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說,沒有足夠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外星人真的存在,所謂?證據?大部分都是捕風捉影,或者壹些惡作劇。但這並不意味著外星人不存在。妳要知道宇宙是非常巨大的,星系之間的距離也是非常遙遠的。
以太陽系為例。最近的恒星系統距離我們4.2光年。用最快的飛行器旅行到比鄰星至少需要幾萬年。今天人類公認的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西亞的蘇美爾文明,大概誕生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也就是說人類的文明只有5000年,相對於幾萬年來說很短。所以不能排除外星人存在的可能,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
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有壹位名叫德雷克的射電天文學家。他發起了壹個非常著名的活動,叫做:尋找外星文明計劃,英文縮寫為SETI。此外,德雷克還提出了壹個著名的方程,叫做德雷克方程。這個等式用來統計外星文明的數量。這個方程通過銀河系包含的恒星、恒星、行星、生命的數量來統計可能性,從而回答銀河系中存在多少智慧生命?
我們只需要算出這個方程的參數值,就可以大致知道銀河系中可能存在的智慧文明的數量。接下來,我們來談談這些參數應該如何取值:
平均恒星形成率:在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 ~ 40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恒星,銀河系的年齡已經超過100億年。因此,100億顆恒星/100億年=10顆恒星/年,我們可以估算出,在銀河系中,平均每年會誕生10顆恒星。當然,在早期,這個數字應該是高於平均水平的,現在應該是略低於平均水平的。
行星比例:按照目前發現的行星數量,大概是3700顆左右(肯定有很多我們還沒有觀測到。畢竟行星是不發光的,所以觀測起來非常困難。),我們保守估計至少應該有10%的恒星系統有行星。當然,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這個比例應該是100%。宜居行星在各行星系統中的比例:關於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目前尚無定論。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麽是宜居星球。首先,在恒星周圍,科學家劃定了壹個範圍,叫做宜居帶。這個宜居帶的巖石行星可以長期維持液態水的存在,既不能蒸發,也不能凍成冰。如果在宜居帶中存在壹顆行星,它可能被認為是壹顆宜居行星。根據宜居帶模型的觀點,悲觀地說,宜居行星的比例應該只有1%,樂觀地說,可能達到10%。
宜居星球的生命比例:要知道,即使妳在宜居帶,也不代表會有生命。有人認為生命的起源是極其偶然的。所以,在宜居帶的星球上只有極低的概率會有生命存在。然而,壹些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只要時間足夠長,宜居星球上存在生命的概率是100%。(這裏需要補充的是,宜居行星的想法其實是基於我們目前對地球生命的看法。事實上,生命的起源可能還有其他形式,只是我們不知道。)有生命的星球進化成智慧生物的概率:即使有生命的起源,也不代表會進化出智慧文明。關於這件事,有的學者認為智慧文明進化的概率極低,有的則認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與上述情況壹致。有人認為低於1%,有人認為是100%。發展高科技的智慧生物比例:學者們對發展高科技的看法壹致。只要有智慧生命,就會發展高科技。科技文明的持續時間:基於我們自己的看法,科學家認為至少要100年,100年只是壹個下限。
基於以上對這些參數的分析,我們樂觀地估計,如果這些參數取最大值,那麽我們可以得出壹個結論,銀河系智慧文明的數量應該是科技文明的持續時間。基於以上,我們知道科技文明持續時間的下限是100年,那麽銀河系的智慧文明數量應該高於100。要知道,恐龍統治地球已經幾億年了,擁有科技文明的人類或許可以更長久。
如果科技文明可以持續1億年,那麽每個文明的平均空間間隔只有1光年;
如果科技文明可以持續10萬年,那麽每個文明的平均空間間隔只有10光年;
如果科技文明可以持續1萬年,那麽每個文明的平均空間間隔只有100光年;
我們會發現,其實按照德雷克的公式,智慧文明的數量並不算少,而且這只是在銀河系中計算出來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智能文明應該早就來到地球了。畢竟宇宙有654.38+03.8億年的歷史,超過654.38+00億年的時間足夠外星人找到我們了,但是他們為什麽沒有來?這其實是著名物理學家費米提出的問題,也叫費米悖論。我們下次再談。