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中的“漢”字與漢族中的“漢”字是壹致的,這個字的詞義引申也有從漢代擴大到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漢服,全稱“漢族傳統服飾”,又稱漢族傳統服飾、漢服、華服。明末清初黃帝即位以來,以“從華夏到漢族”的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和漢族的禮儀為核心,形成了具有獨特的漢族風格和特征,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體系。它不僅傳承了漢民族優秀的織、染、繡、刻工藝,也是中國“禮儀之邦”和“穿衣為國”的重要體現。
在以後漢族統治的朝代,用漢服繼承周宗的漢法是國家大事。《周易》中的“黃帝、堯舜垂衣而治天下,其利得於乾坤”就是說,上衣之形是天意,神聖不可侵犯。漢服還通過華夏法制影響了整個中華文化圈,亞洲國家的壹些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都有或借鑒漢服的特點。
從漢代到魏晉南北朝,再到唐宋明,漢服的樣式不斷更新演變,但不變的是以漢服為代表的漢民族的文化內涵和禮儀制度。
《馬王堆三號墓手稿》中有最早關於漢服的記載:“簡44‘四美,二在楚府,二在漢服’。”其中“漢服”是指漢代人穿的衣服及其背後的禮儀制度,即李周、李逸、李記等地記載的冠服制度。《新唐書·舒曼》記載:“商人是土生土長的漢人。部落在鐵橋北,不知道遷徙日期。先攻漢服,後參祝融風俗。到目前為止,朝霞已經裹住了我的頭,其余的並無不同。”這裏的“漢服”是指漢人穿的衣服。
《遼史》:“遼太宗入晉後,皇帝及南班漢官皆用漢服;皇太後和北契丹朝臣用的是國服,其漢服是五代兩晉的遺風。漢服,黃帝開始做加冕禮章服,後主用它作為祭祀享受。匯通、太後、北廷臣都是國服;皇帝,南朝臣漢服。幹衡之後,禮北也用漢服。慶祝Xi之後,禮物是伴隨著漢服。“壹方面說明漢服作為漢族的服飾,在漢代以後的魏晉南北朝有所變化和發展,另壹方面說明遼朝皇帝對漢服禮儀文化的重視。
《清碑鈔》:“金命自有定數,太宗禁民漢服,使人皆禿。”1626,明日六年,大清十壹年。努爾哈赤死後,他的兒子皇太極繼位,禁止人民在他統治的地區穿漢服,並嚴格要求他們剪掉頭發,改成後金的辮子。也就是說,清朝在人證之前就禁止漢服的流行,為其日後統壹中原提供治理樣本。可見漢服在壹定程度上是漢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公元1645年8月29日(清順治二年七月初九),滿清政權發布改服令,規定“官民既然剃了頭發,都要按照本朝的制度穿衣服。”此後,經歷了漢朝開國、唐宋發展、明朝復位的漢族傳統服飾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更有意思的是,袁世凱稱帝前,他和身邊的人都是穿著漢服舉行儀式的。拋開袁世凱的政治陰謀,從另壹方面說明在滿清統治的200多年間,漢服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力有所減弱,但從未作為民族精神文化符號真正退出歷史舞臺。
漢服運動在清朝滅亡後存在了壹段時間,但更多的是在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上升和壹部分人大國意識的覺醒,以知識分子和年輕人為主體,以漢服回歸為出發點,以復興中華文化為目標的文化復興運動。自2003年漢服復興以來,能工巧匠們嚴格按照古人留下的漢服,模仿創新了壹批“現代”漢服。漢服運動作為中華文化復興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從壹開始的少數群體發展到現在的大量群策群力的群體。各行各業,無論是醫生、教師、公務員、學生團體還是商人,都有熱愛漢服的“同事”(現在特指漢服活動的參與者),儲存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Xi安等中國各大城市。
現在不僅是同袍漢人的民族意識覺醒,就連周圍的人也深受影響,開始接受和喜愛自己的傳統服飾。他們開始穿著漢服勇敢地行走,不怕陌生人的眼光,就像日本人穿著和服走在大街上壹樣。不僅僅是漢族人熱愛漢服,很多少數民族也了解漢服,成為了漢服的陪伴者,這至少說明漢文化的包容性是很強的。
文化的理想國給每壹個詩意的靈魂壹個棲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