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處於中國第二步到第三步的過渡地帶,地位適中。在全國地圖上,無論是政治面積還是交通地位,河南都占據著中心位置。以河南為中心,北至黑龍江,南至珠江流域,西至天山腳下,東至東海之濱,大多跨越兩三個省區。如果以省會鄭州為中心,北部遠離京津唐,南部遠離武漢,西部遠離關中平原,東部遠離上海、南京、杭州等經濟發達地區,直線距離大多在600-800公裏以內。歷史上,河南壹直是我國人民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的必經之地,也是各族人民活動頻繁、交往密切的地方。京廣、京九、焦枝、隴海、新河等現代鐵路幹線縱橫河南。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拉近了河南與全國各地的距離。因此,無論是與全國的經濟聯系,還是與周邊省區的經濟技術交流,河南都處於中心地位。在當前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開發中西部地區的形勢下,它在國家經濟活動中起著承東啟西、聯南接北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省區無法比擬的。
氣候特征
河南地處北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降水充沛,適宜發展農、林、牧、漁業。其特點是:壹是過渡性明顯,區域差異顯著。河南地處中緯度地帶,劃分中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秦嶺-淮河線正好穿過伏牛山脊和中國淮河幹流。這條線以北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半幹旱地區,占全省總面積的70%,這條線以南是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地區,占全省總面積的30%。氣候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由於受季風氣候影響,南北緯度不同,東西地形不同,河南熱量資源南部和東部多,北部和西部少,南部和東南部多,北部和西北部少,氣候區域差異明顯。二是溫暖適中,有南北優勢。河南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8-15.5℃,冬冷夏晴,四季分明。具有冬季長、雨雪少、春季短、幹旱風沙大、夏季熱雨充沛、秋季陽光充足、日照充足等特點。河南地處暖溫帶和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南北兩個氣候帶的優勢有南北之長,有利於很多植物的生長。第三,季風顯著,災害性天氣頻繁。河南西臨遼闊的歐亞大陸,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冬夏兩季海陸溫差顯著,風向隨季節變化明顯。季風氣候對農業來說是優勢,但也有劣勢,主要是不穩定,表現為年降水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不均。通常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5-60%,降水的不穩定容易造成旱澇災害。
地貌特征
河南地質條件復雜,地層系統完整,構造形式多樣,是中國地質條件優越的省份之壹。河南的地貌主要有兩個特點:壹是地勢西高東低,東西差異明顯。河南位於中國第二、三級地貌階梯的過渡地帶。西部的太行山、蕭山、熊耳山、松山、外房山、伏牛山屬於二級地貌臺階,東部的平原、南陽盆地及以東的丘陵是三級地貌臺階的組成部分。河南地形總的趨勢是西部高起伏,東部低平。從西到東,從中山到低山,再從丘陵到平原。河南最高點和最低點相差2390.6米。正是這種地形,使得河南較大的河流大多發源於西部山區。其次,地表形態復雜多樣,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類型齊全。河南地貌復雜多樣。這裏不僅有高山,還有廣闊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和群山環抱的盆地。多樣的地貌類型為河南農、林、牧、工、礦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河南山脈集中在豫西北、豫西、豫南,北部有太行山,南部有桐柏山,西部有大別山和伏牛山。河南的丘陵多為低山長期風化剝蝕的石質丘陵,也有壹部分是黃土高原被流水切割形成的黃土丘陵。丘陵和山地往往分布在壹起,主要分布在豫西北、豫西東緣和豫南東緣的少數地區。河南平原分布廣泛,遼闊坦蕩。省內中部、東部、北部平原由黃河、淮河、海河沖積而成,又稱黃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東麓、豫西山區,南至大別山北麓,東、北達省界。它幅員遼闊,土壤肥沃,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區。西南部的南陽盆地是河南省最大的山間盆地,具有明顯的環狀和階梯狀地貌特征,面積約2 . 6萬平方公裏。盆地中部地勢平坦,水熱資源豐富,多種植物可在此生長發育。
地質土壤
由於受氣候、地貌、水文等自然條件的影響,河南省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土壤類型較多,分布如下:
京廣線以東、沙英以北的黃河、海河沖積平原是河南省最大的潮土區,丘陵地區較大河流的漫灘壹般也是潮土區。河南潮土可分為三個土屬:沙土、淤泥土和混合土。砂土主要分布在黃河灘地上遊和主灘地附近,粉土分布在下遊或河間地帶的靜水沈積區,兩種混合土介於兩者之間。由於耕種和開墾歷史悠久,這些地區普遍缺乏有機質,自然肥力不高。因為漏水漏肥,灌溉指標和施肥水平要高壹些。
沙河和何英河以南的淮北平原以及南陽盆地唐河兩岸的南陽、唐河、新野和鄧州是沙河黑土的分布區。這些地區土壤重,水物理差,排水不暢,下部常被沙河堵塞,但有機質高,潛在肥力大。
黃河兩岸的新鄉、商丘、開封、濮陽等地的部分縣是鹽堿地的分布區。因為含鹽量過高,影響農作物生長,嚴重鹽堿土壤貧瘠,成為鹽堿荒地。建國初期,鹽堿地面積約600萬畝。後來由於灌溉不當,0年增長到19613萬畝。70年代後大力推廣挖溝排水等措施,目前已降至400萬畝左右。
水稻土分布在淮河以南的沖積平原,淮河北岸的淮濱、隰縣、正陽,以及省內的唐、白河下遊兩側。總的來說,河南省水稻土有機質含量低,肥力水平不如長江下遊地區,但仍是河南省高產土壤之壹。
豫西黃土丘陵區的白粘土梯田,緩坡丘陵中上部的垂直黃土,低山丘陵區高部位的紅粘土,太行山到伏牛山過渡區的油黃土,都是褐土。這些地區有的肥力較好,有的貧瘠、幹旱、貧瘠,但水土流失嚴重,是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土壤類型。
棕壤分布在秦嶺進入河南段(靈寶以南)的太行山中山區,東至嵩山,東南至方城北,以及熊耳山、嵩山、伏牛山兩個重疊的中山區。這些地區層厚差異較大,土層普遍較薄,為林業用地,應控制開墾,合理利用。
豫西低山丘陵南坡和大別山北坡發育黃棕壤,或坡面侵蝕緩慢的坡地。是河南亞熱帶樹木,尤其是茶樹、桐油等經濟樹木的適宜土壤。但這種低山丘陵風化、水土流失嚴重。此外,在南陽盆地和信陽地區的低丘地上,由黃棕壤或黃褐土培育成熟的黃崗土亞類為旱地土壤,粘、硬,幹時易裂,透氣性差,有機質含量少,易旱易澇,是河南低產土壤之壹。
概括起來,河南的土壤有七種類型:黃棕壤、棕壤、褐土、潮土、蔣莎黑土、鹽堿地、水稻土。如果按質地分類,它們占總耕地的百分比為:粘土47.1,砂質19.9,壤土15.1,砂質底粘粘土14.0,礫石3.9。
截至2001年底,全省轄17個省轄市,1個省轄市,21個縣級市,48個市轄區,89個縣,2123個鄉鎮,48000個行政村。省轄市為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省轄市為周口、駐馬店、信陽,省轄市為濟源。
土地資源
全省土地總面積16.7萬平方公裏,河南地處中緯度帶。由於地質、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綜合影響,形成了河南特有的土地資源,其主要特點如下:
土地類型復雜多樣。受南北過渡氣候、東西部地形差異等自然因素影響,形成了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為農林牧漁綜合開發和多種經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平地略多於丘陵和山地。全省總面積中,丘陵面積7.4萬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面積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積9.3萬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55.7%。
土地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河南占全國1.74%的土地,養育了全國7.5%的人口。全省人均土地資源只有0.07公頃,不到全國平均水平1/4。由於人口基數大,絕對增長多,人多地少的局面越來越嚴峻。河南是中國最早的農業開發區之壹,土地開發利用程度高。目前,全省未利用土地面積654.38+0.67萬畝,可利用的後備土地資源特別是後備耕地資源嚴重不足。
地區發展條件差異很大。受復雜地貌、過渡氣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河南省土地資源的地理分布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全省耕地面積的3/4集中在平原地區,占全省總面積的55.7%,而占全省總面積44.3%的丘陵地只占1/4。不同地區的土地資源開發條件也明顯不同。南陽盆地東部和中東南部的黃淮海平原水熱、土壤結合條件良好,是全省農耕農業的主體和水澆地、水田的集中分布區,發展條件優越;豫西丘陵山區和南陽盆地邊緣丘陵地區水土條件相對較差,特別是大部分地區是全省主要旱作農業區,土地資源開發難度大,投入產出比低,適宜發展林果業。南亞熱帶濕潤丘陵山區水熱條件好,土地開發潛力大,具有發展亞熱帶林果業的優越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