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得偉大和美麗
苗族銀飾的特點是大美,不言而喻。苗族銀角差不多是佩戴者的身高。
壹半是壹個令人信服的例子。
樁是山,顯雄偉之美;水是壹片海,展現出無限的美麗。
苗族銀飾以其對大美獨特的洞察力,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
註重美觀。
看美麗的重要性,貴州石洞苗族婦女年輕時用逐漸變厚的圓棍來擴大耳洞,以保證能戴上當地流行的圓耳環,並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
有些女人因為耳環太重,耳垂被摳掉了。
當地的耳環只有200克重。
黎平苗族婦女的籃子越重越好。籃子越重,就有八斤多。
以多為美。
苗族銀飾的藝術特色也令人驚嘆。
很多苗族地區講究佩戴銀飾之美。
掛三四個耳環,折到肩膀;穿三四領,無頸套;福字飾、腰飾都戴。
尤其是清水河流域,組合的部分多達數百個,相互重疊,錯綜復雜,呈現出壹種復雜的美。
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中也不難看到。
傣族人的紋身習俗強調紋身面積越大,圖案越復雜,越美觀;求偶期的哈尼族姑娘,全身都是密密麻麻的珠子和貝殼;青海牧區藏族婦女的“龍飾”充分體現了追求偉大和多樣的審美原則;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次,可謂是典型的追求首飾數量。
足見苗族並不是唯壹壹個追求復雜與克制的民族。
值得壹提的是,從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不同時期銀飾對比來看,苗族對大、重、多銀飾的追求從未停止。
尤其是80年代以後,苗族銀飾的發展速度前所未有。
這從壹個側面反映了苗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在這壹段編輯銀飾的歷史。
在明朝以後的幾百年裏,苗族銀飾經歷了壹個演繹的過程,苗族銀飾為了服從民族審美定勢的需要。
結合與變異的民族化過程。
壹是銀飾原有品種全部不接受,有的引進後被淘汰,有的反復改造,面目全非,當然也有基本保留原有特色的。
事實上,任何壹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其實都是壹個不斷加深認識和理解的過程。
其次,苗族銀飾的民族化過程也是壹個創新的過程。
毫無疑問,人的需求是藝術創作的第壹源泉,群體的審美觀念是藝術創作的準則。
苗族銀飾的創新正是沿著這個邏輯發生和發展的。
由於對銀飾的需求,苗族人的服飾審美意識逐漸脫離實用意識,物質需求的依賴演變為審美的主客體關系。
由於群體審美觀念的規範化,在藝術創新的過程中,苗族銀飾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民族個性。
影響和規定苗族銀飾造型的審美觀有很多,那麽最根本的是什麽呢?苗族自古就有“以錢為飾”的習俗,史料也表明“錢”飾和銀飾同時進入苗族服飾領域。
這種以釉為飾的炫耀心態對苗族銀飾的審美價值取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苗族銀飾的三大基本藝術特征,即美為大、美為重、美為多。
編輯本段的銀器工藝。
過程
苗族銀飾的加工都是在家庭作坊裏手工完成的。
銀匠根據需要,先將熔化的銀制成薄片、銀條或銀線,再通過壓、薄、刻、抱等工藝制成精美的圖案,再進行焊接或編織。
苗銀
苗族銀飾的工藝流程非常復雜,壹件銀飾要經過壹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而且銀器本身的造型對銀匠的手工技藝要求極其嚴格,非行家很難完成。
除了是錘砧工作的專家,苗銀匠也是造型設計的專家。
壹方面,苗銀匠擅長從女子刺繡、蠟染圖案中汲取創作靈感。
另壹方面,作為分支中的壹員,也為了在同行中獲得競爭優勢,苗銀匠根據本部門的傳統習慣和審美情趣,註重細節或局部的描寫。
工藝的完善使苗族銀飾日臻完美。
當然,這壹切都必須建立在不觸及銀飾整體造型的前提下。
苗族銀飾在造型上有其穩定性。祖先壹旦確定了形狀,就不能改變,往往形成壹個分支的重要標誌。
苗族婦女裝飾銀,愛它的潔白,珍惜它的純真。
所以苗族銀匠除了加工銀飾外,還要負責去除銀飾上的汙垢和汙物,俗稱“洗銀”。
他們用硼砂水塗在銀飾上,用木炭燒去附著其上的氧化層,然後放在銅鍋裏用明礬水煮沸,用清水洗凈,再用銅刷擦幹凈。這些銀飾品光亮如新。
原料
歷史上,銀飾品加工的主要原料是銀元和銀錠。
也就是說,苗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些年來,積累的銀錢幾乎都被投入了大熔爐。
正因為如此,當地銀飾的銀純度以當地流行的銀幣為準。
比如民國時期黔東南境內以雷山為界,北方的銀料來自海洋,純度較高,南方的銀飾來自二號,質量較差。
20世紀50年代以後,黨和* * *充分尊重苗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每年都低價調撥苗族特銀。
銀飾文化
巫文化主導著苗族銀飾的精神內涵。
在銀飾的各種圖案中,包含巫術和信仰的圖像占據了飾品的主要位置。
比如丹江苗族背上的銀裝,有壹個“祠堂”的形象,這是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圖案。其巫術意義重大,具有統禦全身銀裝的地位。
所以這種“祠堂”的格局,每壹件銀裝都是不可或缺的,壹般是穩定的,不能隨意創造或變形。
銀花頭周圍還有馬背上的騎士,孩子們銀帽子上的偶像,也是。
苗族圖騰崇拜是銀飾的重要形式。
苗族圖騰是幾個與苗族有關的意象。
苗族古歌中,說楓樹生了蝶母(即姊妹榜、姊妹策),蝶母生了十二個蛋,苗族祖先江洋、十二兄弟由鵲鳥孵出。
這樣,與苗族先民有關的圖騰就有四種。
水牛是苗族始祖江洋的兄弟。
西江、石洞、排調苗族的銀角,就是角的圖案。
水牛是稻作農業的主力軍,水牛是祭祀祖先的祭品。
傳說苗族始祖蚩尤有頭有角。
據《說文解字》記載:“秦漢時期,傳說蚩尤耳如戟,頭有角。他和軒轅打架,人不能用角扇人。”苗族人認為水牛是神獸。
雷山苗族人常把牛稱為“牛媽媽、牛爸爸”,逢年過節也不會忘記給牛治病,給牛酒肉糯米。
當他們從銀匠那裏拿回新制作的銀角時,他們不僅會支付工資,還會送糯米,以示對銀匠為自己制作吉祥物的感謝。
當妳把銀角帶回家的時候,妳應該說:“開門,牛來了!”“並準備酒肉慶祝。
苗族人認為楓樹是除天地之外的祖先。
楓樹當然陳列在銀飾上。
銀飾上的掛花多為三角楓葉圖案,也作為中間造型,連接其他圖案。
苗族古歌裏提到的鳥有十多種,幫蝴蝶媽媽孵十二個蛋的喜鵲鳥,據說是燕子的壹種。
它是由被砍伐的古楓樹的樹頂變化而成,所以也被苗族人作為圖騰崇拜。
因此,銀雀是苗族銀飾中極為重要的圖案造型。
雷山丹江主體貘組成的銀簪中有四只貘。中間的做得非常逼真,表情生動,連壹片羽毛紋理都能看得很清楚,而麻雀則抽象簡單。
都勻王思貘簪的主體是壹只寫實的鳥,表情生動。它正在展開翅膀,羽毛微張,嘴裏還叼著壹個銀色的籠子。
幾乎所有的銀飾上都可以看到蝴蝶圖案,如銀圍兜、發夾、銀梳子、耳環、衣飾、衣領、壓領、銀衣片、吊帶、腰鏈、吊墜、手鐲、戒指、煙盒、腰牌等。,因為蝴蝶媽媽是苗族傳說中的母親。
以上圖騰的圖案和造型是苗族銀器不可或缺的。
各種動物和花卉的預期圖案和形狀可以靈活搭配,給銀匠留下了廣闊的想象和創作空間。
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不同。
《山海經-野北經》中是這樣寫的:“蚩尤與黃帝作戰,黃帝使應龍攻冀州野地。”相傳蚩尤是苗族的祖先,但龍是蚩尤的對手。
所以在苗族古歌十二蛋中,“水龍”只是蛋中的壹個,並沒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苗族的歷史文化中,部分地區有招龍受龍的習俗,視龍為至尊。
但是也有很多地區沒有特別的龍崇拜。
石洞龍舟節的傳說可以很好地代表苗和龍的關系:很久以前,在小河口住著壹位名叫包公的老人。
壹天,他帶著孫子九寶下到河邊打魚,老人先上岸。
老人走了壹會兒,突然烏雲翻滾,孫子不見了。
這時,老人不顧風浪,跳入水中尋找孫子。
老人看到水下有壹個舊洞。他偷偷溜進去,看見龍正枕著孫子的屍體睡覺。
老人非常生氣,但他沒有打擾龍。而是遊回岸邊,用火鐮和火草紮下豬尿泡,然後潛回龍洞,放火燒。
然而,火龍洞燃燒的煙霧彌漫了整個清水河。
連續七天七夜沒有陽光,空氣壹片黑暗。
鳥不離巢,雞不啼,牛不耕田,人無法謀生。
兒童座椅只能在屋檐下用木棍和玉米稈玩。
不經意間喊了壹聲:“多敲!更多!”比如打鼓。
這時,天空慢慢放光,大家都很興奮。
很快,壹具四英尺長、水桶粗、色彩斑斕的龍屍漂浮在江面上。
在施濱勝丙村,撈起了龍屍。
全國各地的村莊總是被叫去吃龍肉,然後所有村莊的人都跑去吃龍肉。
沒多久就搶完了整條龍。
勝丙村得了龍首,平寨得了龍頸,唐龍寨得了龍身,榮山寨得了龍腰,掘洞人去得晚了壹點,得了龍尾,楊家寨去得最晚,只得了壹點龍腸。
當人們把龍肉分開的時候,到了晚上,龍魂給大家做了壹個夢,說:“我殺了老人的孫子,我自己也丟了性命。如果妳把我的身體做成杉樹的樣子,在清水河裏劃幾天,讓我重新活過來,我會保佑妳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於是,石洞地區興起了劃龍舟的習俗。
基於這種文化背景,在石洞等地苗族服飾的刺繡中,龍是壹種隨處可見、有善有惡、可以與各種動物“嫁接”的符號。
但是銀飾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比刺繡更大。苗族銀飾中的龍紋多見於頭飾。
特別是女性佩戴的銀角,多為雙龍、珍珠等吉祥圖案。
在衣領上,龍紋比較常見,與其他圖案和動物搭配起來特別豐富。在這裏,龍只是動物家族中普通的壹員,它可以和各種動植物壹樣,在壹個項圈上。
如流行於黃平、貴州凱裏壹帶的:“龍鳳搶寶單層銀鈴領”,壹面浮雕雙龍雙鳳,中間為龍紋圓盒,下緣為貓、鹿、魚、龍紋鈴墜。
再比如貴州施秉流行的壹款鈴鐺銀項鏈。它的鏈體上掛著鳳凰、蝙蝠、老虎、蟾蜍、雞、馬、魚、人和壹串鈴鐺。項鏈中間掛著壹個圓形的盒子,壹邊裝飾著浮雕的牛頭圖案,另壹邊是向日葵圖案。即使在壹把實用的匕首上,也很簡單。
這個龍紋在最低最不顯眼的地方。
也反映了龍在苗族人心目中不同尋常的地位。
苗族有各種各樣的龍,如牛龍、蛇龍、魚龍、鳥龍、豬龍、羊龍、馬龍、蠶龍、蜈蚣龍、地龍龍、蝸牛龍、蝦龍、雞頭龍、雙頭龍、饕餮龍、蛟龍、麒麟龍、穿山甲龍等。
但石洞地區龍的“不尋常”是有條件的。比如小孩子戴銀帽子,比如菩薩、仙女、獅子、老虎、獨角獸,但是沒有龍的圖案,似乎體現了龍的不同尋常。
因為孩子還小,養不起這條高貴的龍。
苗族銀飾中獨特的遷徙文化
雖然苗族銀飾出現較晚,但由於苗族口頭文化的代代傳承,漫長的遷徙遠征過程仍給定居多年的苗族人的生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他們仍然記得祖先遷徙和探險的艱辛和危險,回憶遷徙期間的風景,崇拜祖先的勇敢和堅韌。
因此,他們的銀飾反映了苗族人民長期的運動、遷徙過程和遷徙文化。
比如臺江的銀花頭外,雷山丹江上,就有持刀棍棒騎馬的勇士。
壹件制作精良的銀馬圍裙,由下陷的女子穿著,中間鑲有寶石的鏡子,左右兩側各有七名猛男站在馬背上,頭挽高髻,手拿武器,面對面,造型生動。
這些都是先人在戰場上馳騁,不斷西進的戰鬥場景,表現了石洞人對先人的緬懷。
石洞苗族婦女的背飾銀衣片上也有男子騎馬的圖案。
鹿山還有壹個銀吊墜,掛各種刀,劍,耳勺等。圍著女人的腰,都是那些年遷徙的印象。
此外,獅子這種猛獸和牡丹花,貴州苗族地區從未見過,但臺江、石洞世代的女子胸牌在列,刻有獅子和牡丹花的銀衣片,刻有牡丹獅子圖案的銀手鐲、兒童銀帽,花溪地區未婚女子佩戴的銀鎖胸牌,黎平雙龍、雙石的銀吊牌,都與獅子密不可分,銀飾中常有牡丹圖案,可視為中原苗族先民。
魚是東江沿岸和海邊苗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除了很多孩子的生殖崇拜,魚在《苗方古歌》中唱道:“邦生來吃魚...魚多的是!像方壹樣大的鯉魚。
我這裏有魚給她,單子有點開心。苗族遷到西部山區後,不僅在水田養魚,延續了東部吃魚的習慣,在銀飾上也有充分體現。魚是苗族人從頭到腳各種銀飾中不可或缺的圖案和造型。
苗族銀飾中另壹個獨特的飾品是鈴鐺,經常佩戴在項圈、吊牌、腰飾上,也是遷徙的遺留物。
人在* * * *的環中,走過了壹系列的山山水水,永遠不會分開。
看透封建社會平等觀念的缺失。
苗族銀飾產生於明代以後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
明清時期,人們的服飾和首飾都有壹定的等級規則。
這壹點從明末重要畫家陳洪綬的《Ku龍步周圖》中可見壹斑。
照片裏有三位女士。前面年紀大的是壹位艷麗的女士,另外兩位是年輕的女士。
夫人發髻頂上有壹個發卡頭飾,宮女壹眼就能看出區別。
到了清代,從皇太後到宮女的正式官服和各種配飾的具體規則,都記載在《清惠殿》和《清李彤》卷中,任何人不得逾越。
而同樣生活在明清時期的苗族人,佩戴銀飾沒有等級之分,就像服裝壹樣。
無論妳是村裏的長輩、管理人員、敬酒人、藏鼓頭及其家人,還是普通市民,只要住在壹個小區,大家都可以佩戴壹樣的銀飾。
比如上面提到的黃平苗族姑娘出嫁時的頭飾,極其精美,但並不是女士們的專屬,那個地區的苗族姑娘出嫁時都可以戴。
西江苗族姑娘出嫁壹定要戴銀角。如果他們家裏沒有,可以向親戚朋友借,人家也很樂意借。
這也體現了古代苗族社會傳承下來的原始平等的民族精神。
苗族銀飾有壹種陳列方式。
漢族的首飾只是壹種裝飾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簡化。
大多數女性在現代日常生活中不再佩戴首飾,更不用說銀飾了。
苗族人應該佩戴銀飾,以配合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時刻,如節日或婚禮,它更美麗。
苗族民間諺語說:“沒有銀子,沒有花,沒有姑娘。”有的人在女兒小的時候就開始壹年壹年的給女兒做銀飾,每年積累壹點,存放在專門的木箱裏。
女兒十多歲的時候,在盛大的節日和婚禮場合,都會打扮好展示給同胞們看。
西江的苗族要準備好全套銀飾才能制作銀角。節日期間是否展示銀角,可以反映出女孩的社會地位。不戴銀角的女生,跳蘆笙只能排在戴銀角的後面。
雷山丹江苗族銀花頭圍,要讓佩戴者整個額頭都被銀花包圍。
石東的藤形銀首飾戒指經常捂著嘴,掛著三四個耳環,最重的有四兩。
壹件鏤空的銀色連衣裙,用44枚銀絲縫制在連衣裙正面的背面。
黃平的壹對銀冠重達2公斤多。
從江西山壹對13枚銀排重近2公斤。
很多地方苗族婦女全身銀飾加起來也就兩三百。
這是美麗、力量和財富的展示。
這次展覽帶動了銀飾藝術的交流,使苗族人民的藝術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從而促進了銀飾藝術的不斷繁榮。
苗族銀飾特別註重與服裝的搭配。
在節日和人生重大喜慶日子穿上古裝,搭配全套銀飾,效果完美,更顯雍容華貴,烘托出歡快熱烈的節日氣氛。
日常生活中穿休閑服裝搭配休閑銀飾,方便簡潔大方,方便日常工作。
西江、丹江苗族穿便服,頭飾只用壹個焊有四顆小銀珠的銀簪,既起裝飾作用,又固定發髻。
以上兩個地方的女人只要梳苗髻,都要用這種銀髻。
還有腰牌和腰鏈,不僅有裝飾作用,還可以用來固定腰部。
耳標以前是和便裝壹起戴的,現在年輕女性每天戴耳標的少了。
在農業生產比較發達的石洞地區,還有第二種服飾,在壹些禮儀場合穿著,配以相應的銀飾,既端莊又方便行動。
另外,在銀飾本身的圖案搭配上,壹般強調對稱。
比如背面有銀色外套的銀片,各種動物圖案壹邊壹個,孩子銀帽子上的偶像也是對稱的。
但在發簪上,往往有不對稱的造型,使銀飾更加靈動,呈現出生命的自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