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

來源:51教育2005-9-12 9:21:30瀏覽:186。

陶行知先生是中國近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批判和創造精神的教育先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現實的教育實踐和知行合壹的道德風範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和“後世楷模”。

當我們滿懷信心地跨入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新世紀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深感肩上的擔子和責任重大。面對世界科技迅猛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精神提高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的高度。教育在培養創新精神、培養創新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江主席把“創新”與民族興亡、國家存亡聯系在壹起。創新不再僅僅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而是決定著我們的生死。因此,在新世紀,以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體制、創新教育方法和模式作為教育改革的主題,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共識和趨勢。在新形勢下,聯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論來看待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他富有時代精神、創新精神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見,體現了當今素質教育的精髓,成為我們不斷汲取教育改革營養的源泉,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生活教育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其精神內涵非常明確,那就是大眾教育——為了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教與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人人為師,都是他教育思想的體現。他認為,脫離生活和勞動的傳統教育會扼殺孩子的身心發展,結果會培養出壹群沒有創新精神和勇氣的無用的“書呆子”。聯系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們顯然做得還不夠。師生關系的家長式作風沒有改變,學生依賴老師的被動學習方式,仍然是主流。雖然我們知道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精神,應該讓學生主動學習,但是目前的教育環境、教材、課程標準、作息安排都不利於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不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發揮。在老師居高臨下、學生坐式教學方式、大量教學內容和急於求成的壓力下,學生無法自由分配學習時間和選擇學習內容。在如此沈重的壓力下,學生自然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就會喪失。怎麽能談創新呢?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我們改革這種教育弊端指明了方向。我們的教育必須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進入社會和生活,要給學生提供更多自己動手、動腦的機會,給他們更多選擇的機會,包括學習時間、學習方法、學習內容的選擇,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開展實踐、探索和創新活動。相應的課程設置、教育內容和教育模式也要貼近生活教育理論。只有這樣,陶行知“解放學生的頭腦和雙手”的教育思想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江總書記提出的“教育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

“千千萬萬個老師教人求真,千千萬萬個學生學做人。”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至理名言,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恒主題。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世情突變的時代,“教人求真”更有現實意義。其意義是雙重的:壹是“知行合壹”。我們的教育歸根到底要培養什麽樣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麽,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什麽?這是壹個揭示教育目的真正含義的問題。這裏要強調的是,在關註知行合壹(德智體)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即如何讓學生知行和諧,真正讓學生“學會做人”,成為真、善、美的人。我們知道,從認識到行動是壹個復雜的道德品質的心理過程。當代青少年思維活躍。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他們會想“我活著是為了什麽?”於是,人生觀的問題就產生了。他們很難正確地把生活的近期和長遠發展結合起來,形成成熟的心理。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幫助、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以及在這種人生觀指導下確立的道德、品質和意誌。第二,探尋真相。我們生活在壹個信息時代,學生接觸到的信息和更新的知識都在快速變化。面對這些,學生既感興趣,又難以應對。興趣是探索真理的關鍵,但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被各種難題所迷惑,被各種非本質的自然現象所糾纏。這種困惑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正確引導和積極鼓勵。當學生已經努力解決了各種問題,理解了事物的本質,就會感到興奮。這種興奮是對學生迷茫的否定,是對學習探索活動的肯定。它所帶來的喜悅和愉悅體驗,可以醞釀壹個人的自信感和尊嚴感,進壹步強化自己的探索行為,從而激勵自己繼續進行新的創造。

“帶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畢生致力於人民教育事業,探索中國教育光明之路的生動寫照。他認為教師應該“做出前人沒有做出的,而今天未知的”,主張教師應該是發明家而不是老師。6月1943 165438+10月,新華日報刊登了陶行知的創作宣言,熱情謳歌創作精神,鼓勵人們要有“無畏的斧頭”、“智慧的利劍”、“金剛的信念和意誌”、“向創作之路進軍”。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這種教師觀,正是我們當代教師應該追求的。原因很簡單。第壹,老師不是在天堂,學生面臨的挑戰是壹樣的。教師應該先於學生獲得這些技能和素質。否則,他無法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關心。這裏的關鍵問題是教師要有明確的辯證觀,即要理解個體生存發展與關心他人、為他人做出貢獻的辯證關系。教師要以親身經歷和體驗來啟發學生理解這種辯證關系,使學生的生存建立在造福大眾而不是單純造福自己的功利目標上。其次,創造性的教師可以培養創造性的學生。老師應該是“授人以魚”,而不是“授人以漁”。因此,陶行知先生不顧保守勢力的反對,將“教學法”改為“講授法”。他認為“老師的責任不是教,而是教,教學生學習。”"教學方法必須以學習方法為基礎."他的這些教育思想啟示我們,教師要更加註重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重視學習方法的研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是為了不教”,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人生在世,天地各有稟賦。為壹件大事而來,做壹件大事。”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壹首詩,題為《勉勵自己,勉勵同誌》。他自己的人生就是不斷追求真理,學習做壹個真正的人的典範。他善於從中國國情出發,創造性地開展教育工作,探索和開辟了中國新的教育道路,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他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努力工作,奮鬥了壹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豐富的教育遺產,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為精神世界的開拓者,智慧領域的播種機,人類文明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