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暢和和尚已經在路上走了好幾天了,每天早上都這樣數。壹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壹個逃跑的好辦法。
晚上,他們住在壹家客棧裏。吃飯時,和尚試圖勸李暢喝醉,躺在床上睡著了。和尚去找了把剃刀,把房間裏的長發剃掉,自己解開綁在房間裏的長發上,跑了。
第二天早上,典獄長醒來,開始例行盤點。他摸了摸行李:“行李在這裏。”再摸摸文檔:“文檔在這裏。”“和尚...哎,和尚呢?”典獄長嚇了壹跳,但他突然從鏡子裏看到自己的光頭,感覺到綁在身上的繩子,於是高興起來:“哦,和尚還在。”但突然我又慌了:“那麽,我呢?我去過哪裏?”
這是壹個笑話,用來指人有時候對自己不能有壹個清晰的認識。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去哪裏?這些問題始於古希臘,人們開始自問。然而,時至今日,人們並沒有得出壹個滿意的答案。
只是蘇麗珂東坡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們常常以同樣的方式認識自己。明明站在這座大山裏,卻就是不知道它的本來面目。很明顯,妳有自己的“自我”,但妳不能自悟,或者妳只是有壹個模糊的認識。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認知。知己知彼很重要,就像老子說的“知己者強。”壹個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為他知道如何揚長避短,如何發揮自己的潛力。
但是,壹個人要真正了解自己,是很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反思自己,也不可能壹直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人才需要借助外部信息來認識自己。由於外部世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個體在認識自己的時候很容易被外部信息所暗示,卻無法正確認識自己。
所以,人們常犯的壹個錯誤就是,容易相信壹個籠統籠統的性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很空洞,他還是認為這反映了他的個性。曾經有壹個心理學家,用了壹個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通用句子,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大部分大學生認為這句話很準確地概括了自己。看看這段話是否適合我們。
“妳真的需要別人喜歡和尊重妳。妳傾向於自我批評。妳有很多能力可以成為妳的優勢,但妳也有壹些缺點,但妳通常可以克服它們。妳和異性交流有些困難。雖然妳外表看起來很平靜,其實內心很焦慮。妳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做的決定或者做的事情是否正確。妳喜歡生活中的壹些變化,討厭被限制。妳以能獨立思考為榮,沒有充分的證據不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妳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暴露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時妳外向、善良、善於交際,有時妳內向、謹慎、沈默。妳的壹些抱負往往不切實際。”
這其實是壹頂適合任何人頭部的帽子,太多人喜歡把這頂帽子戴在頭上。這就是認知偏差。
但是,這種對自己的誤解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以算命為例。可以說,很多人在咨詢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話“非常準確”。事實上,那些求助於算命師的人本身就很容易受影響。人在抑郁沮喪的時候,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所以安全感也受到了影響。
壹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心理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比平時更強。此外,算命師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能夠稍微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會立刻感受到壹種精神上的慰藉。算命先生接下來的話,壹般無傷大雅,會讓求助者信服。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真正認識自己呢?
這就要求我們無論外界環境如何,都要經常認真的反思自己。曾子說:“我每天自救三次。”正是通過有規律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我們才能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變化。聽聽別人的意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時候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但是在聽了別人的意見之後,妳必須做出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說,妳永遠不能把自己的大腦交給別人,要時刻保持自己清晰獨立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