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飲食的原料產於楚,其特點和水平與楚的自然資源特點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壹致。楚人的飲食文化最鮮明地體現了魚米之鄉的特色,其主要特點是:
大米是主食。
京山屈家嶺、江陵毛家山、澧縣孟茜等古文化遺址出土的大量稻殼和稻谷表明,早在8000年至4600年前,荊楚大地上就有以種植水稻為主的氏族和部落居住。除了主食大米和雜糧,幾千年來人們的生活隨著生產的發展而改善:食品生產也變得多樣化和精細化,如米面、年糕、年糕、湯圓、粽子等。
愛魚
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的動物遺骸和栩栩如生的雞、羊、魚等動物陶器。這說明幾千年前楚國的先民就養豬、養狗、養雞、養羊,捕魚、捕蚌。除了牲畜之外,魚也是平原河谷地區的重要營養物。山區、平原和丘陵都吃豬、牛、羊肉和野味。時至今日,在荊楚的婚喪喜慶宴席上,也是“無魚不成桌”。荊楚是魚米之鄉,魚的制作和食用非常復雜,令人眼花繚亂。魚幹臘肉是楚冬季臘月的壹道風景:“隆冬天氣霜降,臘肉鹹魚出壇。恐怕寒潮永遠不會結束。我每天都在陽臺上高掛。”壹些高山。除了池塘養殖,大多數農民沒有魚。為了每年有更多的魚,我們應該在春節前走出大山去買魚。比如大別山深山裏的農民,會成群結隊地去太湖、望江、黃梅魚區采魚。
各種蔬菜和食物
楚人吃蔬菜水果,可以概括為鮮、泡、鹹、幹。泡菜歷史悠久,壹年四季都可以做。古往今來在荊楚都很常見。從前,在大別山霍穎前臺的深山老林裏,許多農民都有幾個能裝3-6擔水的大糧缸。每年秋天,蔬菜分門別類包裝,壹些辣椒和蘿蔔壹起腌制。把菜包好,放點鹽,壓牢。然後放幾個圓石和蔬菜,上面蓋個木蓋,用漿糊封好,吃的時候打開罐子,會讓房間裏充滿香味。把酸辣蔬菜拿出來,放在吊鍋裏煮。加入黃瓜、莧菜、扁豆、蘿蔔等時令新鮮蔬菜。醬香腐乳,吊鍋煮鹹菜鮮菜,紅米飯和竈火,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吃飯也是愜意的。無論是浸泡還是腌制,都有壹種特殊的風味,酸辣鮮脆,清香可口,開胃。曬幹的蔬菜也是楚國的壹道風景。蘿蔔、白菜、榨菜、薺菜、辣椒、茄子、豇豆、綠豆、土豆、扁豆、刀豆、香椿苗、金針菜、竹筍、馬齒莧、紅薯莖葉、薇菜等。都可以烘幹。以防萬壹。
湯有很多。
楚國人愛喝湯是因為這個地區的天氣、水土、氣候等條件。人們愛煨湯:逢年過節煨湯;慶祝生日要煨湯;尊貴的客人要在門口煨湯;女人“坐月子”煨湯;病人病後需要煨湯。煨湯的種類很多,有排骨湯、雞湯、牛羊肉湯等。最珍貴的是甲魚湯和八卦湯。總之,魚、肉、蔬菜、水果、野味、山珍海味都是很好的燉湯家族。壹般家庭的最愛是排骨蓮藕湯。湯的制作方法多種多樣,有煮、燉、燜。家裏煨湯往往是“砂鍋壇子”。煨湯講究的是火候,猛火煮,文火煨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粥用大火煮,湯用小火煨湯。”湯油而不膩,湯爛而不黏。湯是開胃飲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寒冷的冬天,用湯驅寒;炎熱的夏天,用湯開胃,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鹽分、水分和營養。這裏需要補充的是,以前山區的人吃年夜飯有壹個禁忌,就是不喝湯,說喝湯,出門在外下雨,很麻煩。英山有些地方,葬禮不喝湯,桌子上連個勺子都不放。
好酒多茶。
楚地港有很多河湖支流。人們種田打魚,適當飲酒,可以驅寒祛濕,自古以來就是壹種習慣。楚國盛產糧食,自古就有喝燒酒的習慣。我還是喜歡喝糯米酒。這種糯米酒的名稱因地而異,有的叫“水老谷”;有的叫“雙雙”;有的被稱為“楊東鑫酒”;有的叫“甜酒”或“米酒”等等。有資料稱,湖北麻城東山老米酒叫“當頭酒”。現在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壹大批人愛喝老米酒,可能跟江西灌湖廣、湖廣灌四川有關。
湖北過春節的習俗
“大人盼著種地,孩子盼著過年”。在湖北,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中國的新年。民間有句俗語:“二十三,送燈;二十四、取出魚刺;二十五、敲鼓;二十六、傅豬肉;二十七、除汙痕;二十八、有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壹直與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的中國年,無論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還是在經濟發展的時期,都壹直是人們向往的特殊節日。湖北省群藝館研究員、《楚鳳雛風情》等湖北民俗畫冊攝影師吳誌堅感慨地說,“龍鳳祥瑞,高蹺龍燈,海馬,捕象,三十歲火,十五歲燈...在楚的濃郁韻味中,那些古老淳樸的湖北民風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談年夜飯”,邊吃邊聊,迎接新年。
武漢的早期居民大多是從周邊地區(綿陽、漢陽、黃陂、孝感等)遷入的。)明末清初。所以武漢的過年習俗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氣息:除了收拾屋子,換春聯,祭拜神靈,小年請竈神,大年三十灌水缸,這叫“水長流,子孫富”,女人之前都要做。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壹頓豐盛的“年夜飯”(現在叫“團圓飯”)。
在武漢,除夕夜壹般會上“三菜”(全雞、全鴨、全魚)、“三餅”(魚餅、肉餅、羊肉餅)、“三丸”(魚丸、肉丸、蓮藕丸)。晚飯壹般在天黑前上桌,有的家庭吃到鐘轉,意思是“越吃越亮”。既然是“談年”,他們就要邊吃邊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互相表達祝福。
除夕夜,到處都是“墳燈”。
在湖北江漢平原,尤其是農村,除夕到來之前,人們習慣於給已故的親人送“墳燈”,也稱為“送燈點燈”。就是把好吃的送到祖墳上然後點蠟燭祭祖。然而,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已經消失了。最讓吳誌堅印象深刻的是他去湖北十堰鄖西縣的經歷,有壹年,他特意帶著兒子去鄖西過年。
十五夜,“趕狗”唱“燈籠歌”
“和狗玩,和狗玩,在妳家廚房門口玩……”《把狗趕走》這首歌謠至今仍在鄂西土家族中流傳。多毛的狗是狐貍。以前和人是朋友,但是經常偷雞吃。激怒了人類,放火燒它的巢穴。從那以後,就有了在正月十五晚上放鞭炮,燒草和竹子來驅趕狗的習俗。“趕狗”的習俗很古老,在魏晉南北朝的《荊楚時代》壹書中就可以看到。據說只有把狗趕走,六獸才會平安,田地裏也不會長雜草。
《利川燈歌》發源於利川市柏楊,已有數百年歷史。利川燈歌中的許多民歌與古竹歌壹脈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價值。據記載,自清朝以來,人們在節日、節日聚會和賽龍舟時都要唱燈籠歌。現在廣為人知的《龍船調》原名利川燈歌。目前,利川燈歌已成功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龍船調的故鄉利川,有在正月十五晚上唱“花燈歌”的習俗。15日晚上,當地農民會組成壹個幾十人的隊伍,高舉著紮成龍形的燈籠,穿行在大街小巷,誰路過門口就放鞭炮,十分熱鬧。隊伍停在某人家門口,就開始唱“燈籠歌”,周圍會唱的人都跟著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