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華洲街道有壹個美麗的村莊。它的名字叫龍潭。
這是典型的嶺南水鄉古鎮。縱橫交錯的河流把村莊分成幾塊。四座石橋(名為應龍橋、荔浦橋、會元橋和嵇康橋)建於清光緒年間,並壹直以橋名命名。
),將原來的村頭與西、南、中、東四個方向連接起來,在橋的岸邊架起了參天古榕。
在這個村子裏,有許多關於龍的故事。
龍潭村位於古海底部,“古海岸遺址”距離龍潭只有幾百米。
壹千多年前,它作為陸地出現,河流蜿蜒穿過。人們壹個接壹個地遷移到這裏,捕捉魚蝦,開墾農田,“南下的軍隊”壹個接壹個地搬進來發展...
我們的祖先用“龍”作為圖騰。
在這裏生活和工作的人認為這裏是龍出沒的地方。
龍潭村建於何時很難考證,但村裏有幾根幾十厘米厚的“紅米石”柱,早年被文物部門的人鑒定為“明代建築”的“遺跡”。
它是明代的什麽建築?現在很難查。
現在龍潭西邊就在惠源橋對面,有壹座“洪廟”,建於清代。
洪寺兩側的回廊等建築已被拆除,只剩下正殿。壁畫“龍”畫在大殿的前墻上。這幅畫雖然是壹百多年前用墨水畫的,已經破損,部分被遮蓋,但兩條栩栩如生的龍的前導部分可以清晰看到。
在洪寺後面,曾經有壹棵巨大的古榕樹,很多人抱在壹起。頂部壞了,中間被熏黑了(可能是被閃電)。據傳說,“龍”就是從這裏升天的。
直到六十年代,這棵古榕樹依然存在。
雖然中間是空的,但西邊還有壹些樹皮和樹枝,頑強地生長著。
後來,這棵古榕樹被砍倒,在這裏蓋了房子。
以前冬天長時間不下雨,珠江鹹潮洶湧,靠喝河水為生的龍潭人鹹得沒法喝,就在洪寺前地宮對面的石脊外挖了壹個洞,清涼甘甜的“龍口水”就會湧了上來。
家家戶戶拿著水桶(瓦罐)和蚌殼(取水工具)在這裏排隊取水回家做飯泡茶。
說到鹹潮,每年都是這樣。
每個人都感謝朗勛爵的好意。
在龍潭村的東南部,曾經有壹座用龍和章魚裝飾的“張”廟,但在1958年大躍進期間被拆除。
這座廟雖然拆了幾十年了,但我們村的龍舟每次經過,都要敲鼓表示敬意...
因為據說這裏是龍的居所,是龍出沒的地方,所以取名“龍亭”,後改名“龍潭”。
據了解,龍潭村的龍舟活動始於清代。
龍潭更早的龍舟應該是原來葬在西側的“洪聖公”龍舟。它建於清朝中期。
這艘船是由榿木制成的。因為木材比較差(不是坤甸木),這條龍舟在解放前已經基本枯萎廢棄。
日本侵華時,兵荒馬亂,人人自危。誰要去拿龍舟?日本投降後,龍舟活動恢復,但活動被壹些有權有勢的人控制,他們帶著長短槍,以顯示自己的威望,防範沖突:當時很多人都如坐針氈。
解放和土改後,人們翻身當家作主,生活趨於穩定,“充滿了溫暖和娛樂。”
所以人們自發組織起來。上世紀50年代初(上世紀),原本屬於廣元堂的龍舟(龍纜(筋)在戰爭中被盜)被上繳(即重建)成為村民的“新船”。最初屬於山青大廳的龍舟被稱為“舊船”,為整個村莊提供了壹對船。
這兩艘龍船最早建於清末,從最初建造至今已有100多個地方的歷史。
“新船”夾雜著壹些鐵響板,而舊船則是純“昆典”木材。
相傳老船由優秀的師傅打造,是新蛟地區最好的二三龍船之壹。
1956年,在廣州“海角紅樓”舉行的龍舟比賽中,老船第壹次代表村子獲得冠軍。
劃龍舟壹直是男人的專利,女同胞是不接觸的,尤其是傳統的龍舟。即使龍舟從橋下經過,橋上的行人也要避讓,橋上的圍觀者也經常發生不愉快的被趕走的事件。
不過這幾年偶爾聽說過女人的鳳舟。
龍舟
4月8日,龍船挖低。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都會準備龍舟。
開龍舟就是在去年端午節後把隱藏的龍舟挖出來,為今年的端午節清洗幹凈。
開龍舟前幾天,找個晴天把龍舟的鼓拿出來晾幹,開龍舟的時候用。
擡龍舟時,把鑼鼓搬到隱龍船岸邊,先燒香,再放鞭炮,再用鑼鼓挖龍舟。
壹番努力後,龍船可以浮出水面,清理船上的淤泥,將船撐到事先用竹子搭建的船灣,漲水時固定好,讓船晾幹,再進行修理。
先用桐油灰修龍舟,再用龍纜綁龍根,最後從頭到尾用桐油或豬油塗抹龍舟壹兩次,就可以等下水了。
把龍舟從泥裏挖出來。這是每年端午節前的第壹首歌。首先,來壹個崇拜儀式。
燒香放鞭炮更是不可或缺。看來三龍要挖很久了。
儀式結束後,村裏的年輕人迫不及待地下船。
在海珠區的東南部,有壹個延續數百年的古村落:龍潭村。
很久以來,它壹直靜靜地躲在城市的霓虹角落裏。
時光如水,悄悄流過橋,繞過屋檐。
青墻剝落,殿宇眾多。即使世界多災多難,它仍然像流水壹樣平靜。
直到有壹天,文史專家來到這裏,驚喜地發現,在這個村莊略顯現代的外表下,竟然還有古老的書院和精致的祠堂。
推開那扇厚重的門,仿佛推開了壹個新的世界。
還有幾座現在不多見的牌坊,藏著村裏鮮為人知的過去...
徜徉在龍潭村,在潺潺的流水中,在青翠的古榕樹下,觸摸著斑駁的青磚,跨過古老的石橋,時間仿佛在壹瞬間靜止了。
聽著在這裏生活了幾百年的村民講述著這個古老而現代的村莊的故事,講述著每壹件古董背後的故事,那是壹段如歌的美好時光...
?
獨特的習俗“母親的生日”
龍潭村曾經是壹片富饒的土地,風景秀麗。有句話叫:“女人嫁給龍潭,檸檬變橘子”,意思是生活甜如橘子。
淳樸的龍潭村民建立了許多祠堂和廟宇,延續著壹些古老的習俗,其中“馬母生日”是獨壹無二的壹個。
龍潭村民口中的“娘媽”是天後。
以前不管村裏的事,紅白喜事,都要在娘媽面前燒香,拋聖杯向她求教。
相傳龍潭村初,壹根木頭漂在河上,徘徊數日不走。
有好事者走近壹看,發現很像女人的樣子。村民們認定這是聖物,於是請來能工巧匠,把木頭雕成天女,焚香膜拜。
每年“馬媽媽生日”都是龍潭村的大節日。
從3月19開始,村民們會把娘媽擡出去下鄉旅遊,每家每戶輪流祭拜。
3月23日,尼瑪菩薩的生日將重新選擇,預選的候選村民將通過投擲聖杯來決定誰將歡迎尼瑪回來並將她放在那裏。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娘媽被安置在龍潭村的祠堂裏。每年端午出門前,村裏人都會給娘媽上香,祈求她的保佑。
?
這座水鄉的美麗曾經聞名遐邇。
大海變成了肥沃的土地。
到處都是蘭花和白蓮
千年前,距離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兩公裏的龍潭村,還在茫茫硝煙中沈睡。
綿長的珠江和碧波蕩漾的南海,正在改變著古老羊城的滄桑。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的。隨著海岸線的南移,龍潭村逐漸浮出水面,原來的礁石變成了小山,逐漸形成了幾個規模較大的島嶼,也就是東方、中國和西方的雛形。
這些小島上小溪流水密布,中間隔著清澈的河流,綠草如茵,魚蝦鮮美。第壹批來這裏的人是壹些船家,他們在這裏打魚釣蝦,收獲頗豐。
人們定居龍潭村的歷史始於宋末。
這個村的祖上,要麽被中原貶,要麽逃亡,要麽參軍,南下廣東。
他們先在廣東珠璣巷定居,後遷居龍潭村。
楊姓、車姓、馬姓三個姓的人最早來到龍潭村。他們在舊社會開墾了龍潭村頭附近的壹個村莊,並在那裏定居下來。他們把它命名為“三姓外”,後來又叫“三生外”。
從元代到明代,其他姓氏如黃、白、何、李、杜、吳、陳、梁等陸續遷入,但原有姓氏卻遷走了。
這八個姓氏誕生在這片土地上,傍水而居,修建祠堂,共同開辟千畝良田,和睦相處了數百年。
隨著其他姓氏的陸續遷入,“身邊三姓”已經失去了意義。
因為四面環水,水是龍的棲息地,傳說這壹帶曾經出現過壹條精龍,所以改名龍亭村。
後來,也許是因為避諱皇帝,又因為當時各村爭鬥不斷,附近的十三個鄉鎮經常來挑釁和尋釁滋事,所以改名為龍潭村,意思是“龍潭虎穴”不好取,希望起到震懾作用。
到處都是蘭花和白蓮
時間的巨輪,緩緩前行。
在小橋流水的靜謐中,時光如水般在古老的龍潭村悄然流走。
清代,龍潭村隸屬廣州府番禺縣蛟塘司河南堡,逐漸發展成為珠江南岸著名的水鄉村落。
這裏水果豐富,楊桃、鳳眼蓮、龍眼、李子樹等果樹遍布全村,景色特別美。
若水環抱,群山如屏,壹河兩岸,古榕樹參天,白蓮遍地,荷葉田遍地。
現在,在龍潭村的興仁書院裏,還保存著壹塊《興仁書院助銀碑文》,上面有壹段話,生動地描述了龍潭村當年的美景:“山美,水潺潺,芙蓉欲滴,蘭白百合香,是京城的勝地……”
如今,龍潭村標誌性的牌樓門樓傲然矗立在寬闊的新滘中路,另壹座老門樓坐落在村子的西北方向。
但據龍潭村老壹輩村民回憶,龍潭村早期的門樓與老門樓相距數十米。
失落的門樓古色古香,墻上的青磚被歲月打磨,門樓頂上的瓦面被風雨打得斑駁不堪,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古樸。
門樓上鑲嵌著壹塊石頭,額頭上刻著“龍潭金童”幾個字。
原來龍潭村以前有水網,進出很不方便。
如果非要走陸路進村,就得走屬於大塘或者新村的那條彎彎曲曲的泥濘田間小路。
因此,村裏的梭子大多是吱吱作響的木船,因此得名“龍潭金童”。
當時從村頭的門樓進入龍潭村後,迎龍橋就在不遠處。
那是壹座兩米多寬的小橋,用六七米長的麻布石板鋪成。
清澈的河水在橋下緩緩流淌,壹天兩次隨珠江壹起漲落。
在橋的附近,有盤根錯節的古榕樹、高大的紅棉樹、挺拔的水松,還有壹片竹林。風吹過竹林,發出沙沙的聲音,竹影在翩翩起舞。風景非常迷人。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很多人去龍潭村,從西北入口進入,立刻被這裏的景色吸引。
由於龍潭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壹段時間,周曉、土華、小谷圍南北二亭村的村民不得不走出省城,這是唯壹的出路。
這些地方的村民經常乘船到土華村老鼠山龍潭村壹個叫新立的地方,然後步行到張廟,在張廟前乘船,穿過“慈善”牌樓和龍潭西約,來到村門樓。
從門樓出來後,經過大塘村、敦和村、蘆江村,到達下渡村,在下渡乘船過河北。
尋找舊時光
“慈善”牌坊
倫生白公廟
盛夏的壹個清晨,在明媚的陽光下,我們來到了龍潭村。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灰色的鋼筋混凝土逐漸取代了陳舊的青磚灰瓦,大量的外來人口開始在這個古老的村落裏生活。
然而,龍潭村古老而深邃的美,仍在不經意間流淌。
從轟鳴的公路到村莊,仿佛進入了另壹個世界。
河水緩緩流淌,雖然不太清晰,但卻勾勒出了村莊獨特的布局:壹條人字形的水道環繞著壹座島嶼,這是村莊的盟約。
河邊,石欄護岸,壹排青翠的古榕樹,像壹個樹冠,壹路倒在樹蔭下,長長的須根垂入水中,與水色相得益彰,讓人不禁想起這裏發生過的遠古歲月。
在陸地和島嶼之間,有石橋,人們悠閑地走在上面...
龍潭村的古典氣質遠不止於此。
龍潭村的老村長何立謙在這裏工作生活了大半輩子。他帶我們穿過村莊,了解了壹個真實而古老的龍潭村。
“慈善”牌坊
在村口不遠處,我們看到壹座花崗巖牌坊,有三間房和四根柱子。何麗倩說,它是龍潭村最珍貴的文物之壹:“布施”牌坊。
這座牌坊是廣州唯壹壹座皇帝用來表彰慈善家的牌坊,與龍潭村歷史上的傳奇名人白倫生有關。
白倫生,號進賢,自幼家境貧寒,心地善良。15歲,在廣州叔叔開的洋行打雜。
因為他天生聰明好學。
白倫生的人生在1841發生了轉折。
他因為幫助壹個陷入困境的英國商人簽訂合同而被他的堂兄解雇了。
這位英國商人得知此事後感到內疚。他拿出10000兩銀子作為訂單,交給白倫生,鼓勵他自己創業。
白倫生先是成立了經營草席的莊,後來又成立了經營鞭炮和雜貨的豪商行。
由於經營有方,恪守信用,生意興隆。
20多年後,他成為廣州有名的富商。
發家致富後,白倫生積極向社會捐款救災。
同治十年(1871)期間,與幾位富商在廣州創辦了愛玉善堂,將藥品、衣物、棺木送給窮人。
愛玉善堂是廣東省第壹家民間善堂,頗有影響,後成為晚清廣州九大善堂之壹。
此外,白倫生還向方便醫院、思妙善堂、廣濟醫院等慈善機構捐款,成為晚清廣州著名的慈善家。
光緒十六年(1890),湖南發生大洪水,白倫生捐出巨額救災款,受到政府嘉獎,被授予道士稱號。
次年二月,兩廣總督李上奏朝廷,光緒皇帝授予其父母聖旨,題寫匾額,建慈善牌坊。
如今,在這座寬約8米、高8.6米的牌樓上,“聖旨”二字依然清晰,“慈善”四個大字十分醒目。
第二門的額頭上,可以看到“光緒十七年二月,李奏兩廣總督署”的字樣。
何麗倩說,這座牌樓歷經風雨,保存下來很不容易。
“文革”期間,為了保護這座牌樓,村民們用石灰和灰沙將其覆蓋,並換上了“為革命種田”的字樣,使這座牌樓得以保存下來。
今天牌坊上還留有壹些黃色的邊緣線,是恢復原貌留下的痕跡。
倫生白公廟
告別牌樓,何麗倩帶著我們穿過古橋,穿梭於西邊蛛網密布的小巷。
耳邊飄著不同的口音,兩邊是很多層的握手樓。擡頭,我只能看到壹片藍天。
就在妳想為它的變化後悔的時候,妳突然發現,走了幾百年的石板還在妳的腳下,它們承載著龍潭村壹代又壹代人無數的夢想。
在這個灰色的“火柴盒”裏,左轉右轉。我們很快來到壹片平地,壹座規模宏大的古祠堂出現在眼前。
它位於龍潭小學旁邊。遠遠望去,色彩斑斕的人字形密封火山墻和雕刻精美的灰色塑料博古山脊引人註目。
漸漸走近,只見祠堂沈重的大門此刻緊緊鎖著。石門頂上“侖生白公寺”五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兩側是壹副對聯:“清芬長青集,遺愛報恩寺”。
何麗倩告訴我們,這是龍潭村唯壹保存下來的白氏宗祠,也是最精美的壹座。
清同治十壹年(1872),白倫生投資修建了這座祠堂,歷時27年,直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才竣工。
建成時,白倫生已經去世,村民們記住了這位偉大的好人,於是把這座廟叫做白公祠,俗稱白家廟。
輪生白公廟有四個入口,分左右兩路。我們從左邊的門進去。
我從來沒想過壹個農村祠堂能建得這麽漂亮。
磨光的青磚墻,歷經百年,依然平整,仿佛用熨鬥熨過;地上的白泥梯田磚經過了歲月的洗禮。雖然有些地方有小孔,但是異常筆直的組合線明顯可以看出當年匠人的苦心。
更令人驚嘆的是細節的精致:無論是鬥拱、柱梁、柱基,都有精美的石雕、木雕、磚雕或灰雕,造型生動,繁而不亂,細細端詳,仿佛在欣賞壹件藝術品。
特別是房間中央的檐簾金色木雕,線條流暢,用彩色玻璃裝飾,這在當時還是很少見的。
“聽村裏的老人說,像這種祠堂,用這麽好的材料,請這麽好的師傅建在珠江南岸,很少見。”何麗倩說。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闖入祠堂,洗劫壹空。當時欄桿上有壹只帶珠子的石獅子。日軍想搶走裏面的石珠,就用刺刀把獅子的牙齒打掉了。但是石獅的各個部分結合的太好了,費了好大的勁也拿不出來。
在龍潭村村民眼裏,這個祠堂和寺廟壹樣,有著淡淡的神秘色彩。
據說白倫生死後,村裏的壹些長輩夢見他穿著官服坐在法庭上勸人善良,所以人們在他死後把他傳為神。
當時著名人士潘為輪聖白公廟落成題詞祝賀。接下來的對聯是:“生為義人,嫁為智神,口口相傳,說這老頭主持鬼法,夢中來告,勸善如在世。”
裏面說的是百倫死後成神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