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足球改革的深入,抓青訓、抓基礎已經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註。由於本土青訓教練的缺乏,包括社會青訓、學校足球甚至俱樂部青訓,不得不從國外引進很多“洋教練”來解決這個問題。
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地方出現了“假洋教練”等問題。如何規範引進國外優秀青訓人才,更好地推動我國青少年足球訓練的發展,成為當前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假洋教練”風波的背後
維克多(化名)是壹名留學生。他來中國半年後輟學,在河北壹家半職業俱樂部踢球為生。此外,他還擔任教練,教孩子們踢足球。雖然他沒有任何教練證書,但維克多的求職並不困難。
當被問及是否知道執教需要資歷時,維克托說:“我也知道這是不對的,但很多人都在這麽做,而且似乎沒有什麽風險。教孩子踢足球不是壞事。”
“現在市場上對外國教練的需求很大。很多家長都覺得中國足球不行,更別說教練了。外教也可以讓孩子接觸外語,所以家長願意找外教。壹些青訓機構外教的課費可以達到中國教練收費的兩倍。”北京壹家青少年培訓俱樂部的總經理承認,不合格的教練(像維克托)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的情況並不少見。
“家長和學生很難區分外教的水平,中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在這個過程中,留學生,想賺錢的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出現了這個所謂的假洋教練。”總經理說。
重慶壹位校園足球教練透露,足球市場紅火後,很多英語培訓機構的外教也跳槽去做足球培訓。“甚至還有壹個美國人,艾文,在重慶賣面。他壹般和我們壹起踢野球,去青訓壹段時間。還有網上貼的《小面館老板執教重慶首家外資足球學校》的報道。”教練說。
據了解,壹名擁有歐足聯B級或A級教練證書,並有在華青訓經驗的外籍足球教練,月薪約為18000元至40000元,加上手續、翻譯、住宿等費用,總成本會更高。
“而那些足球發達國家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踢球。培訓機構請壹個能踢兩腳的老外來充門面,往往花費不到壹萬。有的兼職甚至要3000元、5000元。”壹位業內人士表示。
“相比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假洋教練現象更為突出。2017,遇到壹個經紀人給我推薦,說只要用老外的臉,假證就行。”中部某縣級市壹家青訓機構負責人說。
證書的真實性能被認可嗎?某地級市足協負責人表示,世界各國的教練體系都不壹樣,即使是基層地方足協層面,也很難區分,只能通過培訓來把關。
壹位在中國工作了三年多的英國足球教練說,很多人覺得來中國當教練太簡單了,這也是出現假外國教練的原因之壹。“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足球發達國家,教練過剩,很多人很難找到教練工作。聽說中國足球市場火爆,我也來碰碰運氣。他們中的壹些人沒有任何執教經驗,也不了解中國。”
“我遇到過只教孩子說英語,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外國教練。小隊員沒有得到與學費相匹配的優質訓練,練錯了比不練更可怕。假教練較低的工資也拉低了市場,擠壓了真教練的生存空間。中國足球最終成為最大的輸家。”教練苦澀地說。
真正的“非法打工”外籍教練
"在中國,壹些外國足球教練非法工作已經成為常態."這是2065438+2008年2月刊登在英國足球教練招聘網站上的壹段話,在圈內廣為流傳。
馬特·沃德認為,這與中國對工作證的要求以及足球行業的特殊性有關。根據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等有關部門發布的《外國人在華工作分類標準(試行)》,外籍青少年足球教練屬於外籍專業人員B類,申請工作許可的申請人須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和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
“但是考教練證和大學沒關系。歐洲和世界上有很多足球教練沒有大學文憑。很多職業球員出身的教練可能沒上過大學,但這不代表他們不是好教練。”馬特·沃德說。
西班牙主帥羅德裏戈·恩裏克的情況就不壹樣了。2016年8月,擁有歐足聯A級教練證書,完全符合工作簽證申請標準的羅德裏戈,通過西班牙經紀公司來到成都執教。令他驚訝的是,公司並沒有按要求為他辦理工作簽證。
不僅如此,羅德裏戈表示,自己的薪資福利與經紀公司之前的承諾不符。俱樂部先把所有費用支付給經紀公司,他只能拿到其中的45%,另外55%被經紀公司拿走。
當被問及為何不起訴經紀公司時,羅德裏戈表示,“我不懂中文,也不知道(我和經紀公司簽訂的)合同在中國是否合法。我們的手被綁住了,我必須賺錢養家。我哭過很多次了。”
羅德裏戈表示,據他所知,遇到類似情況的西班牙教練並不是個例。他的兩個同事出於同樣的原因選擇離開中國。
“足球經紀人非常重要,但中國的經紀人制度並不完善,”中超某俱樂部負責青訓的副總經理說。職業俱樂部也有這種先吃原告後吃被告的行為。"
“我們很早就提交了申請,符合要求,但壹直沒有通過,希望在他的旅遊簽證到期前辦好。”該負責人表示。
“為了滿足各種規定,我們在這個工作簽證上花了很大力氣,人力和時間成本都很高。”長沙騰躍足球俱樂部董事長譚迪說。
“工作簽證是壹個法律問題,每個人都必須遵守。但是,從未來來看,如果中國想要更多優秀的職業教練,他是否可以在審核中以教練執照為標準,而不是大學文憑?”馬特·沃德(Matt Ward)呼籲,“很多教練來到中國,很快就離開了,因為他們需要承擔非法工作的風險。如果中國想要更多能長期工作的高水平外教來提高足球水平,這個問題需要解決。”
上市,擦邊球,“楊青訓學院”真假?
“我承認有國外職業俱樂部在中國認真做青訓,而且做得很好。但是有些職業俱樂部來中國就是為了賺快錢,收上市費。”壹位國內某英超俱樂部授權的青訓營負責人說。
據報道,國內壹些青訓機構、體育公司每年會向國外職業俱樂部支付654.38+萬至40萬元的掛牌費,以俱樂部的名義授權開辦足球學校。但這些青訓營和俱樂部的實際關系只是名義上的。
“俱樂部並不關心這些授權在中國上市的青訓營,因為他們不需要付出任何投資,都是由中國公司運營的。他們也不關心青訓營的質量,教練和俱樂部也沒什麽關系。即使壹些教練確實來自英國,但他們中的許多人沒有經驗,被派到這裏只是因為中國需要他們。這是很常見的。上市的青訓俱樂部往往收費較高,但並不意味著這樣就能為小球員提供更高質量的訓練。”該負責人表示。
“他們連俱樂部的正品球衣都不願意提供,我們只好在淘寶上買。”負責人笑著說。
據了解,巴薩俱樂部在國內開了幾所足球學校,分別在青島、成都、海口和雲南昆明,其中沒有重慶。
社會青年培訓體系的發展與未來
據中國足協官方統計,截至2019年5月,我國社會足球青訓機構數量從2015年的1983家增加到6951家,四年間增加了4968家。2015足改方案的頒布,極大地刺激了足球培訓市場的增長。
社會足球青訓機構的興起,成為校園足球、職業足球、職業足球之間的重要紐帶,是中國足球“五位壹體”青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個職業俱樂部的青訓部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多,俱樂部選材也更容易,其中社會青訓機構的作用不可或缺。
“坦白說,作為市場化的青訓機構,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對我們)的約束力不大,市場監管部門確實有約束力,但市場監管部門沒有能力審核教練的職業資格。”壹家社會青年培訓機構負責人說。
對於如何解決問題,不止壹家青訓機構從行業發展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如果大力整頓,擔心把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市場拉低,那就死定了。與其糾結於假教練之類的,不如向家長和學生宣傳什麽是好的培訓和教練。如果社會形成共識,自然不會有假教練的生存空間。”
中國足協和眾多地方足協也在積極引導社會青訓機構的發展,旨在通過足協品牌青訓機構的認證和官方比賽平臺的搭建,推動行業規範的建立。截至2019年5月,在中國足協申報系統中註冊的社會足球青訓機構數量在2019年達到816家,比2018年增加183家。
除了管理體制和機制,有業內人士表示,假洋教練更多反映的是國內教練,尤其是青訓市場教練供不應求的問題。問題的核心是中國缺少自己優秀的青訓教練。
“如果國內的教練水平不能有質的提升,家長自然會傾向於選擇外教。”壹位資深從業者說。
“現在的情況很矛盾。退役的職業球員或者梯隊球員,文化水平不好。有壹次永川舉辦C級教練培訓班,有兩個職業選手,反正寫不出教案。另壹方面,教孩子踢足球,必須示範動作,即使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教練也做不到。教練差距太大了。”重慶永川足協副主席田靜說。
同時,教練員分布存在地區不平衡。“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學院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其畢業生是從事青訓行業的主力軍。我們同學畢業後基本都留在了市裏,願意回到稀缺的區縣,其中足球專業的就更少了。如果要在區縣發展足球,問題就大了。”壹位體育院校畢業,在壹線城市工作的青訓教練說。
根據中國足協的統計,自2015以來,以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的B、C、D三類教練的訓練場次和數量都有了很大的增長。總的來說,四年間(2015-2018)教練數量增加了近3.8萬人,但仍不能滿足我國足球市場的需求。
“因為發展基礎太薄弱,歷史欠賬太多,現在的發展還是滿足不了快速成長的教練的需求。旺盛的需求也催生了各種各樣的教練培訓班和大量的教練‘多國部隊’。社會足球青訓機構教練員隊伍普遍薄弱,缺乏行業規範和標準,有待進壹步完善。”中國足協官員說。
“中國足協近年來實施了壹系列措施,完善國內教練和國外教練在中國的相關制度和管理規範。同時,經過壹系列嚴格的檢查,中國足協成為第二個被授予《亞足聯教練員公約》職業資格證書的全國性協會。教練員培訓制度和註冊管理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各地會員協會也按要求開展了外籍教練在華資格認定工作。”中國足協技術部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