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得到漢獻帝後,開始對外發號施令,袁紹卻不可能聽從這麽壹個小軍閥的擺布。他開始要求漢獻帝遷到自己的地盤,但是曹操認為他不放人,袁紹就會來搶。果然不出曹操所料,袁紹在未得到曹操釋放的回復後,率領大軍抵達曹操住處。眼看袁紹就要動手了,曹操開始慌了,但這也說明了袁紹的輕敵。早在壹戰聯合消滅董卓的時候,袁紹作為聯盟的盟主就已經預測到了曹操的實力,所以這些年袁紹不斷擴軍,曹操根本無法與袁紹抗衡,這讓袁紹開始有些自負,甚至輕敵發兵。
袁紹輕敵的行為顯然是大忌。曹操雖然實力不如袁紹,但他已經設置了很多防線等著袁紹送上門。官渡之戰後不久,袁紹的軍隊遭受了挫折。戰敗後,袁紹沒有反省,依然強行進攻。結果軍隊陷入了曹操早已布下的包圍圈,壹戰損失慘重,袁紹壹戰之後開始潰敗,最終失去了據點。可見,袁紹戰前對敵人的低估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之壹。
第二,袁紹沒有充分發揮自己軍隊的長處。
袁紹的主力是騎兵,戰車多,這是袁紹軍隊的優勢。但是,袁紹並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地形不利於他的騎兵時,他與曹操開戰,最後的結果是慘敗。面對曹操的騎兵誘惑,袁紹輕敵,派騎兵打主力。結果自己的現實被曹操清楚的發現了,這對袁紹來說是壹場災難。
官渡之戰,袁紹主力多次遭到伏擊,但都是被動應對,沒有主動突圍。如果袁紹的部分主力能夠順利突圍,那麽就可以為袁紹保留壹部分。同時可以對敵人造成壹定的威脅,但是袁紹沒有做到,反而在防守上陷入被動,這是壓倒袁紹軍隊的最後壹根稻草,所以袁紹官渡壹戰失利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