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心理學
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家。我們都在分析別人的想法,以便理解他們的行為,並試圖推測他的下壹步行動。但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類似心理學的常識,和真正的心理學是有本質區別的。
什麽是心理學:研究個體行為和心理現象的科學。個體:說明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而不是群體,群體行為屬於社會學的研究範疇。行為和心理現象:共同構成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所以,要區分什麽是心理學,什麽不是心理學,需要考慮的是這個假設或結論是否可以用科學方法驗證。比如占星術、刑罰學(用筆跡分析性格)、算命等。無法考證。這些只能稱之為偽心理學。
除了這些號稱代表超自然力量的偽心理學,生活中還有很多看似心理學的“常識”。比如女性的智力不如男性,大多數人只用了大腦65,438+00%的能力等等。這些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因此,為了消除偽心理學的負面影響,妳應該培養和采用批判性思維。當妳遇到壹個很難判斷的問題時,妳可以停下來問:有沒有更簡單的解釋?有人科學測試過這個嗎?這個結論/結果是否受人們預期的影響?
關鍵詞: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個體的行為規律和心理現象構成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行為”是生物體適應環境的方式。心理學很大程度上研究可觀察的行為,比如微笑、哭泣、說話、奔跑、攻擊等等。而行為的產生往往與心理現象密切相關。
“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心理過程是指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誌過程,簡稱“知情”。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和語言。心理特征包括心理活動的動機(需要、動機、興趣、信念、價值觀等。)、對實踐活動的適應能力(能力)和性格(氣質、性格)。
這些內容可以通過普通心理學進壹步學習,當然是師範大學出版的參考書目:普通心理學。
艾賓浩斯曾經說過:心理學有著悠久的過去,但它只有短暫的歷史。,在很久以前,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蘇格拉底都提到過心理學,但在那個時期,心理學知識是哲學的壹小部分,在他們的理論中,哲學思想遠遠大於心理學理論。以1879為時間節點,展望整個19世紀前,心理學屬於哲學範疇,關於意識的討論始於2500多年前,所以心理學有壹個。回顧過去,從馮特建立第壹個心理學實驗室到現在只有100年,所以心理學的歷史“很短”。
建構主義聚焦結構是對意識基本要素的探索。
功能主義——聚焦功能是研究意識有什麽功能。
格式塔心理學——關註整體而非部分,與結構主義相反,研究如何感知整體。
行為主義——關註行為,研究可觀察的行為,反對研究主觀的精神意識。
精神分析學——專註於潛意識,認為精神障礙是由潛意識沖突引起的。
中國文化對西方心理學也有很深的影響,包括中國的儒、道、禪。許多西方心理學家在中國遊歷,研究《易經》和《道德經》,進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如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馬斯洛的人本主義理論、弗洛姆的禪宗、精神分析學等,這些都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
1,掌握核心概念。學習任何知識最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所有基本概念。方法論的成年人李笑來說,任何學科的所有知識都是由概念壹點壹點積累起來的。
2.動態認知。人是群居動物,研究人的心理需要考慮環境和情境因素。環境不是壹成不變的,要有批判性思維,不定期更新心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