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孔子壹生都教了哪些課程?

孔子壹生都教了哪些課程?

註:孔子壹生中,很重要的壹項事業就是收弟子教書。所以孔子被奉為“萬世之師”。我們都知道孔子教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這“六藝”到底是什麽意思,具體怎麽操作?

孔子的課程:六藝

在楊虎城當政的幾年裏,孔子沒有官職,也沒有社會活動,壹直專職教書。40-50歲是孔子思想的成熟期,也是他的學說開始被人們理解和接受的時期。

孔子壹生有很多弟子。據史料記載,他的弟子有三千人,有名有姓的有七十多人。這是不同的情況。首先,高級貴族如孟和南宮請孔子做私塾老師。他們基本沒有師生禮,主要是因為雇主和雇員的關系,不會被列入孔子的學生名單。

其次,還有壹小群弟子,如魯茲、顏回、子貢等,他們長期追隨孔子,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師生關系,甚至接近父子關系。孔子當官,他們也有機會,是孔子弟子中的核心成員。

第三,大部分弟子交了學費向孔子學習了壹些文化,但並沒有很深的淵源。尤其是孔子地位高了以後,很多弟子來了,孔子自己也教不了,主要靠那些核心弟子單獨教,也算是對弟子的再傳播。孔子早期教給弟子的知識是“六藝”:禮、樂、射、禦、書、數。

先說“禮”。是各種社交禮儀,背後是身份系統。因此,周人的儀式是制度和民俗的混合。從普通貴族(士)的婚喪嫁娶,到祭祀祖先、宴請賓客,再到君主會見君主、君主出現在天子面前,周人都有壹套繁瑣的禮儀。孔子喜歡說這些禮節是周公制定的。其實周公上臺時,周人剛剛建國,忙於“大包”等軍政大事,應該不會在意婚喪嫁娶的禮儀。

貴族階層的民風也是慢慢發展起來的,有些最早出現在壹個地方,逐漸傳播到其他地方。和晉國壹樣,喪服是黑色的(中國傳統喪服是白色的,歐洲是黑色的)。那是因為晉文公剛死,晉國想和秦國打仗。穿白色喪服不吉利,所以改成了黑色,所以保存了下來。

再舉個例子,魯有個女人在服喪的時候,頭發上要紮麻線。這是孔子出生前的18年。魯和旁邊壹個小國打仗,死了很多人。家屬們去迎接被拉回來的屍體,所有人的頭發裏都紮著麻繩。為什麽要綁?我不知道,從那時起,魯國的婦女哀悼,綁麻線成為壹種習俗,並被孔子納入正式的葬禮。孔子的學生南榮(也是他侄女的女婿)死了,孔子還教他侄女如何在頭上綁麻線。

再比如,魯國的貴族送來了賀禮。本來鵝(鵝)和羊羔都可以,沒有輕重之分。但是孔子50歲的時候,也就是楊虎城掌權的最後壹年,金來幫魯國打齊國。雙方見面時,晉軍總司令範顯子帶了壹只羊羔作為禮物,兩個副手帶了壹只鵝。從此魯人覺得羔羊優於鵝,“魯還是羔羊”。

孔子教弟子的時候,就開始拿筆記錄這些禮儀,方便記憶和教學。這就是現在的“禮”等篇章,它包括成人禮(冠禮)、結婚儀式和士人的會見儀式,以及貴族宴請、外交使團、君主款待醫生、醫生出現在君主面前、葬禮和祭祀等各種禮儀。這些禮儀越來越復雜,普通人漸漸看不懂了。了解他們的人需要成為貴族或國家的管家和司儀。這些人是後來的儒家,禮是他們的老本行。

音樂就是音樂。

周貴族的禮儀,尤其是外交和祭祀,都要配以音樂。所以儒家不能不了解音樂,音樂也是孔子教授的必修課。他教徒弟,經常幾個人坐著聊天,壹會兒聊自己的學習心得,壹會兒彈琴。

孔子本人特別喜歡音樂,這是他最大的愛好(不是業余愛好)。在沒有收音機和錄音機之前,音樂是壹種奢侈品,在各國的宮廷裏有專門的音樂官員叫做“老師”,他們都是盲人,因為他們聽覺靈敏。大貴族有自己的家庭樂隊。在春秋時期,貴族要有壹個樂隊伴奏,這個樂隊叫做“鐘鳴石鼎”。例如,宋有壹次想和壹位大臣商量事情,聽到從大臣家裏傳來壹陣鐘聲(當時編鐘是壹種樂器)。宋龔景知道這是部長吃飯,所以他要求人們等到音樂停止。

普通人,即使是普通貴族,也買不起樂隊。孔子真正喜歡的只是自學。孔子周遊世界,所到之處都向當地音樂家學習音樂。當他聽到有人唱他以前沒聽過的歌時,他應該讓他們再唱壹遍,和他壹起彈鋼琴,並記下曲調。

現在人們不了解的另壹點是,古代的“樂”也包括舞蹈。當時,在貴族宴會上,主人和客人經常壹起跳舞。也有比較正式的場合,比如朝廷的儀式和祭祀,也有集體舞的程序,有點像現在的團體操表演。貴族子弟從小受教育,舞蹈是很重要的內容,從十幾歲到二十多歲都要學。

射和禦分別是射箭和駕馬車。

這就是戰鬥的技巧,貴族的基本功。但這兩樣東西不是書本知識,還得靠平時多訓練,實戰訓練。

西周時,周王的宮廷有專門的貴族學校,教貴族子弟開車、射箭,還教壹些文化課。那時候叫“大學”。但自西周末年,朝廷東移,皇族權威失效,貴族學校吃不消。到了孔子時代,貴族只能在自己家裏學這些東西,因為他們請得起教練。

除了打架,這兩樣東西都有用。射箭也是貴族遊戲。當時的貴族聚會壹般不打牌,更像射箭。出城拍攝也是必要的。

開車就像現在開車壹樣。自己用車當然方便,也要為領導服務。而且春秋時期貴族的車是壹種特殊的雙輪輕型馬車,車身較小,有敞篷。還可以加壹個傘蓋,駕四兩匹馬(天子可以駕六匹甚至八匹馬),跑得很快,也可以當戰車用。這種車可以做的很高級,比如用很貴的檀香木做的,叫做“檀香車”,也可以畫的很復雜。另外,用錯了金和燙金的手法,“美如鏡”,就是說車身像鏡子壹樣光亮華麗。

給木頭上漆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技術。明末,歐洲傳教士來到中國。最早的是壹個叫利瑪竇的意大利人。他寫了壹本書《中國筆記》,書中提到他對中國畫桌椅的驚訝。他覺得經過這種處理後,木制品變成了藝術品..

這種高速輕型馬車只出現在商代晚期的殷墟,到秦始皇還在使用。其制造技術非常復雜,尤其是與高速舞動相關的車軸和車輪的制造技術。《莊子》記載了壹個專門制作輪子的工匠。他說:“我學這個技術很多年了,教我兒子也不是那麽容易。

但自漢代以後,這種兩輪高速輕型馬車逐漸消失,後人再也沒有恢復。因為騎馬在漢代開始流行,人們趕時間就騎馬,而不是依靠馬車。馬車向寬敞舒適的方向發展,用來拉車的馬少了,壹般是壹匹,所以速度慢了很多。

宋朝以後,文人對春秋時期的馬車是什麽樣子已經沒有概念了。明清畫家畫了許多孔子事跡的畫,畫中的車都是趕著壹匹馬(甚至壹頭牛)的廂式慢火車。直到近代,考古發掘發現了許多商周、春秋時期的殉難“車馬坑”,都埋有真車馬。這才重新認識了春秋時期的高速馬車造型。

孔子成為貴族後,還補課,學開車和射箭。他把這些東西教給他的學生,而他最需要的是那些家境貧寒的學生,這些學生以前從來沒有機會接觸。駕駛四馬車需要復雜的技巧。以騎馬為例。方向由拴在鉆頭上的韁繩控制。如果妳拉右邊的繩子,馬就會向右轉,如果妳拉左邊的繩子,它就會向左轉。如果把兩者拉在壹起,就是“剎車”。當四匹馬在行駛時,有六根韁繩。如何把它們握在手中,如何操縱它們?《詩經》叫“手中六馬”,很有學問。

為什麽四匹馬是六韁而不是八韁?因為只有外面的兩匹馬負責轉彎,每匹都需要兩根韁繩。後面的兩匹馬不負責轉彎,兩條韁繩合二為壹,只負責“剎車”。

除了駕駛技術,還有專門的知識和禮儀要學。

當時車廂裏都是三個人。戰車的規則是騎手在中間,弓箭手在左邊,騎手在右邊,分別稱為“車左”和“車右”。三人水平最高,其次是弓箭手和高爾夫球手。分數的依據是什麽?因為正常人習慣用右手,左手握弓,右手拉弦最方便,所以弓箭手站在左邊最合適。駕駛戰車作戰時,距離稍遠時,讓對手在自己的左前方,便於弓箭手射擊;但如果兩車靠近,就要把對手放在自己車的右側,給兄弟倆壹個砍殺的機會。

國君、統帥乘坐的車與普通戰車的規則不同。領隊在中間,騎手在左邊,警衛(車的右邊)在右邊。車夫和司機對的時候,壹定是貴族,至少是學者,最好不要和大副同姓(同家)。三個人的衣服應該明顯不同,這樣車下的人就不容易認錯了。

通常在出門前,騎手要拿著鞭子站在車前,監督仆人把馬放到車上,因為騎手也是有地位的人,沒必要親自動手。

車罩做好後,司機會打開固定車輪的“輪轂”,繞車壹周,檢查車身有沒有問題,然後掀起裙擺,從車尾登車(車廂在車尾上下車),扶著車上的扶手帶(穗),在原處跪下。壹邊拿起鞭子,壹邊用手和手指分別夾住六根韁繩(韁繩),趕幾步,檢查壹切正常。然後停下來,站起來等領導出去上車。

當隨從簇擁著領隊上車時,騎手要壹手抓韁繩,壹手抓馬鞭,騰出壹只手幫助領隊抓住扶手帶。領隊的車有兩個登車扶手,壹個給領隊,壹個給騎手和警衛。

領導上車後,車下侍從後退,馬車在院子外緩緩行走,侍從徒步跟隨在車兩側。到了大門口,領導拍了拍司機的手,示意減速,轉頭命令門衛(車的右側)上車。當車快到門口,在溝裏減速時,車的右邊要跳下來走,防止發生意外...

為孔子開過車的學生有魯茲、樊遲、載宇、尤然和柯巖。他們大多來自貧困家庭。孔子讓他們做義務司機,他們也借此機會練習開車,學習這項技能。

不僅是趕公交車有禮貌,坐公交車也有禮貌。孔子對乘坐馬車的強調是:上車後,臉朝前站立,緊握扶手帶;在車廂裏不要轉身,不要大聲喧嘩,不要指著畫畫。這樣,就有了避免驚擾馬匹或幹擾騎手註意力的安全考慮。另外,這也是壹種莊嚴的身份,因為只有貴族才能乘坐馬車,必須具有紳士的威嚴。

那時候在馬車上可以站著也可以跪著,但是路況不好,馬車沒有任何防震設備,跪著坐會很不舒服。有些高級的車皮會用全牛皮做車底,稱為“皮車皮”。坐在上面沒那麽別扭,上面墊個厚墊子更舒服。但是孔子好像從來沒有過這麽豪華的馬車。

馬車裏的行禮叫“石”。石原來是車子前面的欄桿。在車上致敬時,要立正,表情莊重,雙手放在欄桿上,所以叫“施”。壹般在進入城門和攔門時,乘客要“施”以示敬意。孔子遇到穿喪服的,修城墻的,都想當“師”。修建城墻的人是底層百姓,但他們是在為國家效力,所以貴族也要納貢。

書和數是書法和算術,也是實用技能,對貴族記文書和記賬有用。孔子以前在姬家幹活,管倉庫,管牛羊。

以上“六藝”是孔子早年教給學生的必修課,也是學者的基本功。隨著孔子及其弟子年齡的增長,社會地位和學術水平越來越高,課程已經升級為“六經”。換句話說,孔子的弟子前期主要是六藝,後期主要是六經。我們將介紹孔子晚年的六經。

本文節選自《孔子大史》。

春秋與孔子同遊,貴族解讀中國

《孔子大史》告訴妳聖人和他們背後的時代。

五霸七俠相繼登場,百家爭鳴活躍起來。春秋時期,中華文明進入了壹個新階段。獨特的貴族政治和社會特征構成了其主要特征。孔子的壹生見證了春秋末期的時代變遷和貴族社會的興衰。

《孔子大史》是壹部關於時代變遷的歷史長歌。本書是李碩繼2018上市並獲得諸多獎項後,又壹力作,深受讀者喜愛。作為新生代的年輕歷史作家,李碩擅長用生動流暢的文字書寫歷史。同時,他也多次發表獨到見解,激勵人心。在他的新書《孔子大歷史》中,李碩把焦點集中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他在生動書寫孔子生平的同時,也對春秋時期整個貴族時期的時代進行了整體描述。《孔子大歷史》的語言輕松通俗,寫得非常“讀者友好”。同時,《孔子大歷史》也充滿了創新的見解和觀點,以及詳實的史料。如此可靠的面向普通大眾的歷史著作,實在不多見。

詳細描述聖人的生活世界,還原孔子壹生的真實。

在我們通常的印象中,孔子是道德聖人,高高在上。但其實他也有和普通人壹樣的人生經歷。在《孔子大歷史》中,作者揭去了後人為其披上的“聖人”面紗,還原了孔子最本真的人生經歷,仔細琢磨了孔子在各種情境下的心理和情感狀態——他的喜怒哀樂,他的困惑、糾結和堅持——為我們描繪了壹個真實而生動的孔子。孔子是壹個沒落貴族的私生子,父親在他去世之前就去世了。他從小在外婆家長大,沒有地位也沒有職位。直到15歲的時候,孔子才因為停下來安葬母親而被孔家接受。從此,孔子進入了貴族社交圈,人生實現了巨大轉折。之後孔子接受貴族教育,成年後做官,逐漸成為魯國最大的官員,也見證了春秋末期各國內政外交的變化和軼事。但他很快就受到了魯貴族的冷落,被迫辭職。孔子仕途沈浮的背後,其實是春秋末期魯貴族與國與國之間“國際關系”的利益糾葛與沖突。政治受挫後,孔子開始周遊列國,途經齊、魏、鄭、陳、蔡、楚等國,卻沒有找到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孔子晚年歸魯後,致力於整理詩文書籍。他的思想被弟子和後人傳承和闡釋,流傳到後世。相對於政治上的失意,孔子成了後世思想和理論上的“至聖之師”。

《孔子大歷史》通過解讀歷史文獻,再現了孔子在寡頭世襲政治遊戲規則中的沈浮,從人類學乃至視覺層面還原了孔子的生活世界。

透過孔子看春秋,可以將中國早期貴族的社會面貌盡收眼底。

在《孔子大歷史》中,李碩不僅敘述了孔子生動的人生經歷,而且以孔子的壹生為縮影,全面展示了春秋時期的貴族社會。孔子是了解春秋時期貴族社會的最好案例。因為他是百家爭鳴中歷史記載最詳細,相關資料最多的壹個。在他那個時代,貴族制度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他的壹生正好說明了貴族社會是怎麽走下來的,春秋怎麽走到戰國。春秋戰國加起來有近600年的歷史,孔子處於大變革的樞紐。

所以以孔子的生平為線,孔子的大歷史穿插著春秋時期貴族時代的各種歷史知識,為我們展示了壹幅完整的時代畫卷。在《孔子大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貴族的等級制度、權利義務、貴族遵守的禮儀習俗、貴族從小接受的教育及其“必修課”、貴族的宴飲、射禮等生活狀況、國家間的“遊戲規則”、國家間的政局和權力鬥爭,甚至各國貴族的軼事。同時,孔子的足跡包括很多國家。在書中,我們還可以窺見他們各自的特點和面貌:東方強國魯,亂國齊國,西方霸主金,夾在大國之間的小角色蔡,南方蠻夷楚,吳越...

品味貴族時代的風采,追求古代政治文明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春秋時期的貴族世襲政治是獨特的,它是西周封建制度的延伸和失控,與戰國初的君主集權制度、官僚制度和補戶惠民模式完全不同。春秋中後期,形成了世代壟斷國家事務的寡頭格局。所謂天下名醫,魯有三桓,鄭有七畝,晉有六卿...故子曰:“魯第五次到府;政府被醫生抓了,而且是第四次。”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君主與寡頭、貴族與平民的關系發生了重要變化,寡頭世襲政治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孔子大史》不僅展現了春秋時期貴族社會的風貌,還探討了貴族政治存在的問題及其變化趨勢,勾勒了中國古代早期文明的發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