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民歌唱到,“蔡東府上有獸頭,門口有石獅張口,官掛匾栽旗桿,民獅歇炕上。”據說春秋戰國時期,綏德的石獅就出現在了農家的炕上。誰生了孩子,他就造壹個作為孩子的保護神,把孩子綁起來不掉炕。石獅是好運的象征。綏德縣無定河上有座橋,建於1987。它長300米,寬14米。橋的兩端各有兩個亭子,兩對壹人多高的石獅子,以及雕刻精美的龍燈。最具特色的石橋上有1008只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石獅子,因此得名千獅橋。
無定河和大理河將綏德城分為三部分,千獅橋與這三部分相連。綏德人對千獅橋有著特殊的感情,這是綏德人智慧的結晶。在綏德人眼裏,千獅橋是標誌性建築。在這裏,大家都知道千獅橋。時遷大橋連接老城區和新區。是典型的多孔石拱橋,橋面不寬。但在甲板兩側的立柱上蹲著壹只小獅子,栩栩如生,形態各異。有的把球踢向天空,有的傲然挺立,有的舔小腿示愛。綏德人的情感就是這麽豐富細膩。我仔細數過,千獅橋有1080只幼崽。綏德的泥瓦匠自古就有。當地的石頭質地很好。自2000多年前的漢代起,這裏就開始流行石雕。綏德最早的石匠是炕上的石獅。在民間主要用來綁小孩,壹方面防止小孩爬下炕,另壹方面可以當玩具。炕上的石獅子大多是當地工匠即興創作的。壹般都是不夠大但是足夠小,和舊政府門前的石獅子有很大區別。炕上的壹些石獅子,祖祖輩輩都拴在孫子身上,被視為家中之寶。從某種意義上說,炕上的石獅子就是孩子的靈魂,每壹只石獅子看起來都是孩子,這本身就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期望。
然而,近年來,綏德千獅橋遭到人為破壞。橋兩邊欄桿上雕刻的壹些石獅子,頭部各異,很多都被各種顏料塗得面目全非。前段時間,筆者帶兒子去綏德的千獅橋遊玩。但我看到橋頭很多石獅的下顎或耳朵都被嚴重損壞,甚至有五六只石獅被連根拔起,只剩下光禿禿的柱子、橋頭的算命先生和圈圈賭博。韓世忠將軍的石雕成了野廣告的集散地。令人痛心的是,破壞如此嚴重,與此時的現代文明格格不入。我和兒子分頭數了數雙方,67個石獅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令人發指。甚至明目張膽地做壹些不文明的事情,都是不可思議的,這不僅與城市文明格格不入,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們的壹種恥辱,抹黑了我們的城市,暴露了陋習。另壹方面也說明城市建設不僅僅是政府的事,還需要廣大市民積極參與保護。市政府提出的“雙創”工作,需要熱心市民譴責和制止那些破壞分子和陋習。只有這樣,我們的城市才會越來越好。
綏德石獅展現了生活中最可愛最鮮活的魅力,是真正的寫意傳統,純粹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