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所有的智慧中,沒有什麽比鍛煉更需要自然基因的幫助。壹位國家教練說:“運動是壹種最需要自然條件的能力。好的運動員是天生的,壹眼就能看出來。他們奔跑的姿態,遠看像壹只跳躍的羚羊,精彩感人。缺乏運動基因的人可以練習,但刻苦的訓練只能讓動作正確,卻無法讓身姿輕盈迷人。”
運動能力首先取決於人種基因,很多穩定的基因是氣候和地理長期選擇的結果。靠近北方的族群通常骨骼更大,身體更大。只有骨頭大了,才能有更大的肌肉附著點和產生更大肌肉力量的肌肉。靠近赤道熱帶地區,相對骨架和體型都比較嬌小。不比250公斤的東北虎和80公斤的金錢豹差,同樣的訓練,力量和素質是無法比擬的。這也是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高的原因。
有壹種叫做α-肌動蛋白3 (ACTN 3)的基因,幾乎所有奧運短跑運動員都有。發現西非人適合馬拉松,東非人適合短跑,高加索人在舉重等運動中表現突出。
種族基因是內在因素。很多後天營養原教旨主義者認為,蒙古馬如果像阿拉伯馬壹樣吃苜蓿,就能變得和阿拉伯馬壹樣大。這是壹個極度強調營養和飲食習慣,而忽視內在因素主導作用的錯誤。大多數NBA球員是黑人,但中國擅長羽毛球和乒乓球。族群通過自然選擇向不同的方向發展,這是居住地的環境和氣候造成的。優秀的運動員是基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心血管功能強,肌肉收縮快,動力強,才能在賽場上演繹“壹切皆有可能”。
培養也很重要。營養維持人體發育期能充分發揮基因潛能;科學的體育鍛煉保持身體的功能使用進出和功能選擇。只有深刻把握不同運動之間的身體素質模式、身體素質、身體素質之間的權重、身體素質提升的差異,才能制定出符合這項運動的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案。基因很重要,但後天環境的訓練也很重要。澳大利亞和印度運動員都有ACTN3基因,但是澳大利亞的奧運獎牌比印度多很多,因為澳大利亞重視奧運會,有錢培養運動員。
所以運動能力是由遺傳和後天培養決定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他會擅長美術,體育,各方面。想培養孩子,壹定要找準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