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慶中先生撰寫的《人體使用手冊》以其對中醫理論的深入理解和雅俗共賞的寫作風格,在中國讀者中享有很高的聲譽。40萬冊的發行量創造了公共衛生類圖書的發行量紀錄,為中醫藥的普及發揮了重要作用。
就是這樣壹個老吳,在博客上說我是他的啟蒙老師,引得很多朋友疑惑:老吳比我大近20歲,我怎麽會成為他的啟蒙老師?其實老吳就是這樣壹個人,壹個老頑童,就像金庸筆下的周,他從來沒有等級的概念。回想起來,我和老吳認識已經10多年了,很多趣事和往事還歷歷在目。
我記得是1993。我和壹個企業家朋友留在上海,住在老吳公司的別墅裏。老吳當時也是壹個商人,或者用金融家和投資家來形容他更合適。據說他掌管著數億美元的項目資金。
聽說我中醫知識很好,老吳每天下班都開車接我去他家吃飯。老吳是壹個非常註重生活質量的人,對時間的利用也是“公私分明”。比如他在家裏從來不談公司。他總是在飯桌上談論趣聞軼事,胃口極好。
晚飯後,我和老吳經常在書房裏壹邊喝茶,壹邊聞香,聊醫學理論,十分投緣。老吳極其聰明,過目不忘。記得有壹次和他聊中醫的五運六氣。結果他不到壹個小時就背下來了。當時,老吳對中醫養生有著獨特的見解,並由此涉足現代生物學、心理學等多個領域。
我們經常有爭論。我強調醫生的神力,他更註重病人的自愈。最後,爭論往往沒有結果。雖然我是個固執的人,但他很寬容,很有耐心,所以從來沒有不好的結局。
現在想來,老吳真的是壹位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他廣博的學識和中西醫的結合也啟發了我的中醫理論體系,他的寬容精神讓我由衷的敬佩。
每天中午,我們開始冥想和吟唱。老吳最喜歡心經,盡情地唱。我們在互相呼應很有趣。真是“頭上有星星,心裏卻只有壹點空間”。雖然很難不平凡,但我們也樂在其中。這樣悠閑的生活真的很難忘!
後來朋友送了老吳壹套乾隆年間醫學上的破損金鏡。老吳視若珍寶,經常拿出來研究。我經常嘲笑他不務正業,他總是神秘兮兮地說:“做生意都是有高明的想法的。”看來老吳已經心領神會,什麽都知道了。
後來我的企業家朋友出國發展,老吳的投資生意越做越大,我自己也忙著自己的事業,大家都沒時間聚壹聚,平日聯系也少。有時候老吳的朋友從上海來北京,就是為了見面喝茶或者打球,互相轉達問候。他們已經很多年沒見面了。
直到去年8月,老吳的壹個朋友專程給我送來了《人用手冊》。讀完這本書,我既驚訝又興奮。我很快查到了老吳的郵寄地址,用剛學的五筆輸入法打了壹封短信:
仲卿兄弟:
妳好,好久不見,我很想妳。讀巨著《人體使用手冊》,讓我目瞪口呆,驚嘆不已。
很多人擅長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但我哥真的是世界上第壹個能把復雜神秘的中醫理論解釋得如此平易近人的人。
解讀古人並不難。我哥哥有很多奇思妙想和獨特的想法。“人體電壓”、“功能系統”和“氣血水平”...真是妙語連珠,讓我感覺很舒服,受益匪淺。
師兄的那句話,師法自然,中西合璧,如果充斥著更簡單有效的養生治病方法,防患於未然,讓世界擺脫茫然求醫,任人擺布的道路,那真的是壹大功德!
朋友鄭富忠
北京,2005年8月28日
第二天壹早,我收到了老吳的回復:
照片中的兄弟:
收到妳的來信,我又驚又喜。我們應該稱兄道弟,但是我們之間年齡相差很大。叫妳“哥”好像有點假,但直接叫妳“哥”更自然。
我們好久沒見了。我的老朋友董蒙在妳的照顧下真的進步了很多。說真的,要不是妳的醫術,他可能早就死了。我們經常提到妳。
中國我最佩服的醫生只有三個:妳是第壹;然後是廣州的靈媒。他行事低調,名字暫且不提。我的書裏還提到了壹個陳玉琴。
妳們三個各有所長。妳是醫療保健和急救方面的專家。廣州的那種可以透視人體看到人體上的經絡,直接處理堵塞;陳玉琴對慢性病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我書中的大部分概念都來自她。
妳的提議很好。我知道妳有許多簡單有效的方法來養生和治療疾病。我們可以壹起出版。壹方面可以讓世界真正了解中醫的神奇,給很多絕癥患者壹個機會,挽救很多家庭悲劇。另壹方面,也可以為自己闖出壹條寬廣的人生路。
我相信,我們合作過的作品會比我的第壹本書更加實用和精彩,而且這些書不僅適合中國人,也適合外國人,它們將有機會在世界各地發行。
武慶中
2005年8月29日
老吳的回復讓我很激動,但又覺得自己缺乏寫作的意識和感覺,害怕自己寫的東西枯燥刻板,或者因為自己反而損害了老吳的名譽,所以遲遲沒有動筆。
老吳寫信來問的時候,我說,要不我先開個博客,看看人氣如何,讀者反應如何?有了讀者的鼓勵,再寫書也不遲。老吳凡事都遵循順其自然的原則。他不僅同意我的提議,還在我的博客推出後,在自己的博客上強烈推薦。
和這樣的朋友壹起工作,讓妳壹點壓力都沒有,因為他會壹直包容妳的壹切,然後全力支持妳!老吳雖然是臺灣省人,但口頭禪卻是壹口地道的京腔:兄弟之間,何必客氣。
認識老吳真是我人生壹大樂事!
版權聲明:
文章來源|求醫不如求己。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