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ping =S/t(定義)2。有用的推論vt 2–VO 2 = 2as。
3.中間速度vt/2 = Vping =(Vt+Vo)/2 4。最終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 = [(VO 2+vt 2)/2] 1/26。排量S= V平T = VOT+at 2/2 = 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和Vo同向(加速)a & gt0;另壹方面,a < 0
8.實驗推斷δs = at 2δs是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的位移差。
9.主要物理量和單位:初速度(Vo):m/s
加速度(a):米/秒2最終速度(Vt):米/秒
時間(t):秒(s)位移(s):米(m)距離:米速度單位換算:1m/s = 3.6km/h
註:(1)平均速度為矢量。(2)物體速度高,加速度不壹定高。(3)a=(Vt-Vo)/t只是壹個測度,不是壹個判定。(4)其他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距離/S-T圖/V-T圖/速度和速率/
2)自由下落
1.初始速度Vo=0
2.最終速度Vt=gt
3.墜落高度h = gt 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4。推論vt 2 = 2gh。
註:(1)自由落體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 A = G = 9.8 m/s 2 ≈ 10 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比平地小,方向垂直向下。
3)垂直向上投擲
1.排量S = VOT-GT 2/22。最終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斷vt 2–VO 2 =-2g S4。最大上升高度hm = VO 2/2g(距投擲點)。
5.往返時間t=2Vo/g(從擲回原位的時間)
註:(1)全程處理:是勻速減速的直線運動,向上為正方向,負加速度。(2)分段處理:向上運動為勻速減速,向下運動為自由落體,對稱。(3)上升和下降的過程是對稱的,如在同壹點上速度相等,方向相反。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速度Vx= Vo 2。垂直速度Vy=gt。
3.水平位移Sx= Vot 4。垂直位移(sy) = gt 2/2。
5.運動時間t=(2Sy/g)1/2(通常表示為(2h/g)1/2)。
6.關閉速度vt =(VX 2+vy 2)1/2 =[VO 2+(gt)2]1/2。
關閉速度方向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β:TGβ= vy/VX = gt/VO。
7.合成位移S = (SX 2+SY 2) 1/2,
位移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α:TGα= sy/sx = gt/2vo。
註:(1)平拋運動是勻速變化的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以看作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和垂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水平投擲速度無關。(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4)時間t是平拋解題的關鍵。(5)沿曲線運動的物體必然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和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壹條直線上時,物體作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 = φ/t = 2π/t = 2π f。
3.向心加速度a = v 2/r = ω 2r = (2π/t) 2R4。向心力f center = MV 2/r = mω 2 * r = m (2π/t) 2 * r。
5.周期和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 = ω r。
7.角速度和轉速的關系ω=2πn(這裏頻率和轉速的含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和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Hz。
周期(t):秒(s)速度(n): r/s半徑(r): m (m)線速度(v): m/s。
角速度(ω): rad/s向心加速度:m/s2。
註意:(1)向心力可以由特定的力、合力或分力提供,方向始終垂直於速度方向。(2)勻速圓周運動物體的向心力等於合力,向心力只是改變了速度的方向,而不改變速度的大小,所以物體的動能不變,但動量是不斷變化的。
3)重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 = k (= 4π 2/GM) R:軌道半徑T:周期K:常數(與行星質量無關)。
2.萬有引力定律F = GM 1 m2/R 2g = 6.67×10-11N?m 2/kg 2方向在他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 ^ 2 = mg g = GM/r ^ 2 r:天體半徑(m)
4.衛星的軌道速度、角速度和周期V =(GM/R)1/2ω=(GM/R3)1/2T = 2π(R3/GM)1/2。
5.第壹(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V1=(g和R)1/2 = 7.9km/Sv2 = 11.2km/Sv3 = 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h)2 = m * 4π2(r+h)/t 2h≈3.6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註:(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引力提供,F中心=F百萬。(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以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在赤道上空運行,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4)衛星軌道半徑減小時,勢能減小,動能增大,速度增大,周期減小。(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為7.9公裏/秒..
機械能
工作
(1)做功的兩個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沿隧道方向通過的距離。
(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標量功的單位:焦耳(J)
1J=1N*m
當0
當a= pie /2 w=0 (cos pie /2=0) F不起作用。
當派/2
(3)總工作的解決方案:
w總計= w1+w2+w3...營養良好的
W total =F加上Scosa
2.力量
(1)定義:工作與完成這些工作所用時間的比值。
功率是功率的標量單位:瓦特(W)
這個公式就是平均功率。
1w = 1J/s 1000 w = 1kw
(2)冪的另壹種表達:P=Fvcosa
當F和V同向時,P=Fv。(此時cos0度=1)。
該公式可用於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1)平均功率:當V為平均速度時,
2)瞬時功率:v為t時瞬間的瞬時速度。
(3)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輸出功率。
實際功率:指機器在實際工作中的輸出功率。
正常運行時:實際功率≤額定功率。
(4)機車運動問題(前提:阻力f不變)
P=Fv F=ma+f(來自牛頓第二定律)
汽車啟動有兩種模式。
1)汽車恒功率起步(A遞減直至0)。
p常數v在增加,f在減少,特別是f = ma+f。
當f減小=f時,此時v有壹個最大值。
2)汽車以恒定加速度運動(A開始恒定,逐漸減小到0)。
a不變,F不變(F = MA+F),V在增加,P逐漸增加到最大。
此時的P為額定功率,即P必須。
p常數v在增加,f在減少,特別是f = ma+f。
當f減小=f時,此時v有壹個最大值。
3.工作和能量
(1)功與能的關系: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功是能量轉換的量度。
(2)功和能的區別:能是由物體的運動狀態決定的物理量,即過程量。
功是與物體的狀態變化過程有關的物理量,即狀態量。
這是功和能的根本區別。
4.動能。動能定理
(1)動能的定義:物體因運動而擁有的能量。它由Ek表示。
表達式ek = 1/2mv 2可以是標量,也可以是過程量。
單位:焦耳(J) 1kg * m 2/s 2 = 1J。
(2)動能定理的內容:外力所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
表達式w =δek = 1/2mv 2-1/2mv 0 2。
適用範圍:恒力工作、變力工作、分段工作、全工作。
5.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因為被舉起而具有的能量。用Ep來表達。
表達式Ep=mgh是壹個標量單位:焦耳(j)
(2)重力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
w重量=-δ EP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通過重力做功來測量的。
(3)重力做功的特點:只與初始和最終位置有關,與物體的運動路徑無關。
重力勢能是相對的,與基準面有關,壹般以地面為基準面。
引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與參考平面無關。
(4)彈性勢能:物體因變形而擁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於壹個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與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性勢能的變化用彈性功來衡量。
6.機械能守恒定律
(1)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總機械能:E=Ek+Ep是標量,是相對的。
機械能的變化等於無重力功(如阻力做功)
δE = W非重量
機械能可以相互轉化。
(2)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時,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不變。
表達式:Ek1+Ep1=Ek2+Ep2。只有重力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