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證,遠在商周時期,居住在山東省北部平原的先民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耙子、木棒等勞動工具進行耕作和收割,同時起舞,既有崇拜自然的意思,也表達了慶祝豐收的願望。所以男女老少都會參與其中,壹起跳舞。時間久了,就形成了比較原始的鼓秧歌。雖然還是沒有感覺的鼓,但是生產工具的沖擊和敲打所形成的節奏感,也算是今天鼓的功能了。
隨著人類歷史長河的流淌和蔓延,社會生產能力的提高,勞動工具的改進,生活內容的豐富,鼓秧歌在內容和形式上壹直在不斷發展變化。比如伴奏敲打的勞動工具,或者秧歌道具,逐漸增加了傘、桶、盆、簸箕等。,而且舞蹈動作節奏也較之前有所變化,部分舞蹈套路也逐漸多樣化。並形成了較大的規模,演變成了魯北農村漢族的壹種文化習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鼓秧歌隨著慶祝解放勝利的鑼鼓而復興。最先積極恢復的是濟陽北部地區,壹直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即圖海河周圍的許多村莊,如仁豐、江姬、三交、曲笛和索廟,它們與惠民縣和商河縣接壤。鑼鼓秧歌已經成為這個地區農民文化精神生活的壹部分。除了節日,抗美援朝、送孩子參軍甚至建公社、大躍進等社會事件中也有很多秧歌打鼓的活動。雖然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人們吃不飽飯,無暇顧及架子鼓和秧歌;“文革”的十年浩劫和“四大經典”的帽子、借口,讓人們不敢涉及鼓樂、秧歌,但深深植根於人們生活和人們精神世界的漢族民間藝術之花,無論遭遇怎樣的社會風暴,也從未斷過根。
1978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把改革開放的春風帶到了我們的心中。在濟陽大地上,作為民間藝術之花的鼓秧歌,顯示了它根深蒂固、常青不衰的頑強生命力。這次濟陽鼓秧歌的恢復,已經開始得到縣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1986春節,總的來說,促進了鼓秧歌活動在縣城,尤其是圖海河沿岸鄉村的發展和普及。每年過年,從正月初壹到正月十五,都成了村村演練、相互走訪、表演的黃金季節。參加演出的時候,我很渴望和對方比賽,特別熱情。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有活潑可愛的孩子,有以能夠登臺表演為榮的青年男女,也有全家出門加入串村表演行列的。春節期間,壹支鼓秧歌隊東奔西走,進了村,進了城。妳送我去接我,互相表演,好不熱鬧。它為傳統的新年和元宵節增添了節日氣氛和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
65438-0990,濟陽鼓子秧歌受邀並成功參加各省市演出。演出後,好評範圍越來越廣,人氣越來越高。
1991年,縣文化局專門邀請山東省和濟南市的舞蹈專家,深入曲笛金利村、仁豐四家坊村、六合村等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觀看現場表演和走訪老藝術家,對濟陽鼓秧歌進行了系統、專業的挖掘和整理,並在藝術理論上做了總結。此後,他們通過縣文化局的組隊訓練,參加了全國秧歌比賽並獲獎。受文化部派遣,赴德國、法國、日本等國進行訪問演出並獲得成功。在國內,我被邀請到各地傳授技藝,進行藝術交流。
2006年,仁豐鼓子秧歌被列入山東省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當地政府也以此為契機,積極籌備鼓子秧歌的文化產業發展。目前已經制定了壹系列的方案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