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口浮色
崖口浮色源於清代“扮菩薩”的習俗,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它是壹個集冶煉,機械,造型藝術的人和事物,刺繡,繪畫和其他民間藝術。2008年,丫口飄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保護傳承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農歷五月初六,“龍王生日”是崖口舉行浮色巡的日子。《慶未來》《劉晨采藥》《觀音伏哪咤》等四十板,生動精致,每版浮色前有頂牌,後有傘。色芯充滿活力,裙擺飄飄,伴有舞龍舞獅和各種民族舞蹈雜技。
紅樹
紅樹林生長在海洋與大陸的交界處,在凈化海水、防風防浪、維護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的美譽。埡口有全市最大的紅樹林,這裏樹木蔥郁,白鷺是壹個頂級的天然“氧吧”。
數千英畝的稻田
金色是秋天特有的顏色,但在埡口村,金色意味著豐收和忙碌。新收割的稻谷被運到打谷場,反復晾曬,最後裝箱入庫,壹年的田間工作差不多結束了。打谷場上,陣陣谷香,描繪著千百年來埡口人民辛勤勞作的美好畫卷。
荷花基地
每年7-9月,南朗荷花基地的數百株荷花都會開放,從小河的露點,到纖細、芬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