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sichuanol.com 2006-1
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九眼橋是壹個熱鬧的水上碼頭,妳必須從這裏乘船出成都,從水路下到重慶。而且從外地水運過來的貨物都要在這裏上岸。大約1936我離開了南充老家,在九眼橋附近的金水街的壹家酒館當服務員。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直到水道“沒落”,我才離開碼頭,另謀生路。
碼頭因為柴火而繁榮。
九眼橋水上碼頭在晉江南岸,也就是白塔寺前的河灘上。每天天壹亮,很多船都停在那裏,準備去樂山。船主們都是坐在船頭吹牛或者在岸邊的小茶鋪喝茶。早上的水碼頭有點冷清。我的酒館裏沒有生意,但到了下午,碼頭上卻熱鬧非凡。卸貨的搬運工、人力車夫、小吃攤販都聚集在這裏,從岸邊到碼頭的小路人頭攢動。之所以這麽熱鬧,是因為滿載青木岡木的船都從樂山回來了。
那時候成都還沒有燒煤。人們用木柴做飯,對木柴的需求很大。樂山、峨邊、洪雅盛產青木、松木、松木。如果當地人想出售木材,必須通過水路運輸到成都,從而使九眼橋繁榮起來。
船主的貨物到達後,船夫的工作就完成了。他們三三兩兩地上岸,在奶茶店喝茶,在酒館喝酒。而船主大聲吼道:“貨已經搬完了!”立刻就有了膀大腰圓的苦力,船主以極低的價格雇他們把柴火擡出船,下到岸上,送到沿河街上的柴火鋪。
九眼橋附近的金水街、水鏡街、黃傘巷都有很多柴火店,壹個接壹個。柴火店的老板經常來我的酒館喝酒,他們很了解我。雖然他們平時只點鹽花生,晚飯喝兩杯酒,舍不得吃肉,但都挺有錢的。柴火店的老板不出去賣柴火。他們每天翹著腳等著買家上門,很悠閑。他們通常把柴火賣給兩個柴火販子。
二手販子大多是樂至、安嶽的窮人,很多人住在黃傘巷的爛房子裏。他們從柴火店的老板那裏得到了幾捆柴火,所以他們浸泡了壹些水,使柴火膨脹,這樣它看起來更大。然後他們在柴火外面鋪上壹些泥,再分成更多的捆,拿到城裏去賣到戶,賺點利潤。這些“招數”外行人是不知道的。和柴火生意壹起的,是棺材生意。雙槐樹街是老成都有名的棺材街,專營棺材板。這些鋪面沒有招牌,沒有苦力,平日裏很少有人對其感興趣。沒有葬禮,普通人也很少來這裏。
碼頭上的窮人
但是九眼橋水岸唯壹致富的都是有財力的老板,在這裏打拼的人都很慘。那些搬貨拉車的,掙的錢只夠辛苦壹天,偶爾還有多余的錢,要麽喝酒,要麽賭博。更多的人用血汗錢吃鴉片。九眼橋附近,只有最低級的煙館,坐落在破舊的木屋裏,有壹個普通的店鋪,其他什麽都沒有。與春熙路的高檔煙館不同,這裏有女人為客人包煙,捶背。在九眼橋謀生的苦力衣衫襤褸,擠在壹起吃鴉片。即使生意上門,他們還是要沈迷其中才能出去工作。這些人壹旦煙癮上來,就沒有力氣拉車或搬貨,最終成為“開橋遊客”。
老九眼橋有九個橋洞,最遠的壹個橋洞,因為河泥的長期淤積,已經逐漸離開了河道。乞丐、流浪者、暫時找不到路的窮人都住在這裏,成為“開橋客”。整天臭氣熏天,極其骯臟。有時候路過的時候可以看到壹個人蓋在破草席下面,露出兩只骨瘦如柴的腳,真的很可怕。開橋是這樣,橋上也是這樣。在九眼橋上,是老成都的“人市”。閑暇時,我經常去那座橋,那裏的貧困家庭會賣掉他們的孩子和女孩。成都的富豪家庭需要極其年幼的孩子、新郎和奶奶,他們都來這裏挑選。我曾經在鄉下看到壹個老人,抽泣著,和壹個小女孩走在橋上。女孩脖子後面貼著“草標”。老頭把姑娘賣給壹個大宅裏的人後,用賣的錢賣了壹個鍋盔遞給姑娘,然後哭著下了橋。這樣的場景在九眼橋上司空見慣,也就不足為奇了。
端午節
九眼橋海濱最繁忙的時候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這壹天,城裏的人都趕到東門去看龍舟比賽。這個活動自然是當時成都有頭有臉的人組織的。這些軍政要員也用端午節這個名字來取樂。
平日裏,停靠在水碼頭的船只都變了樣。船主在船上插上彩旗,在船頭和船尾掛上紅綢。等女士先生們來了,就會掀起船艙裏的簾子,邀請他們坐下。船艙裏有幹凈的桌子,還有各種食物,酒,香茶,香煙。女士先生們落座後,舒舒服服地在船上看風景,做了個龍門陣。
等這些人到了,端午節就可以開始了。龍舟劃過的距離大約是新南門到望江樓的那壹段河道。這壹段河的兩岸,還有九眼橋,都站滿了看客,大家大聲吶喊,為劃龍舟的船夫加油。負責打鼓的人站在橋上拼命敲鼓。歌聲響起後,船夫們拼命劃船,不僅是為了給船夫丟臉,也是為了中彩票。
岸上的人最喜歡的就是抓鴨子。龍舟賽結束後,組織活動的大師們號召人們把事先準備好的幾十只鴨子扔進水裏,讓任何人去爭奪,誰搶到誰就得到。這是苦力們很難開油和肉的最實惠的抽獎。經常會有壹些水性好的岸上看客,忍不住壹頭紮進河裏,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捧著鴨子回去打牙祭。但這種情況比較少,更多的是壹無所獲,灰溜溜地上岸,鴨子沒撈著,卻落得壹身濕。那些船工都是在水裏拼死拼活的老手,鴨子基本都落在他們手裏。
九眼橋挖寶鬧劇
成都人都知道壹個關於九眼橋的順口溜:石牛為石鼓支付了25000元。有的人可以穿,全買。相傳張出成都時,在九眼橋碼頭上船,臨走時將搶來的金銀財寶偷偷埋在九眼橋附近的河裏。可惜張死的時候他沒有回來,也沒有人知道寶藏埋在哪裏。
沒多少人把這個傳說當回事。因為就算河裏埋了金銀,也沒辦法挖。年紀大壹點的成都人可能還記得壹個“測水深”的把戲,就是站在九眼橋上,往水裏扔銅錢或者五分錢,然後豎起耳朵判斷水深。當然,結果什麽也聽不到。雖然這種伎倆很可笑,但三四十年代的晉江真的是水泄不通,尤其是九眼橋周邊。水湧過不寬的橋洞,波濤洶湧,頗有氣勢。夏天發洪水的時候,水甚至可以到九眼橋橋面。在這種情況下,挖寶很難,但有些人不信邪。
大約在1930年代末,有人真的來挖掘寶藏。我記得那是壹個冬天,我在酒館裏擦爐子,老板在閑逛。突然老板跑回店裏,對我和另外兩個苦力喊:“走!看熱度,有人要在九眼橋挖寶了!”我聽後立刻和老板跑了出去。
壹到九眼橋的橋頭,就看到很多官員在那裏竊竊私語,都面帶微笑。有近百人,拿著鋤頭等工具,在河邊挖啊挖。河邊還有壹個大水泵在抽水。聽圍觀的人說,這是壹家以袍哥和軍官為股東的挖寶公司,好像叫“晉江淘銀”,想在這裏挖張埋的寶。所以冬天挖是為了避開夏天的洪水。
這些工人還是很有幹勁的,每天都在這裏挖坑排水。挖寶的消息很快傳開了。每天都有成群結隊的人從成都的各個街道趕到東門看工人們挖寶。來看挖寶人的人山人海,九眼橋真是熱鬧。甚至還有治安隊的人持槍在這個區域巡邏維持秩序。我酒吧的生意這幾天壹直很紅火。那段時間忙著跑腿,沒時間看。
沒過多久,壹個更驚人的消息傳到了我的耳朵裏:石牛和石鼓已經被挖了好幾天,寶藏很快就會“現身”!聽到這個消息,我和老板都非常驚訝。原來順口溜是真的。那天我們酒館只剩下壹個人,都去尋寶了。果然,石頭做的牛和鼓被挖出來,躺在河邊的泥裏。此時圍觀的人已經是裏三層外三層了。好不容易擠了進去,看到幾個看起來像技術專家的人正在拿著機器檢測。突然,壹個挖掘機說:“出來!”“我看到坑裏全是生銹的銅錢,密密麻麻粘在壹起。工人們把銅錢拿出來後,什麽也沒剩下。圍觀的人紛紛抱怨:“什麽,就壹些爛銅錢,看了這麽久。“挖寶的鬧劇就這樣結束了,然後石牛和石鼓就不知道去哪了。
水運下降
九眼橋碼頭的熱鬧壹直持續到50年代初,再也繁榮不起來。這個時候成都用柴火的人已經不多了。金水街上的柴火店壹個接壹個地關門了,賺夠了錢的柴火店老板們紛紛轉向其他行業,有的還開起了煤店。原來住在黃傘巷的柴火販子紛紛離開,回老家種地去了。從此,成都的大街小巷再也沒有賣柴火的了。我所在的小酒館生意壹天比壹天“秋”了。老板整天苦著臉,最後不得不關店。我也是1951離開成都的。走的時候特意去九眼橋水碼頭看了看。河裏幾乎看不到柴船,往日的熱鬧景象不復存在,反而有些冷清。東門這個有名的水碼頭,可以說是因柴而興,又因柴而廢。
分開近30年,直到80年代末聽說九眼橋有勞務市場,我才來到這個曾經熟悉的地方謀生。九眼橋附近的街道面貌基本保持不變,除了九眼橋的拱背經過整修,變得更加平緩,橋的西側還有壹座新橋,也就是今天成都人所說的“新九眼橋”。至於熙熙攘攘的水上碼頭,碼頭上發生的稀奇古怪的趣事,自然都成了過去式。來來往往的都是提著編織袋的外地人,在街上晃蕩等著雇主,沒人看壹眼廢棄的水碼頭。
此後,我留在成都做小生意,有空經常去九眼橋走走。1992拆除九眼橋,重建壹座九橋洞混凝土橋。老碼頭其實派上了用場,有夜航的遊船從這裏駛向黃龍溪,但成都水運興盛的日子終究壹去不復返了。
/UploadFiles/02010302/2006826163651 .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