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涪陵水沿岸的人文歷史

涪陵水沿岸的人文歷史

涪陵水沿岸的人文歷史

最早記載溺水的是東漢班固寫的《漢書》(寫於張寒開國初年公元76-84年):“南屏、耒陽、孤山,溺水而出,北至湖中,過二郡,行七百八十裏”。

鐘山是指鐘靈山,位於新田縣西北部,與寧遠縣接壤。

顏就是現在的衡陽。西漢至東晉,在衡陽市東郊設立陵縣。

在《漢書》中,發源於涪陵山至貴陽以下的水系稱為“湧水”,湧山是湧水的源頭,但其他相關水系並無記載,主要與當時的涪陵郡、涪陵侯、東漢以及當時的科技手段有關,為的是紀念淹死在此水中的流行湧。

稱鐘水為涪陵河,是因為上世紀中葉以後涪陵河流域水利開發時,鐘水被認為是涪陵河的主要源頭。有人把中水歸入涪陵水系,稱中水為涪陵水。

把貴陽段的涪陵河稱為對先賢的尊重,把嘉禾、蘭山段的涪陵河稱為對歷史文化的拋棄,其實是值得商榷的。

[1]

主流概況

涪陵水的位置和走向

發源於藍山縣的仁興山,經嘉禾、桂陽,在長寧縣和耒陽市交界處流入湘江。流域面積6623平方公裏,幹流長度223公裏,平均河床比降0.8‰。流域控制郴州市臨武、嘉禾、桂陽三縣大部分地區,郴州市雨水收集面積3326.5平方公裏。

[2]

海德河

中水,又稱鐘陵水,是湘江的支流。

它由順水和水君匯流而成,在郴州市嘉禾縣被稱為中水。

發源於茂君鎮井灣村入海口,流經茂君鎮、太平圩鄉、土市鄉,再經嘉禾、桂陽、常寧流入湘江。

沿途有漢江水、水源屋水、出租車水、薛佳水、色源水、蘭溪水、湛溪水、越溪水、梅溪水等,全長27.5公裏。

據嘉禾說。

涪陵水發源於藍山縣,上遊有兩條支流,即東部的順水和西部的水君。順水壹般是正源。

順水,又名秀水。

是湘江支流夷陵陵水的主要源頭。

起源於所有城鎮的山麓。

自南向北流經鎖城、塔峰、茂君三鎮,在茂君鎮井灣村兩河口與水君匯合,流入中水。

沿途從橫江、羅家洞、沙坪、紫梁園、高梁園、仙姑巖、團圓、上東、西坑、排田、獨羅廟、流沙、英溪、孟茜等地註水。

全長53公裏,流域面積486平方公裏。

據說這裏是舜帝南巡時沿河而行的地方,因此得名“順水”。

毛,又名。

它是涪陵水的源頭之壹。

發源於臨武縣都龐嶺、銀隘窩嶺、倒金塘大山及西山山麓,自南向北流經江東瑤族鄉至毛均鎮井灣村兩河口匯合處,入鐘水。沿途註入池塘水、苦竹沖廁水、蘆田水、東河水、曹溪水、理子水、田軍水、華陰水。

全長37公裏,流域面積314平方公裏。

因支流蘆田河、李子口河、田軍河在茂君匯合,故名“水君”。

[3]

中水段

在嘉禾縣稱為中水,河段為永州市藍山縣中和圩附近的水君與順水交匯處至郴州市桂陽縣星子山鎮山腳附近新田河註入處。

我縣以藍山馬入境,到達前橋12km,經石橋石鼓元元灘出貴陽,全長46.9km..

有下車河、伏口河、花溪河、林靜河、倪超河、道人嶺河、白石溪河、南裏運河、楊梅溪河、馬托溪河、石巖河、希澈河、大成河、石門溪、村尾河、漢石溪河、奇峰牧牛河、石鼓元溪。

[1]中水河自南向北流經嘉禾縣車頭鎮、珠泉鎮、田心鄉、譚平鄉、石橋,全長46.9公裏,流域面積407.43平方公裏,年均流量2537.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拜泉河、黃石河、石巖河、大成河等。

[4]

鐘靈水段

涪陵水發源於藍山縣麻鄉仁興山,從縣城西部嘉禾縣與桂陽縣交界處的源潭河大壩進入貴陽。

向北流經兩江口、龍泉灣、飛仙橋、巖口、何家渡、上粉渡、七公橋、長江尾、蛇人渡,經成仙橋、黃田、十八灘,進入常寧、耒陽。幹流長115公裏,多年平均徑流量1.49億立方米。河流流域。

主要支流有新田河、觀水河、黃石河、金利河、蛇石水、張世水、師洋水、盧野河等。

涪陵水平均比降2.5%,河床全是泥沙和卵石,局部可見巖底。

中上遊為丘陵地帶,銀河鄉為低岸平原,下遊為山區。

因為河床低,很難利用這條河。

縣城解放前。

水是貴陽的主要出境通道,大部分物資從這條通道進出縣城。

新中國成立後,60年代末在其上遊修建了費縣河壩和玉田河壩,水運逐漸減少。

歐陽海水庫大壩在1970處建成後,出水渠斷流。

[5]

涪陵水,俗稱蛟河,發源於藍山縣南部的人形地區,流經嘉禾、桂陽,註入歐陽海水庫,再繼續北上,進入耒陽市羅渡鄉黨田村。自南向北,沿羅都、仁義、南靖、薊縣、潭柘江邊界流過,成為耒陽市與長寧縣的天然界河,隨雷而下。

全長223公裏,流經耒陽66公裏。

全流域坡度0.76‰,耒陽坡度0.34‰,平均寬200米。

全流域面積6623平方公裏,占耒陽市627.9平方公裏,占全流域的9.5%。

河口年平均流量159 s立方米,耒陽年平均流量130.85 s立方米。

年徑流總量為50.1.5億立方米。

涪陵水過去壹年四季都可以通航。從1966開始,上遊修建了很多大壩引水灌溉農田,枯水期流量小,只能季節性通航。

[6]

又名蛟源河,湘江壹級支流。

出了藍山縣朱蒙山南風坳,從衡南縣向陽黃石鄉黃石村牌坊入境,在嶺河口村匯入湘江。

流界長僅7.5公裏,是衡南縣與長寧縣的天然界河,年平均流量130立方米/秒。

從1966開始,上遊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大壩,特別是歐陽海大壩修建後,灌區需要用水灌溉田地,枯水期沒有徑流。

現在只能季節性通航。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