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戰國時期子思《中庸》第壹章。原文摘錄如下:
命運的本質;率真者,謂之道;修養叫教。如果妳是道士,妳壹刻也不能離開;可留,不可道。所以君子對自己看不到的東西有戒心,恐懼幾乎是聞所未聞的。不要隱身,不要無足輕重。所以君子慎獨。喜、怒、哀、樂不發,意即中。所有的頭發都在中段,稱為和。如果妳在中間,妳將是世界的基礎。和者也,天下也。中立,天之地位,萬物之教育。
用白話文解釋:人的自然稟賦叫“自然”,依自然而行叫“道”,依“道”之理而修叫“教”。陶壹刻也不能離開。能走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也小心翼翼,在沒人聽見的地方也害怕。
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明顯,越是隱蔽的地方。所以,有德之人獨處時也是謹小慎微的。喜怒哀樂不顯時,謂之鐘;表現出來之後,符合節日,就叫和諧。是每個人都有的天性;和諧是每個人都遵循的原則。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各得其所,萬物生長繁衍。
擴展數據
《中庸》最早是孔子的後人子思寫的,到了秦代又有學者修改。中庸之道在宋代被學者們提到了突出的位置。宋代探討中庸之道的文章有百余篇,北宋的程顥、程頤對其推崇備至。南宋朱撰寫了《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官方教科書,成為科舉必讀書,對古代教育影響很大。中庸是人的本性,既非善也非惡。從人性的角度看,它是人性的本源,是人的根本智慧本質。本質上是用現代話表達的“臨界點”,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主要闡述了儒家的道、誠、中庸等觀念,描述了儒家理想人格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其“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學習和研究方法,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傳統學術的發展,在今天仍有指導意義。中庸之道重在“中”和“平庸”兩個字,中間位於中間,左右逢源,不走極端。待人公正,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