多塊經碑和180塊由李師傅和他的弟子們刻成的道經碑被臨時安置在山腳下。
由於藏經洞爆滿,自遼代以來,雲居寺僧人在雲居寺塔的南側修建了壹座石經地宮,用於收藏遼金時期雕刻的契丹大藏經1008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