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國學應該學什麽?
什麽是經典閱讀?什麽是道德經典閱讀?“經典”、“道德經典”、“道德經典”是什麽概念?著名國學大師熊春錦先生告訴我們,“國學”壹詞出現在20世紀初。源於西學東漸(洋務運動始於清朝,五四以來有所改革。)句號。壹群愛國者為了保護我們民族文化的特色不受西方思想的侵蝕而提出的。總結起來,國學就是把我們國家和民族區別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各種理論的總和,表現在思維方式、哲學、文化、藝術、科技、信仰等等方面。熊春錦先生認為,古典閱讀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經”的閱讀,壹類是“典”的閱讀。對於“經”的定義,其層次高於“典”。從歷史上看,根據文化體系特別是人文體系的發展,《經》是世界各民族在精神營養和後天智慧上同時能夠發揮教育作用的典範或文章。看看中國的經典,看看世界壹流的經典。它們大多都有壹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能夠包容我們的立體知識,為我們提供精神營養。或者說,他們可以在太極圖的中心跨越陰陽的和弦,同步提升我們的智與慧,讓智與慧兩個系統同步提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腦負責記憶、思考和判斷,而頭腦負責感覺和捕捉直覺。要想在這兩個層面上提高人的知識、文化、素質,就要重視對“經”的閱讀。熊春錦先生在“正典”中的作用,側重於反映歷史前輩們以大智慧制作的壹些文字記錄,這些文字記錄基本上處於知識層面而非文化層面。換句話說,文化內涵更少,它沒有壹些同時經歷陰陽的知識或營養,包括黑與白。它沒有雙重作用,只有單方面作用。也就是說,《正典》包含了更多的泰白螭。而且現代社會的人所解釋的“點”的概念,通常已經改變了古代對“點”的定義。現代人對“典”的壹般定義是,用古代定義的“書”的概念來平等地分析和理解“典”。社會上普遍所說的經典,在經典的體系中已經成為書籍的代名詞。我們也要註意學術和流行的這種區別。到了現代,很多人在學習中把“書”當成了“經”,更不用說“經”了。對於我們來說,人們往往更重視後天獲得的知識,而不太重視直覺和靈感。所以在我國的歷史時期,國家強大,政治清明。比如漢代的“文景之治”,這個時期用《黃老》的經典來指導官員讀書,並根據這個經典選拔人才治理國家,帶來了文景之治的輝煌。到了漢代,由於漢武帝的專制作用、董仲舒的禁字令、田粉(時任漢武帝丞相、叔父)出面,共同清《黃帝四經》,將接近原著的五千字版《老子》反譯成《道德經》,並對經文內容做了壹些修改,成為後世《道德經》的段落。但是到了唐朝,在這種背景下,依然用老子的五千字來教育全民,依然帶來了唐朝的輝煌,而這種輝煌至今在世界各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這壹良好的歷史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正重視經典閱讀教育的人,不僅可以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質,而且對社會的繁榮也有很大的幫助。但宋明以後出現了八股文,只讀“書”而不讀“經”,只讀“四書”而不崇尚經典,最著名的《易經》也從“經”中被淘汰。此時,中國的教育基本進入了僵化期。所以,當歷史發展到五四時期,必然會出現反對讀“書”的歷史現象。當時由於西方文化的湧入,人們壹下子從八股的禁錮中清醒過來,也出現了壹些“把孩子用水潑出去”的現象。以我們現代人對讀“書”和讀“經”的理解來說,讀“書”和讀“經”在社會上基本上是同時出現的,從上世紀末就開始了。但如果只看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書”,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人文素質和品格,對我們來說似乎是不夠的。因為全國有的地方搞了十年,有的地方搞了七八年,所以專門選了書籍等經典來引導孩子進行德育。到了壹定的層次和階段後,由於書籍的深刻內涵和對精神層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能對孩子進行性格上的培養和教育,而內在物質能量的提升卻受到道德心智和益智同步發展的影響。誰能把“經”和“術”恰當地結合起來進行閱讀,誰就能突破這個瓶頸階段。就像臺灣的王財貴教授,他是如何推廣經典閱讀的?在中國大陸,他提倡讀“書”而不是讀“經”,但如果我們看他自己的講話,有壹個現象:他指導兒子讀“經”,尤其是讀《老子》五千字,使他原本智障的兒子改變了現狀。這個兒子七八歲了還在流口水,壹開始表達能力和思維水平都不好,但是他利用壹個暑假指導兒子背了五千字的老子。於是,他的孩子的聰明和智慧同步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通過他自己的例子和國內很多這樣的實驗,這些年總結出來的經驗證明,如果讀“書”,只讀“壹千字”。《弟子規》等關於“書”的內容,可以對孩子的品德起到比較好的規範作用,但在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真正改變孩子的智慧方面,卻遇到了明顯的局限,效果並不好。如果把“經”和“書”結合起來,特別是對八歲以後的孩子,不僅能塑造品德,還能獲得智慧和營養。他們的智力水平也上升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因為“經”中有精神營養能量,這種能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卻客觀地組合在古漢語的詞語結構中。只要我們大聲朗讀,就能激活壹些連接我們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門窗。壹旦這個倉庫通道被激活,這個角色的創造和從大自然中獲得的能量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這也是在大量經典閱讀推廣中獲得的壹些經驗和驗證。在“經”和“書”兩個層面上,只有抓住這兩點,才能在教育過程中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道德規範和道德品質,也才能提高孩子後天學習知識的智力能力。我就是這麽教育孩子的。妳看,大家壹說易經,大多以為是地攤,我們中國都以為是易經。但是為什麽在西方,人們看到《易經》就認為它是壹門科學,西方很快就把他的數學理論和科學理論結合起來,產生了大量的發明。西方人能從簡單的符號中理解科學道理,我們卻無法理解。原因在哪裏?事實上,中國經過八股教育後,我們缺乏直覺和靈感,無法從祖先最簡單、最原始、最接近的符號中解讀出深刻的科學道理。所以,如果真的能培養我們全民族和孩子的直覺和靈感,就應該用原汁原味的道德經去讀,這是老子五千字的初衷。所以孩子要開始讀老子的道德經和道經,比如易經。他主要是開啟每壹個孩子的科學心智,用最簡單的方式運用自己的直覺和靈感,發現天地之間最基本的運行規律,從而演繹、認識自然、認識世界。熊春錦先生認為,《道德經》的原始模式是以德進道。只有當我們擁有美德的品格和能量時,我們才能理解自然法則。同時,掌握易經進行推演和計算,基本上構成了我們道德根文化的壹個體系。為什麽在16世紀以前,我們民族在綜合國力和科學發明創造方面壹直領先於西方?然而,16世紀以後,我們民族的創造力明顯萎縮,落後於西方國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不註重培養民族精神中的直覺和靈感,只註重通過後天的智慧學習前人積累的經驗,缺乏發明創造的能力。因為發明創造是基於前人的知識,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直覺和靈感產生的發明創造。“以德引經”是我國學者熊春錦先生提出的“以德引經”的概念。基於道德品質的培養,閱讀經典可以為善良的道德精神提供食糧。所以,孩子學習國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和提升孩子的品德,培養孩子的感恩、博愛、忠孝、寬容、自慮,通過期間對孩子德、智、慧的全面教育,形成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善的道德能量,啟迪孩子與生俱來的智慧,讓孩子在接受聖賢文化同步的同時,擁有睿智的頭腦和良好的品格。物質文明的發展離不開人的創造力,創造力來自於人的“智慧”(直覺、靈感),正是智慧通過智慧產生新發現、新思想、新發明、新創造。人的智慧必須以德性的能量作為創造力的源泉。家長自身的道德品質,老師自身的道德品質,以及道德品質和能量,家長和老師的學識、學識、對經典的重視和運用,以及明確的道德都很重要。儒家經典《大學》也說:古之欲德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家;想在壹家人,先修身體;欲修身,先正心;要想正確,先真誠;想要真誠的人;先了解壹下;知識存在於事物之中。物盡人皆知,人盡皆知而真誠,真誠而正直,正直而正直,訓練有素而儀表堂堂,儀表堂堂而治理有方,儀表堂堂而治理有方。從田字到庶人,壹是修身。治療結束混亂者,不予治療;厚的就是薄的,薄的就是厚的,什麽都沒有了。這叫知其然,這叫知其然。老子精通大道,孔子擅長俗道。老子居道,用德,玩陰陽,運萬物。鐘繇認為和諧是宇宙間壹切自然事物的道德準則。孔子以道為旨,以德為據,以仁為依歸,遊於藝術之中,懂得生命、家庭、社會健康生存發展的共同道路原理。老學和孔學都是尊道尊德的。他們根據道德經發展自己的理論和思想,闡釋自己理論的最高思想,成為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獨特流派。* * *構成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大道和長島兩派,雖然立場不同,但殊途同歸。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食糧,哺育著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締造者和歷史引領者。因此,兒童經典閱讀要把握好三個關鍵:選擇能培養兒童德、智、慧的經典。用老子的德道經典,萬經之王,構建道德心智,開啟智慧之門;利用《周易》對自然規律的揭示,開啟智慧心靈,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用《大學》、《中庸》、《論語》來培養儒生的性格和品格,成為入世後的精英。利用《黃帝內經》始祖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生命科學人才;用弟子規、三字經、格言來規範和約束後天意識,培養品德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